家居行業的「梭哈」時刻:數字化轉型熨平週期
文 / 七公出品 / 節點財經
“金九銀十”,往往是家居家裝行業的旺季,但在今年,想象中的場景並未如期而至。
一方面,疫情反覆和原材料漲價,既抑制了需求側的消費情緒,又增大了供給側的成本和經營壓力。
另一方面,囿於房地產銷售低迷以及相關房企應收賬款回收期限拉長等因素,導致大量家居及上下游企業被拖累,陷入業績走弱和債務危機中。
典型如恆大“翻車”,皮阿諾、索菲亞、江山歐派、老闆電器、金螳螂等40多家產業鏈成員損失慘重。
從數據來看,2022年1-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2560億元,同比微增0.5%。其中,全國傢俱類零售總額為998億元,建築及裝潢材料類零售總額為116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8.5%、4.4%,扮演的是“拖後腿”角色。
透過幾個維度,本文將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家居行業的現狀是什麼?
2、家居行業正在做哪些轉型?
3、家居行業的未來趨勢是什麼?
現狀:關店求生存、競爭分化
進入2022年,線下關店潮席捲家居行業。
4月,宜家中國宣佈貴陽線下門店關閉;
6月,阿里巴巴旗下精選家居品牌homearch宣佈全國首門店將於7月15日起正式停止營業;
7月,宜家中國宣佈關閉上海楊浦店;
8月,居然之家宣佈濟南北園店關閉;
4月至10月,一統國際家居及其子品牌尚歐國際家居和佐拉國際家居在鎮江、無錫、徐州、淮安、蕪湖、武漢、柳州、重慶、宜昌、天津等城市的門店相繼出現“人去樓空”的現象;
……
此外,還有一些家居企業,如榮意家居、新億股份,因虛增收入、無法披露年報等,正處在退市途中。
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地產熱消退,人口出生率下降,疫情零星爆發阻隔線下客流,電商+直播帶貨模式興起……面對每一個砸向家居行業的“重錘”,關店求生存肯定是第一位。
事實上,以上信息只是冰山一角。據企查查顯示,自2022年初起至7月8日,平台上家居相關企業吊銷數量為47767家,平均每一天就有254家家居公司被吊銷,遠超往年同期水平。
可以參考的是,2019年至2021年,家居相關企業吊銷數量分別為59147家、60048家、98106家,同比上漲32.82%、1.52%、63.38%。在2021年已經出現較大幅度增長的情況下,2022年的姿態更像是上一年的“再接再厲”。
落地到企業身上,賣場巨頭的業績更能直觀反映當前的困境。
2022年上半年,紅星美凱龍營收減少7.28%,淨利潤減少40.67%;居然之家營收減少5.21%,淨利潤減少5.53%。二者的股價亦不斷向歷史低點回落。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説,偏冷的市場環境通常能激發大量資源的整合和出清,反而有利於規範行業發展,並促使其形成良性競爭氛圍。
拉長視線,中國家居行業歷經數十年發展,規模越來越壯大,品類越來越豐富,可大部分領域都沒有生長出真正意義上的“寡頭企業”,是標準的大市場、小企業。
就拿幾個細分賽道的龍頭來説,2020年,零售歐派廚櫃、索菲亞衣櫃市場佔有率僅為6%、5%,顧家、敏華內銷沙發市場佔有率僅為5%、6%,喜臨門、慕思內銷牀墊市佔率僅為4%、7%。
相當於“九龍治水”,極度分散下無序、混亂,誰也幹不過誰,這在市場格局上屬於較差的一類。
不過,上述狀態正在2022年的家居“寒冬”中逐漸改善。
比如定製家居板塊,主要企業包括歐派家居、索菲亞、尚品宅配、頂固集創、我樂家居、志邦家居、金牌廚櫃、皮阿諾、好萊客等。
2022年上半年,相對頭部的歐派家居、志邦家居、金牌廚櫃,無論是營收還是淨利潤均保持正向增長;索菲亞增收不增利,尚品宅配、頂固集創、我樂家居、皮阿諾、好萊客無一例外地營收、利潤縮水。
由點及面,不難洞悉,家居行業的競爭分化在加劇,強者恆強,市場或草蛇灰線地趨向“馬太效應”。
與業績有同樣走勢的還有資本價值分化。截至10月21日收盤,歐派家居的市值超過600億元,遙遙領先其他幾家。
轉型:數字化賦能,下沉化加速
一般而言,行業水深火熱之際,往往也是企業深度思考和探索,朝着“痛點”揮拳的轉型時刻。
那麼,家居行業的痛點是什麼?
正如紅星美凱龍副總裁何興華曾總結的:家居行業呈高離散、高關聯、高複雜的特點,導致了四大“沒用”——傻打廣告沒用,傻做銷售沒用,打價格戰也沒用,用户買過就沒用。
換句話説,種類多、鏈路長、非標化,以及由此衍生的獲客難、管理難、交易難、售後難等,都讓家居行業行進的很不容易。
而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化則為上述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種新思路,也是目前業內大部分企業正在踐行的。
簡單解釋,我們可以藉助雲計算、大數據等先進生產力,迭代創新,聚合消費者、品牌、商品、商圈的精準畫像,重構供應鏈和人、貨、場之間的關係,提高家居企業的生產效率和降低單位成本,進而熨平週期。
比如, 紅星美凱龍自主研發的全屋整裝全鏈路ERP系統、數字營銷工具及CRM系統,以及重點打造的流量運營平台,對提升派單及轉化成功率起到積極作用。
2022年315FUN肆嗨購節,公司整體銷售同比增長118%。其中,家裝定單數同比增長65%,家居留資消費人數同比增長 128.8%,互聯網線上流量同比增長62%。
再如顧家家居的智慧製造中心,經過產品數字化、業務在線化、流程信息化,直至最後的設備自動化、智能化、柔性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傳統制造業低效高耗的問題,加快從接單到出貨的全流程。
不過,我們也要看到,現階段家居行業的數字化仍處在初級階段,多為運營數據集成、分析,線上線下營銷一體化。
與數字化轉型齊頭並進的行動還有渠道下沉化加速。
一個不容置喙的現實是,大的層面,家居行業已從增量時代過度到存量時代,但劃分區域,相對一二線城市,人口龐大的三四線及以下城市仍留有不少空白。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931元,同比增長10.5個百分點,增速快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的8.2%。同時,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達到15916元,同比增長16.1個百分點,增速也快於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速的12.2%。
隨着農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對產品質量、購買渠道和配套服務的需求也進一步升級,以及2021年底國家釋放的“傢俱家裝下鄉補貼”政策利好,都為家居企業渠道下沉奠定了良好基礎,充實了動力。
居然之家早在2020年底,其在三四五線城市的門店佔比就達到七成;美克家居2021年推出“千店計劃”,加大對下沉市場謀篇佈局;歐派家居、索菲亞、尚品宅配、好萊客等,近年來小城市和縣區鎮經銷商的比例明顯擴大……
趨勢:智能化、場景化
提及家居行業的未來,估計大多數人都會想到智能化和場景化兩組詞。
而從各種跡象來看,和數字化相關的智能化和場景化,強受益於微波感應、語音控制、遠程控制、萬物互聯等技術帶來的便利性和舒適感,的確已站上風口,成為新趨勢。
CSHIA數據顯示,2016—2021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由2600億元增長至5800億元,年均增長率近20%,遠遠超過家居市場整體增速;申萬宏源亦在研報中指出,長期來看,與美國、歐洲多國家超20%滲透率相比,中國智能家居市場滲透率僅為4.9%,具有較大成長空間。
以已經上市的歐派家居、顧家家居、志邦家居為例,均斥巨資建設智造基地,加速佈局智能家居市場。
2022年,歐派家居公告稱,擬在武漢市蔡甸區投資建設“歐派集團華中智造基地”,項目總投資50億元,用於智能製造(武漢)項目;顧家家居的 4.0智造基地,旨在瞄準“家居智能製造”;志邦家居則南下廣東建華南總部基地,開展智能家居櫥櫃、衣櫃產品的研發、生產。
此外,華為、小米、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等互聯網巨頭,以及海爾、美的、格力等家電龍頭,都在智能家居行業密集下注。
值得注意的是,囿於智能家居較強的科技屬性和互通互聯的互聯網、物聯網屬性,傳統家居製造企業在這塊啓動的較為吃力。
根據Maigoo網發佈的數據,2022年中國智能家居十大品牌依次為米家MIJIA、海爾智家U-home、美的美居、華為全屋智能、天貓精靈、小度、京魚座、螢石Ezviz、歐瑞博ORVIBO、BroadLink,集中在製造端的顧家家居、歐派家居、夢天家居等無一上榜。
家居場景化其實是和家居智能化相伴相生的,即以智能家居為核心,完成全屋聯動設計。
在這方面,走在前列的當屬海爾智家旗下的三翼鳥。作為全球首個提出集家電、家居、家裝、家生活於一體的智慧家庭的場景品牌,三翼鳥將看、聽、觸等多種交互模式,以全局模式融入到各個家居場景當中,並進行整體優化,從而帶來更高水平的智能生活體驗。
總的來説,告別過去由人口紅利和地產擴張驅動的量級膨脹,現下的家居行業仍將在一段時間內面臨挑戰。但長遠來看,基於重要的民生產業,也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載體,以及智能化、場景化趨勢,家居行業的前景不會黯淡。
節點財經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點財經不對因使用本文章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