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賣豆芽,60歲千億產業,鈷業大佬陳雪華:我未曾輕鬆過一天
作者:馮一帆 編輯:小市妹
“我從創業到今天,每時每刻都是擰緊了發條,沒有輕鬆過一天,總是戰戰兢兢地提醒自己,生怕企業發展有什麼變數。每天努力還要努力。”陳雪華在一次訪談中如是説道。
2020年,華友鈷業淨利潤同比猛增874.48%,達到11.65億元,營收突破200億元。
初中輟學的陳雪華是如何從一個豆芽小販,到帶領企業成為市值接近千億的鈷業龍頭,現在又在進行怎樣的佈局?
【從賣豆芽到自己辦廠】
“我什麼苦都吃過了。”
1961年出生的陳雪華從記事起就一直要吃苦,上學時課間的十分鐘都要去割草。即便這樣,15歲那年,他還是不得不選擇輟學。
陳雪華先是種地幹農活,一年後進入到村辦水泥工廠,工資微薄,他還要想盡辦法賺錢貼補家用。
嘗試過各種各樣的養殖失敗後,陳雪華去做成本更低的豆芽生意。他每天凌晨騎車八九公里,馱着兩大筐豆芽到鎮上去賣。為了讓豆芽更飽滿,每晚上都要起來幾次補水。漸漸地,陳雪華的豆芽在市場上形成了口碑,每天都能早早地把貨賣完,不耽誤八點回村工廠上班。
豆芽一賣就是十年。
1981年,陳雪華被調到了村裏新辦的化工廠。輾轉了許多崗位的他,掌握了許多化工知識,更重要的是,他有了對金屬材料行業近距離觀察的機會。
當時化工廠主要生產硫酸銅和氧化鎳。在銷售中,他發現客户經常詢問氧化鈷產品,相當一部分人對鈷的興趣甚至超過了鎳和銅。
這樣的情況,讓陳雪華看到鈷的機會。
1993年,化工廠宣告倒閉,一直有創業想法的陳雪華決定籌資辦廠。在多方奔走下,只有幾間瓦房,幾口大鍋的化工廠誕生了。
起初,他還是選擇生產氧化鎳來維持工廠的正常運轉。但如何把小化工廠做大做強?
陳雪華套用的是賣豆芽的經驗——不怕吃苦,要做就做最好。
他用六年時間,在氧化鎳產業做到了全中國的第一。陳雪華説“當時這個氧化鎳,每個月都是一貨櫃運到美國。”
1999年,鎳金屬生產已經打開銷路,始終研究鈷金屬的陳雪華察覺到,國際上,鋰電池在生產技術上取得了明顯突破。當時,以索尼和戴爾為代表的國際電子設備廠商,都開始了鋰電池商用嘗試。同時,信息時代到來,在移動電子設備的支持上,相比於鎳氫電池,更輕便、使用壽命更長的鋰電池擁有更豐富的應用空間。
陳雪華判斷,鋰電池的核心材料鈷即將迎來爆發的市場需求。
他決定打造一條鈷冶煉生產線。這條生產線,月均生產鈷產品5噸,年產60噸。很快,隨着鋰離子電池材料需求急劇增加,鈷產品訂單紛至沓來,供不應求。
2002年,原有的廠區已經無法滿足生產需求,陳雪華在桐鄉開發區辦起了華友鈷鎳材料有限公司,正式地踏入鈷金屬行業。
【鈷業龍頭】
踏足鈷產業,最令陳雪華憂慮的就是原料。
中國的鈷資源儲量非常小,鈷礦的純度又比較低,90%以上的原料都要依靠進口。西方國家早早就在非洲等地的礦山打通了原材料的供應,但是中國企業在當時還沒有反應過來。
沒有穩定原材料供應,遲早要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成為隱患。
陳雪華迫切地要走出去找原料,2003年,他提出要去鈷資豐富的非洲找礦。
更多的人認為沒必要去。就算是沒有鈷礦,彼時華友也把銷售額做到了一億以上。如果執意要去,華友在財務、人力、資金上都有困難要克服。
陳雪華決心讓華友成為行業領導者。2003年6月,他帶着一個借來的翻譯,飛往非洲進行考察。
最初幾年,陳雪華每年要在非洲待上八九個月。在克服了語言、環境、氣候等種種困難後,他對剛果(金)的鈷資源有了全面的瞭解,也充分地掌握了當地生產貿易的模式與規律。
由於在自然界中,鈷主要以銅、鎳的伴生資源形式存在,鎳鈷伴生礦佔據了鈷50%的儲量,銅鈷伴生礦佔據了44%的儲量,而剛果(金)本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鈷生產國和主要銅生產國。
感到時機成熟的陳雪華開始在非洲投資,同時進行了鈷、銅、鎳等多種金屬的生產。
2003年,陳雪華在剛果(金)引入了3.7萬噸火法銅冶煉項目。2006年,他又在剛果(金)建立了子公司CDM,佈局原料採購網點,從事鈷礦原料的收購和加工,以及粗銅、電積銅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CDM從此為公司設立在非洲的主要礦產區建立了鈷銅冶煉和開發體系。此後,華友又借勢將業務範圍拓展至上游礦山開採,2008年起,先後在南非和剛果(金)收購多家礦山公司的控股權。
▲2007年10月1日,CDM公司剛果(金)第一個項目,火法冶煉廠第一期項目建成投產
抓住佈局礦山的機會,掌握原材料以後,華友鈷業形成包括上游礦山資源、中游金屬冶煉、下游新能源材料的一體化產業鏈,走上了快速擴張的道路。
在鈷產品銷量上公司牢牢佔據國內首席,銷量約佔國內消費量的41%,全球市場佔有率達22%,暢銷美歐發達經濟體。
此時的華友鈷業一方面對外進行鈷產品銷售,另一面還積極地以自供的鈷金屬進行三元前驅體所需的硫酸鈷加工業務。
2015年1月,華友鈷業正式登陸A股,目前市值超八百億,公司產品已經進入到LG化學、SK、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全球頭部動力電池的核心產業鏈。
近年來,華友鈷業不但鞏固了在資源礦產方面的佈局和在鈷銅產品領域的競爭優勢,並橫向地加緊了在鋰電產業的擴張,通過在澳大利亞、中國香港等地投資礦業和鋰電生產方面的業務,不斷實現產品結構的多元化。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的當下,以增資、併購和大規模採購完成的穩定的原材料工藝功能保障體系,也讓其“礦山-鈷銅產品生產加工-三元前驅體-鋰電循環”的鋰電產業鏈得以佔據行業優勢地位。
陳雪華當年遠赴非洲“淘金”的決定,讓當今中國鋰電材料龍頭華友鈷業有了騰飛的基礎。
【業務新佈局】
未來全球新能源產業動向和華友鈷業發展佈局值得給予同樣的重視。
首先是行業動向,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市場變化往往能直觀地反映在華友鈷業的業績表現上。
2019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售進入調整期,鈷金屬價格大降,華友鈷業總營收188.53億,其中鈷產品收入56.8億佔總營收的比重為31%,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92%。
2020年2月,全球新能源車龍頭特斯拉寧德時代商討在中國工廠使用無鈷電池的事宜,華友鈷業隨即跌停。
就目前情況而言,一方面無鈷電池的生產目前還不能大幅降低生產成本,鈷產品依舊會是公司收入佔較大的核心業務;另一方面,國內新能源的發展以及新能源汽車銷量、保有量的上升,對鈷產品的需求量依然有提高的空間。
2020年,公司營收211.87億元,同比增長12.38%;淨利潤11.65億元,同比874.48%,鈷業務盈利能力提升明顯,毛利率達21.1%,消費級新能源市場依然利好於華友鈷業主營業務的發展。
陳雪華對華友業務佈局的調整,也在盈利能力上有所體現。
在金屬生產上,華友鈷業擴大了銅產品的生產規模。2019年底,華友鈷業在非洲魯庫尼3萬噸的電積銅項目正式投產。2020年,銅價大幅上漲,銅產品為華友鈷業貢獻了主要利潤,全年營收30.14億元,同比提升14.5%,毛利率達45%。
當前,全球經濟活動復甦,相關金屬市場需求仍在明顯上漲。特別是2021年以來,銅價格持續走高,突破9000美元/噸,暴漲至十年來的高點。
原材料價格走高,將推高華友鈷業盈利預期,對掌握一體化產業鏈的華友鈷業也有着實質性業績利好。
同時,三元前驅體業務方面,華友鈷業在鋰電產業鏈上的業務擴展,正在收穫成效。
由於在電動汽車和儲能系統電池的應用,陳雪華近年來尤其重視三元前驅體業務,試圖實現從鈷產業鏈拓展為鈷、鎳原材料、三元前驅體和正極材料的全產業鏈一體化業務佈局。
2018年,與全球電池龍頭LG等公司合資佈局三元前驅體和正極材料業務。
2020年底5.5萬噸自營三元前驅體產能投產,浦華、樂友項目2020年下半年完成認證並進入量產階段,華浦項目部分產線於2021年一季度開始批量生產,華金項目2021年上半年完成認證,全年三元前驅體有效產能預計將超過7萬噸。
業績表現上,華友鈷業三元前驅體業務營收從2016年的1.34億元提升到2020年的25.32億元,實現大幅飛躍。
▲圖源:同花順iFinD
陳雪華也在不斷完善鎳資源佈局,在建鎳項目包括4.5萬噸高冰鎳項目、印尼6萬噸鎳金屬濕法冶煉項目、衢州3萬金屬噸電池級硫酸鎳項目,這些項目建成後將提升公司硫酸鎳產能及鎳原料自給率,進一步釋放下游前驅體產能。
從正在膨脹的市場,到伴生的銅鈷鎳價格趨勢,再到陳雪華對華友鈷業全產業鏈一體化佈局,未來相關產能持續擴大,經營和業績水平不斷提升。也許未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會發現其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