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022超配A股!高盛、大摩、貝萊德等大佬最新發聲

由 喜東付 發佈於 財經

  看好2022年A股機會,外資巨頭齊唱多。

  近日,高盛摩根士丹利貝萊德等發佈了關於中國經濟和市場的展望,對中國離岸股市的觀點有所分歧,不過都表示超配A股。高盛預計,2022年離岸中國股市和A股將會達到16%和13%的投資回報。貝萊德表示,對A股2022年市場持樂觀態度。摩根士丹利也建議,明年仍超配A股。

  此外,截至目前,海外基金公司三季度持倉情況已基本披露完畢,從整體來看,海外基金行業配置偏好分化,科技、食品飲料板塊受青睞,互聯網龍頭則普遍遭減持。

  高盛:明年將高配A股和港股

  看好“共同富裕”主題下投資機會

  隨着華爾街大行和全球資管巨頭等2022年策略報告陸續發佈,高盛、摩根士丹利貝萊德等對2022年A股市場的觀點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儘管在具體投資配置上有所不同,但都認為A股在2022年存在結構性機會。

  高盛11月24日發佈的展望報告稱,將中國離岸股市從標配(equal weight,7月降至標配)再度提升為超配(overweight),並且對A股維持超配的判斷。高盛預計2022年離岸中國股市和A股將會達到16%和13%的投資回報。

  高盛稱,2022年中國市場將迎來具有挑戰性的宏觀環境,預計受房地產市場長期去槓桿化、疫情嚴格防控、出口觸頂回落、上游漲價和其他明顯的結構性逆風影響。“但所有東西都有價格,而中國市場的價格看起來很有吸引力。”高盛之所以認為中國的“價格”具有吸引力,是因為目前中國股市的估值處於5年市盈率區間的低位(12.7倍),並相對於全球股市的折價程度最深(30%~40%),同時公募基金的配置也處於低位。

  日前,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在媒體電話會上也表示,明年高盛將總體高配A股和港股,看好‘共同富裕’主題下的投資機會。他指出:“在全球大類資產配置方面,我們仍高配股票,同時看好大宗商品,對於債券和企業債比較謹慎,整體方向上對風險資產比較看好。”此外,高盛對明年港股和A股的股票投資策略是隨着估值進入上調週期,總體高配。五大比較看好的行業是:汽車、消費品、傳媒、電商、半導體

  高盛在股票市場推薦的策略是看好“成長”,尋找增長機會,尤其是與政策掛鈎的領域,例如“共同富裕”,具體是指大宗消費、科技創新、新能源、國企改革四個領域。

  摩根士丹利:明年仍超配A股

  關注綠色經濟、網絡安全、高端製造等板塊

  11月23日,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王瀅在在媒體電話會議上表示:“2021年我們的主要投資建議是超配A股,進入2022年這個策略仍然奏效。”

  王瀅分析指出,首先,A股本身的行業和上市公司構成與目前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新監管框架下的長期發展戰略相契合。其次,近期在監管層面也出現了密集發聲,強調希望中國家庭的財產分配構成可以從過於依賴實體資產,更多地轉向對金融資產的配置,對個人養老金作為養老體系第三支柱的加速建成也有所期待。這些都對A股長期的機構資金流入有所促進。

  第三,隨着MSCI中國A50指數和相關衍生產品的正式推出,離岸市場所具備的A股對沖工具更加具備豐富性和多樣性,有利於外資進一步增持A股。

  具體到板塊方面,摩根士丹利判斷,未來A股受益板塊將是與綠色經濟、網絡安全、技術國產化、高端製造等相關的題材板塊。當前階段,該機構建議關注主題性、結構性機會,例如信息技術板塊,與信息安全、網絡安全、技術國產化、半導體國產化等相關的題材和概念。

  貝萊德:對A股2022年市場持樂觀態度

  關注新能源相關行業

  11月23日,貝萊德也發佈《2022年亞洲投資展望》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將會是中國在政策方面重要的一年,並全力推進“共同富裕”和維護社會穩定,而經濟增長是成就這兩個目標的關鍵因素,在該報告中,與數個月前相比,貝萊德提到,對中國的投資展望更有信心,已將中國的投資比重由減持調高至更為中性的頭寸。基本考慮是預期明年中國經濟將穩定增長,並且可能超乎投資者預期。

  在行業方面,貝萊德認為,中國擁有刺激經濟的政策工具和空間,而明年的政治議程已帶動了相應行動。推動自給自足和清潔能源轉型仍將是優先目標,而近期電力短缺和對實現淨零排放的承諾,可望促使政府加大推進後者的力度。通過調整國內能源供應結構,以及作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技術供應商和電動汽車電池開發商,中國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方面將肩負關鍵的角色。

  貝萊德還提到,早前增加了有望在利率上升時受益的銀行股的倉位,但礙於估值上升,這個板塊現時的相對吸引力已下降,但與美國利率走勢相關性較強的香港銀行股,則是繼續關注的領域。至於中國內銀股目前估值較低,可望受惠於國內寬鬆金融狀況。貝萊德認為中國房產業的整合可能為這個板塊帶來投資機會。

  貝萊德還縮少了互聯網服務公司的減持幅度,但預期非必需消費活動難以在短期內重返疫情前的水平。

  海外基金偏好分化

  增持科技、食品飲料、減持互聯網龍

  截至11月中下旬,海外基金公司三季度持倉數據基本披露完畢。

  根據中信證券對持有中國股票的20家TOP基金公司的前20大重倉股的統計分析顯示,分行業看,三季度順週期板塊中的能源(+45.8%)、原材料(+79.3%)以及受益產業數字化的科技(+15.4%,主要是金蝶)重倉持股金額環比提升顯著。

  個股層面上,三季度監管風險持續發酵,導致機構普遍大幅減持互聯網龍頭。剔除股價影響因素,騰訊、阿里(BABA.N)、美團、京東(JD.O)實際減配金額分別達到22.0/112.4/56.5/24.7億美元。而信息技術板塊普遍受到海外基金增持,金蝶國際、小米集團、舜宇光學科技實際增配金額分別達到26.3、2.6、7.4億美元。食品飲料板塊亦受關注,貴州茅台五糧液瀘州老窖實際增配金額分別為4.1、5.7、6.5億美元。另外,可選消費中順週期標的如攜程華住(HTHT.O)亦分別獲實際增配3.1、3.9億美元。

  此外,從高盛、美林、摩根等為代表的知名QFII機構三季度持倉來看,Choice數據統計顯示,三季度QFII持股數量增加2.8億股,最新持股總數95.4億股,同比增速回落,最新增速為3.07%,整體來看,QFII持續加倉A股態勢沒有改變,三季度QFII大幅加倉國防軍工,相較於上期增倉幅度達289.43%;此外通信和食品飲料也獲QFII加倉,增倉幅度分別為56.2%和50.54%;輕工製造、基礎化工、農林牧漁、紡織服飾、煤炭、傳媒等行業受QFII減倉,減持比例均超20%。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