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淨利潤2060萬,每日優鮮敗走,叮咚買菜成前置倉最後的希望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徐曉倩
圖源:圖蟲創意
熬倒了每日優鮮,叮咚買菜交出了一份還算漂亮的成績單。
其8月11日發佈的財報顯示,二季度總營收為66.344億元,同比增長42.8%。發佈財報後,叮咚買菜股價當日漲幅超11%。
其中,最受外界關注的指標是,叮咚買菜終於打破了以億元為計量單位的虧損魔咒,並且實現了扭虧轉盈。
財報顯示,第二季度叮咚買菜淨虧損為3450萬元,而2021年同期淨虧損為19.374億元。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淨利潤為2060萬元,而2021年同期淨虧損17.285億元。
回看此前的發展歷程,叮咚買菜的燒錢速度幾乎與每日優鮮並駕齊驅,從2019年-2021年,叮咚買菜淨虧損分別為18.73億元、31.77億元、64.3億元,加上一季度的4.774億元,不到四年時間,叮咚買菜累計虧損120億元。
虧損率收窄得益於降低了銷售和營銷費用、履約費用兩大成本。財報顯示,履約費用在第二季度為15.418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16.935億元下降9.0%,佔總收入的比例從36.5%下降到23.2%。另一方面,叮咚買菜告別了拉新燒錢階段,營銷和銷售費用為1.47億元,去年同期為4.1億元,同比下降64.2%。
此外,叮咚買菜二季度GMV同比增長32.3%至人民幣71.152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人民幣53.781億元增長32.3%。
不過,叮咚買菜還沒到高枕無憂的時候,二季度的盈利部分建立在“去肥增瘦”的基礎上。
2021年8月叮咚買菜宣佈戰略調整:從“規模優先”轉變為“效率優先”,這也意味着叮咚買菜不得不放下擴張的執着。
為了降低運營成本,叮咚買菜同樣開啓撤城計劃。從5月底至今,叮咚買菜已陸續裁撤廣東中山、珠海,安徽宣城、滁州以及河北唐山、天津等地服務。截至目前,叮咚買菜僅保留了北京、廊坊兩個北方城市。
時代財經發現,叮咚買菜平台上顯示正常經營的城市只剩下27個,較巔峯時期減少近10個城市,整體數量縮水近1/4.
第一季度,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宣佈實現上海地區盈利,如今盈利範圍從上海擴大至長三角地區。今年上半年,長三角區域營收同比增長47.9%,並實現了3.7%的正向經營利潤率。
拉新容易留客難,叮咚買菜需要守住訂單暴漲的長尾效應。“高峯期站點人均140單,近期回落到了疫情前的水平,平均單量只有80單,訂單最終增量較小。”一位上海叮咚買菜站點負責人告訴時代財經。
值得注意的是,生鮮電商的前置倉模式仍然飽受爭議,同為前置倉模式的每日優鮮陷入經營困境。
據東北證券研報測算數據,如果不考慮產品從產地到達前置倉的運輸成本,一間300平方米的標準前置倉,在客單價60元,單日訂單量600-1400情況下,單筆訂單的前置倉履約費用在10-13元/單左右,是平台型電商和社區團購的2-6倍。
梁昌霖在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對前置倉模式有着堅定的信念,市面上對前置倉的分析有很多,最重要的關鍵點是看它是不是真的滿足用户的需求,是不是順應消費者行為的變化趨勢。只有用户的取捨,才決定商業模式的成敗。”
此外,截至該季度末,叮咚買菜資金充足,包括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短期投資等在內的餘額為60多億元。
前置倉盈利還要講究規模效應,藉助規模化攤薄網點運營成本從而盈利。如今,被迫轉移陣地的叮咚買菜還有一場艱難的仗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