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咖啡館裏的長三角一體化
顧客在咖啡店點單。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新華社上海5月30日電(記者黃安琪)“焦糖瑪奇朵、招牌拿鐵、澳白……”一家位於上海虹橋商務區的小咖啡館飲品品類不多,卻吸引了許多上海、乃至長三角其他城市的客户前來光顧。一來二往之間,留下了許多故事,這家小小的咖啡館也見證了5年來長三角一體化的進程。
“5年前,我們因為看好虹橋商務區的前景選擇在這裏開店。”咖啡館老闆吳敏捷回憶説,當時周圍的商場和辦公樓還未完全建成,四下荒蕪,居民區也在數公里外。“開店的前兩年,門口走過的人寥寥無幾,偶有成片走過的也都是建築工人。”
生意最冷淡時,一天只賣出一杯咖啡。吳敏捷也曾有過閉店的想法,但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這是我和老婆開的第一家店,投入了大量心血,很捨不得。更重要的是,我們堅信上海虹橋商務區將有很好的發展。”
2017年5月,中國宣佈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而舉辦地便是距離咖啡館步行距離約1公里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
“消息發佈後,許多公司紛紛入駐虹橋商務區。”吳敏捷回憶説,門口經過的人多了起來,店裏也忙了起來。
此後,吳敏捷更是迎來了一波政策利好:2019年12月,《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發佈。綱要指出,打造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推動虹橋地區高端商務、會展、交通功能深度融合,建設中央商務區和國際貿易中心新平台,進一步增強服務長三角、聯通國際的樞紐功能。2021年2月,《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發佈,該地區將建設高標準國際化的中央商務區。
從虹橋交通樞紐到上海虹橋商務區再到長三角三省一市共建的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這裏猶如一塊磁石,吸引着“長三角人”。
顧客在咖啡店點單。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早晨從蘇州出發,在咖啡館買杯咖啡,上樓打卡上班,用時不超過一小時。吳敏捷説,如今,有不少從外省市乘高鐵來虹橋商務區上班的人。“早高峯時,從蘇州到虹橋商務區比從上海市區到虹橋都快。”
從2015年開始,家住蘇州的白領黃儷燕就開始了跨省上班的生活。凌晨6點半起牀,8點到達蘇州高鐵站,9點半左右到達上海虹橋高鐵站。
“從高鐵站出來,走路10分鐘就能到公司打卡了。”黃儷燕説,“蘇州的生活成本相對較低,城市宜居;上海的工作圈相對熟悉,機會較多。期待兩個城市之間能有更多班次的高鐵列車,同時有針對跨省上班羣體的優惠折扣。”
與此同時,虹橋商務區也吸引着越來越多的投資人。張亮是浙江温州人,此前在上海市金山區投資建廠,由於經常要出差,他在虹橋商務區安了家。“這裏離機場和高鐵站都很近,出差方便,教育資源也好,最近想要把辦公室搬來虹橋,從這裏輻射長三角。”
如今,虹橋已從一片荒地華麗變身為繁華的商務區,咖啡館的咖啡銷量也蒸蒸日上,客羣從無到有,從上海的辦公室白領拓展到長三角商務人士。5年來,一家家小小的咖啡店見證了這個區域的鉅變,他們説“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