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國內大循環不是“閉門造車”

由 問成風 發佈於 財經

  8月3日,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建設工地,中鐵十七局建築工人在高空中安裝塔吊。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不少企業不斷在提高供給質量上下功夫,進一步鞏固國內市場,降低外部衝擊帶來的壓力。 田如瑞攝(中經視覺)

  專家們認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根據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階段、新環境和新挑戰,圍繞我國經濟發展中長期目標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我國將更加重視國內產業價值鏈供應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在要素市場開放基礎上繼續開放國內產品市場。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時指出,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如何理解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多位專家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指出,國內大循環不是閉門造車,我國穩步推進“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將融合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有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揮國內市場優勢

  多位專家在接受採訪時指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立足於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的整體形勢,根據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階段、新環境和新挑戰,圍繞我國經濟發展中長期目標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

  “在經濟全球化日益發展形勢下,我國主要以開放要素市場、大力發展外資外貿方式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取得了巨大成功。這種發展模式具有‘大進大出’、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特點。”北京師範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魏浩指出,在當前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的外部環境下,必須構建新發展模式,高度重視國內市場,把國內市場做大做強,使其成為中國經濟應對世界經濟不確定不穩定的根基。

  “新發展格局主要考慮的是增強開放主動性、加大改革力度,以我為主應對國際形勢變化、國內經濟難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蘇慶義接受採訪時指出,“雙循環”是在不改變對國際循環重視的前提下,更加重視國內循環,實現國內國際循環相互促進。

  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副主任張菲認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是有前提的,要大力改革,破除國內經濟循環中的難點、痛點和梗阻點,充分挖掘本土市場的巨大潛力,同時要大幅提高城鄉居民收入。

  “有人認為,該提法強調‘自給自足’為主,這是片面的理解。其實,國內大循環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魏浩指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強調的是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大力提振內需,從而進一步提高中國經濟穩定性。

  開放領域範圍擴大

  專家指出,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政策下,我國對外開放領域範圍將日益擴大,市場準入門檻持續降低,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進入高水平開放新階段,開放與改革融合、開放倒逼改革的時代特徵十分突出。我國正在順勢而為,加快建立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的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這是我國依靠改革開放應對變局、開拓新局的重要動力,也是我國贏得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的關鍵。”

  張菲認為,在外部摩擦、風險及不確定性持續加大的情況下,我國對外開放的路徑和方式可能會根據新情況有所調整。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要求進一步鞏固國內市場。”魏浩表示,我國將更加重視國內產業價值鏈供應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在要素市場開放的基礎上繼續開放國內產品市場。

  魏浩表示,隨之產生的變化會有很多,我國利用外資部分標準將會發生變化,考察外資部分標準重點將從出口創造能力轉變為服務國內產業價值鏈能力;我國外貿政策重點將從過度強調出口轉變為出口和進口並重,將積極擴大進口服務國內產業發展和國內市場發展;以服務國內大循環為主的新型外資外貿額有望增加,將會給我國各地區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新機遇。

  鼓勵市場主體創新

  有人認為,新發展格局是在外部壓力顯著增大的情況下提出的。專家表示,這種提法顯然站不住腳。“新發展格局是我國順勢而為的主動選擇。”魏浩分析認為,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實現聯通和融合,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確保經濟安全的有效手段。

  魏浩表示,新發展格局不僅是對外開放,也是對內開放,對內開放將會着力打通國內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各個環節,對外開放將新增產品市場開放,對外開放將倒逼對內開放,對內開放將促進和提升對外開放的水平和層次。這必將為中國經濟、世界經濟都創造新發展機遇。

  蘇慶義認為,外部環境變化具有幾方面顯著特徵。一是中國發展的國際環境發生了變化,中美大國博弈加劇。二是經濟全球化發展遭遇瓶頸。三是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形勢嚴峻。“上述因素使得我國對外開放面臨更大挑戰,需要更加重視國內大循環。”

  “面對新形勢,進一步對內開放已經成為深化對外開放的基礎和前提。”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志彪表示。

  從開放受益主體看,對內開放主要是對民營經濟開放。劉志彪認為,要運用法律手段,破除針對民營企業的行政壁壘和政策歧視,創造各類企業公平競爭的條件,破除各種行政壟斷,實行自由進入和自由退出。重點鼓勵市場主體創新發展和兼併收購發展,迅速做精做強,使其具備馳騁全球市場的競爭能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馮其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