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私募5年暴增10倍!百億公募量化老總暴露危機感:公募量化已到了非常嚴峻的局面
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俊嶺)訊,過去5年,整個主動權益公募規模增長了5倍,但私募量化增長速度更快,達到10倍之多。相比之下,公募量化落後了,最近5年增長連2倍都不到!
在最近某券商主辦的秋季策略會的量化論壇上,匯安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總經理陳欣拋出這樣一組數據。作為公募行業少有的量化投資團隊負責人,他目前管理的資產規模超100億元。
“今天我的演講題目是——《與主動基金經理賽跑——公募量化的革命》。這裏我用了革命兩個字,其實意味着,對我們公募量化而言,已經到了非常的嚴峻的局面。”幾天前,陳欣毫不諱言自己的危機感。
A股連續43個交易日“萬億成交”,已經追平2015年。陳欣認為,量化私募對成交量的貢獻度非常大,這不是2015年能比的。尷尬的是,公募量化基本就是“淨值貢獻”,實際持有份額基本沒有增長。
公募量化局面“非常嚴峻”
在2016年加入匯安基金後,陳欣搭建了匯安指數與量化投資平台,帶領團隊從零做起,目前管理資產近100億,投資策略涵蓋主動量化,指數增強、量化對沖、被動投資等。
不過,陳欣這一看似“高、大、上”身份,面對渠道也會遇到一些非常難堪的事情。有一次,他去一家渠道路演交流,排在他前面的是一家曾經以量化為特色的基金公司。
這家基金公司的銷售負責人介紹,這幾年權益除量化以外,業績如何如何,規模增長如何如何。陳欣在台下很“汗顏”,為什麼一個主流投資策略要放在“除了”之後?他上去又該怎麼説,壓力很大。
這當中原因是什麼?陳欣認為。第一,就是主動權益基金在營銷的時候,煽動性比較強。比如前兩年比較流行的“做時間的朋友”,“時間的玫瑰”,或者今年盛行的“長長的坡,厚厚的雪”。
第二,就是目前量化公募,指數增強仍佔有重要地位。數據顯示,過去5年滬深300和中證500和主動權益公募相比,滬深300在2017年佔優;中證500在2021年佔優,佔優的概率均只有20%。
“這和市場風格有關,無論是大盤價值還是大盤成長,量化之於主動權益,總是逆風。這個邏輯也很簡單啊,大盤股龍頭股數量少,主動研究的深度是容易戰勝量化研究的廣度。”陳欣説。
第三,就是公募量化本身的問題了。這幾年,傳統依賴的“多因子”,遇到了很多這樣、那樣的挑戰——交易者數量這麼多,外資也紛紛湧入,公募量化經常採用的財務數據滯後性非常嚴重。
此外,高頻量化的不斷湧現,低頻量化的價量因子失效非常快。由於機構佔比提高,估值的合理性在提升。反映到主動量化和主動權益的比較,最近5年的勝率依然也就20%,非常困難。
如何向主動權益學習?
主動權益投資與量化投資有何區別?主動權益的基金經理比較喜歡看長期,有的甚至看未來10年的現金流,短期的基金經理的也要看2-3年。但公募量化投資,每個月都會有換倉,更多看短邏輯。
主動基金經理更看重一筆投資賠率有多高,他們追求高的“阿爾法”,為此可以忍受更高的波動,但是量化投資經理厭惡“高波動”,更喜歡穩定的收益,對股票的勝率比較看重,為此可以更廣泛搜索股票。
目前,主動權益正在向量化靠攏。比如,深圳某基金公司將某主動基金經理和量化基金經理合成一個組,利用量化分散投資的方法來優化組合。又如某上海中型基金公司,主動投資團隊在招募量化研究員。
陳欣認為,量化投資的紀律性,能夠很大程度改善一個主動基金的投資心態,投資是反人性的,基金經理受的折磨非常大。既然主動權益已經向量化靠攏,那公募量化是否也應該做出相應的改變呢?
公募量化有兩條看似“變革”的道路——一條是高頻因子的低頻化,儘管沒有私募做得那麼極致,但卻是一條妥協之道;還有一條是,借鑑主動基金經理的思考邏輯,從多因子模型到多模型之路。
“要重塑量化基金的市場形象,就需要把主動基金的思考邏輯模型化,同時發揮量化投資廣度的優勢。主動基金經理的思考邏輯相對獨立,且與傳統多因子來自不同維度,我們也開始從事多模型之路。”他稱。
比如,挖掘主動基金經理的思考邏輯,主動基金經理的行為軌跡,開發出一批相互獨立的模型——有追求第一時效的加強版分析師預期模型;有基金公司獨門重倉股模型;也有優秀基金經理的持股模型等。
“這些研究,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讓我們更加相信,低頻量化仍然大有可為之處。”陳欣相信,量化投資和主動權益並非“水火不可交融”,而是可以做到“交相輝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