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在被冷落的角落找機會!投資大佬林鵬:部分消費細分行業、創新藥領域存在巨大投資機會

由 納喇曉枝 發佈於 財經

  8月17日,和諧匯一董事長兼總經理林鵬出席國泰君安券商中國舉辦的直播活動,就投資理念和當前A股投資策略等熱門話題進行了分享。

  林鵬認為,在中國市場做投資,不能只看重低估值,還要往成長的方向去考慮問題。投資方向上,中國製造業強者恆強是長期大趨勢,仍會作為其重點配置,新能源汽車關注新興零部件投資機會,消費行業中的部分細分行業、醫藥行業中的創新藥領域可能存在巨大投資機會。

  林鵬,23年證券從業經驗,10年投資經驗,現任上海和諧匯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曾任東方紅資管副總經理兼公募權益投資部總經理。2017年公募基金冠軍基金經理,從業以來所管理的產品和團隊多次獲得金牛基金等重量級獎項。

  核心觀點:

  1、在核心價值觀層面我們會繼續堅守,希望能夠陪伴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共同成長。

  2、在中國市場上做投資,不能只看重低估值,還必須往成長的方向去考慮問題。

  3、中國製造業強者恆強是大趨勢,我們對製造業的相關投資依然會重點配置。

  4、一些新興行業展現出了製造業特徵,很有可能沿襲過往中國製造業的成功經歷,使得中國在創新藥、新能源車、智能汽車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技術領域,後發趕超成為全球最具有實力的國家。

  5、現在市場非常熱衷的新能源車電池相關領域,我個人認為需要謹慎,可能未來空間並沒有想象當中那麼大。

  6、在創新藥領域,有可能存在巨大投資機會,類似於過去幾年的醫療服務、CXO。

  7、在消費行業,有估值和公司基本面都處在相對底部的一些細分行業,比如乳業、方便麪等;也有處在快速發展期、但還有很大發展空間的行業,比如體育用品,這些行業會有不錯機會。

  8、整體市場的分化程度幾乎達到歷史之最,這意味着在那些被冷落的角落裏,可能存在着不錯投資機會,也是我們要力爭把握的機會。

  直播文字實錄摘要:

  問:您曾經引用過索羅斯的一句話:投資組合就是我的身體。自己掌管的投資組合已經內化為身體的一部分,一定要做舒服的投資。何為舒服的投資?

  林鵬:從構建組合角度,1/3的股票是最具性價比的,1/3的股票略好於市場平均水平,還有1/3是潛力品種,這樣的狀態會讓我感覺較為舒適。另外,如果組合中的上市公司,都處在競爭力不斷增強的過程中和經營情況較好的狀態下,也會是非常好的狀態。

  對於普通的個人投資者,我不建議把很大比例的個人資產投入到權益類資產,雖然在市場環境好的時候,這樣做可能的確會獲得非常高的投資回報。個人投資者可以選擇一些風格穩健的基金經理的產品,這樣可以算是處在比較好的投資狀態中,對個人資產的保值增值也更有幫助。

  問:您去年離開東方紅,創立了和諧匯一,可否介紹目前的投資團隊與投資框架,投資框架與過去有何異同?

  林鵬:在核心價值觀層面我們會繼續堅守,不會有任何改變。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就是希望能夠陪伴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共同成長。我們提出的是“陪伴”,而不是“買入”,“買入”意味着擇機,總是想着什麼時候要賣出,而“陪伴”是指如果公司能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並且持續不斷進步,只要估值合理,我們不會考慮賣出,以儘可能長時間持有為目標。

  重新組建一個投研團隊,對我個人的挑戰在於:首先,能否找到足夠多符合我們價值觀和能力要求的投研團隊成員。更重要的是,能否保持團隊成員持續獨立思考,和勇於挑戰常識的團隊氛圍。這兩個挑戰是我在創立和諧匯一期間長期去考慮的事情。目前我們的投研團隊由20多位非常優秀的投資經理和研究員組成,前面提到的兩大挑戰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緩解,投研團隊運轉也很好。

  我個人的主要投資理念和框架沒有很大變化,仍然處在從我1998年入行以來持續進化的過程中,我相信自己依然能夠不斷吸收一些新的投資方法、投資理念以及商業模式等對投資有重要作用的知識。但我説的是進化,而不是説對投資方法的革命。雖然市場經常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在一段時間內會有讓人想象不到的投資場景出現,事實上中國證券市場的演進和海外成熟市場是處在同樣的節奏當中,只不過我們是在逐漸向海外成熟市場的投資模式靠攏。

  當然在有些方面,比如説部分先進製造業,中國在這些行業的優勢非常突出。因此在這些行業的投資和研究上,可能已經具有了引領世界的能力。但總體來説,我們和成熟市場的投資方法是趨同的,是在共同發展的。我相信基於中國市場的價值偏略偏成長的價值投資,依然會在相當長時間內是最穩健可靠的一種投資方法。

  問:您認為自己是更偏價值還是更偏成長?這種風格跟您過去所倡導的逆向投資理念是否相關的?

  林鵬:我覺得我還是比較偏向價值的,當然在中國市場上,我認為不應該用海外市場那種純粹的價值投資的方法去做投資。

  海外市場上很多所謂的價值投資,單指純粹的低估值投資方式,有很大比例投資在估值非常低,但沒有多少業績增長的行業和公司。我認為在中國市場上這樣的投資方法是不可取的,我們本身GDP增速有5~6%,也有一定通貨膨脹率,整個經濟經濟體的名義增速在8~9%的水平。這就意味着我們對於好公司的要求,它的增速應該保持在15%以上。有兩位數增長在海外市場上已經算是成長股投資了,所以不能只看重低估值,我們還必須往成長的方向去考慮問題。

  問:站在當前時點,您覺得接下來哪些行業的機會比較顯著?或者下一階段A股的投資機會在哪裏?

  林鵬:製造業是我從業以來比較擅長的領域。中國製造業從最初的紡織,然後產業結構提升到了終端如家用電器,再逐漸向消費電子、工程機械、汽車等行業不斷轉移,這反映了中國經濟結構升級的大趨勢。

  在投資上,我們緊隨這樣的經濟發展趨勢,在趨勢中尋找那些表現最優秀的企業。所以在我從業20多年的過程中,對於製造業公司是比較有信心去把握的。另外,我們團隊現在建立了較強的醫藥和消費研究力量,對於這些領域的投資,我們的信心相比原來有了明顯增強。

  上半年中國經濟經歷了一些波動,比如出口的大幅提升,大宗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先是對整體經濟產生了非常樂觀的情緒,然後又有了擔憂,擔心中游是不是會在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過程中受到很大的損失。在我看來這些都是短期因素,長期來看還是要把握幾大趨勢:

  一個大趨勢是中國製造業的強者恆強。中國製造業雖然也面臨着成本提升、可用勞動力數量減少的狀況,但憑藉我們整體產業鏈配套的優勢,以及巨大單一市場的規模,製造業依然會是中國在未來幾十年最具競爭力的領域,世界上沒有其他任一國家和地區能夠承接中國製造業的轉移。

  有一些我們自己不願做的產業可能會流向國外,只要我們自身願意進行產業升級的,即使是一些非常傳統的製造業,同樣也具有空間。中國製造業依然處在強者恆強的過程中,因此我們對於製造業的投資,還是會作為重點去配置。

  另外,在一些新興行業,比如醫藥中創新藥的研發領域,一定程度上也展現出了製造業的特徵,很有可能沿襲過往中國製造業成功的經歷,使得中國在創新藥、新能源車、智能汽車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技術領域,後發趕超成為全球最具有實力的國家。

  問:現在有幾個景氣度非常高的行業,比如新能源、半導體、週期品等,您覺得投資機會在哪裏?現在時點如何配置?

  林鵬:我們對於這些產業的研究,是建立在一個時間跨度非常長的角度,我們希望自己對這些行業的投資是建立在它的業績真實可信、並且未來能夠持續不斷提升的基礎上,而不是去炒作題材、追逐熱點。我們希望找到這些領域中真正具有競爭力,且未來能夠給股東帶來實實在在回報的公司。

  具體到各個行業中,通過我們的研究,在消費電子領域,我們依然看好基於新興消費電子的產品,以及未來技術升級給中國消費電子供應商帶來的機會。在新能源車及新能源車基礎上的自動駕駛技術等領域,我們中長期也非常看好,但對市場上現在非常主流的觀點,比如對電池及電池相關上游產業的熱衷,我們會有不同觀點。

  我們會把新能源車比作10年前的智能手機行業,兩者非常相似。當時有非常多的參與者進入,最終形成了蘋果、三星以及國內華為、小米、OPPO和VIVO的這樣一種競爭格局。10年前往後看是無法預料的,但是相對確定的投資機會,卻來自於智能手機所帶來的一些零部件行業。通過對於過去10多年智能手機行業的覆盤,我們認為也可以把它用來類比新能源車行業。

  現在市場非常熱衷的電池相關領域,我個人認為需要謹慎,可能未來空間並沒有想象當中那麼大。反而市場關注度沒有那麼高的,比如智能汽車帶來的一些新興零部件的機會,有可能誕生一批智能汽車的零部件供應商,這些公司也許會有非常優秀的表現。需要注意的是,它並不一定來自現有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有可能是現在消費電子公司切入到汽車零部件供應中,對原有的行業格局會帶來很大變化。

  此外,醫藥行業裏,這兩年CXO板塊及醫療服務板塊表現非常優秀,給投資人帶來很高回報。相反,因為對集採及創新藥競爭所產生的擔憂,在創新藥板塊中的一些優秀公司這兩年的股價表現並不如人意,甚至有些今年以來出現了很大的跌幅。對於這些別人冷落的領域,我們會去研究它的產業競爭力,其中是否存在着認知的偏差,從中尋找投資機會。事實上我們覺得在創新藥領域,有可能存在巨大的投資機會,類似於過去幾年的醫療服務、CXO。

  另外在消費行業,不是所有消費類公司都像白酒一樣過去幾年有這麼好的表現,也有估值和公司基本面都處在相對底部的一些細分行業,比如乳業、方便麪等;也有處在快速發展期、但還有很大發展空間的行業,比如體育用品。

  綜合來説,整個市場看起來過去兩年經歷了相當大漲幅,很多公司的股價也許有所透支,但在細分行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機會,而且整體市場的股價分化程度非常大,這種分化幾乎達到了歷史之最。這意味着在那些被冷落的角落裏,可能存在着比較好的投資機會,這也是我們要力爭去把握的機會。

  問:您的投資邏輯是不是更多體現了一種逆向的思考?

  林鵬我們一直以來就勇於去挑戰市場共識當中的錯誤。市場共識不一定永遠正確,市場共識經常也會犯錯。如果我們在挑戰市場共識過程中,最終證明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而市場錯了,這其中的投資機會可能就會非常大。因為這類機會往往存在於市場的認知偏差中,一般而言給股票帶來的是相對更低的關注度和估值。

  在這些方面去進行投資,我們稱之為防守反擊。防守就是即使沒有發生特別好的情況,我們也不至於虧很多錢,而一旦這些我們判斷的與市場觀點不同的地方,被市場發現並得到體現,這種反擊就有可能給組合帶來很好的貢獻。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