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背景下,共享電單車在綠色交通產業中如何發展?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陳維城)在第十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來臨之際,12月2日,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共享出行分會和松果智庫聯合主辦的“雙碳”背景下綠色交通產業發展研討會舉行,與會嘉賓對“交通強國”建設、共享電單車產業發展、電單車安全保障等議題展開探討。
在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開幕式上,國家領導人講話提到,要加快形成綠色低碳交通運輸方式,加強綠色基礎設施建設,推廣新能源、智能化、數字化、輕量化交通裝備,鼓勵引導綠色出行,讓交通更加環保、出行更加低碳。
“輕量化交通裝備”的提法,讓電單車再次引發關注。我國2020年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達3億輛。從私人擁有量來看,統計數據顯示,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電動自行車擁有量為57.5輛,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電動自行車擁有量是74.8輛。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原二級巡視員許寶利表示,“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電動自行車以其經濟、便捷等特點,成為人民羣眾特別是大縣域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實際上,隨着汽車產業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趨勢加強,電單車行業產品智化升級也在加速。滴滴、美團、哈囉、松果等出行平台也推出大批智能共享電單車在路面上馳騁。
隨着“碳達峯、碳中和”目標的提出,綠色出行勢在必行。數據顯示,交通運輸領域的碳排放佔中國終端碳排放總量的15%左右。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雙指出,“共享電單車覆蓋了低碳型交通工具、低碳出行兩個板塊,符合未來發展趨勢。”
2018年以來,共享電單車在大縣域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研討會上發佈的《2021中國大縣域共享電單車交通安全報告》指出,截至2021年10月,大縣域已有49.2%的縣城有共享電單車運營。據測算,到2021年底,共享電單車運營總量將突破1000萬輛。
“近兩年,在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在世界範圍內,短途交通領域發生了一些相對深層次的變化。”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共享出行分會副會長、松果出行創始人兼CEO翟光龍指出,電動自行車憑藉非接觸、開放空間等特點,成為很多人出行的第一選擇,在英國、德國、美國等國家,電動自行車近兩年的銷售都呈現爆發式增長。
共享電單車發展開始從野蠻擴張向有序運營過渡。近兩年,隨着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出台,昆明、合肥、廈門等城市將共享電單車納入了統一監管,浙江等省份制定了省級的共享電單車管理法規。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交通規劃所副所長蓋春英建議,企業要與政府部門一起研究“在城市綜合交通系統中,共享電單車扮演什麼角色”。許寶利強調,“支撐共享電單車市場穩定發展的,安全始終是重中之重。”
國務院原參事、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徐錠明表示,共享電單車要更好發展需要考慮五大方面的問題,包括與國家交通規劃銜接,與城市發展趨勢銜接,結合縣域經濟的特點,適應居民生活方式,以及雙碳實現過程。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陳維城 編輯 宋鈺婷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