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唐地產曬家底,“小夥伴們”增了14倍丨年報風雲⑥

由 華愛利 發佈於 財經

  樂居財經魏薇 發自廈門

  吳迪鬆了口氣。

  大唐集團控股(02117.HK,以下簡稱“大唐地產”)交出了上市後的首份成績單。業績會上,董事長吳迪神態輕鬆,不疾不徐地盤點着大唐地產2020全年業績。

  報告期內,大唐地產實現營收105.88億元,較2019年增加30.6%;毛利和毛利率分別為人民幣26.96億元及25.5%;淨利潤為人民幣9.50億元,較2019年增加51.4%,淨利潤率達9.0%,歸屬於公司擁有人應占淨利潤為人民幣7.15億元。

  以一張京劇臉譜作為品牌標識,大唐地產在房地產行業中獨樹一幟,在良好業績的加持下,藍色的竇爾敦更顯威風。

  淨負債率驟降

  此前三戰上市,大唐地產曾快速去槓桿。在2018年-2020年的前6個月,其淨負債比率分別為408.8%、119.2%和128.5%。其主要原因是從2017年開始,大唐地產保留盈利持續增加,2019年股東注資增加,並使用盈餘償還現金貸款,使淨負債比率一步步降低。

  截至2020年底,淨負債率進一步下降至58.7%(“紅線”為超過100%),現金短債比為1.3(“紅線”為小於1倍),剔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約為77.7%(“紅線”為超過70%)。就“三條紅線”而言,已成功甩掉兩條,轉為黃檔房企。

  2020年12月11日,大唐地產成功上市,為大唐地產帶來的較為充裕的現金流,募集資金淨額共12.6億元。期末,大唐地產的現金及銀行結餘尚有56.6億元,較2019年底增加38.2%。

  中小房企的負債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截至2020年底,大唐地產的有息負債總額為103.14億元,2019年末約為77.7億元,增加25.4億元,同比增長32.69%,其中短期借款26.67億元,佔總借貸的比重約為25.8%,相比於2019年略有下降。

  2020年,大唐地產的加權平均實際利率略微上升0.05個百分點,“其他借款”項的年利率達10.79%,同比增加0.96個百分點,而這裏的其他借款,很大一部分來自於信託等高息融資方式。

  根據計算公式,與淨負債率密切相關的,除了作為分子的借貸總額和現金餘額,還與作為分母項的權益總額有關。借貸總額減少,現金餘額增加,同時權益總額大幅增加,三者合力將帶來淨負債率的大幅下降。

  上市之際,大唐地產按每股4.56港元的價格,發行3.33億股每股面值0.01美元的新股份,現金總代價15.2億港元,相應的股本金額約2180.6萬元,發行產生的股份溢價約為12.78億元。

  據披露,大唐地產的權益總額相較於2019年底增加157%至79.22億元。這是淨負債率“腰斬”的主要因素。

  少數股東權益增近14倍

  權益總額大幅提升,其中,歸母權益49億元,同比增長約70.1%;少數股東權益30.2億元,同比暴增1358.9%。

  樂居財經觀察到,少數股東的權益佔比為38.15%,而在9.5億元的淨利潤中,少數股東損益為2.34億元,佔比24.6%,二者存在約14個點的剪刀差。

  所謂明股實債,通俗的講,是少數股東以股權投資名義入股項目公司,但不承擔虧損風險,也不按股權比例分得利潤,僅按約定收取固定利息。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降槓桿主要有三種路徑,降債權增股權、明股實債、轉移表外。

  2020年,大唐地產合營、聯營的投資約47.7億元,較2019年的15.1億元,大增215.9%,合作開發力度加大。

  據查,在大唐地產2020年新增的對外投資中,項目合作方背後股東涉及華鑫國際信託、興業基金、以及由自然人持股的多家有限合夥企業等。

  長三角契機

  2020年,大唐在上海設立第二總部,並藉此機會深入長三角地區,按照“2+1+X”的地域佈局,深耕聚焦現有區域,鞏固在海西、北部灣兩個城市羣的現有佈局。

  期內,大唐地產在浙江省獲取9個項目,分別位於寧波、温州和台州,在江蘇獲取7個項目,分別位於蘇州、南通、無錫和常州。另外,大唐地產成功進軍成都,在成渝經濟區開啓新徵程,並加強了與行業頭部企業的合作。

  年內,大唐地產通過公開招拍掛和合資合營等多種拿地方式,共取得優質地塊44幅,總規劃建築面積為839萬平方米。截止2020年12月31日,在六大經濟區共擁有123個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地產項目,土地儲備總建築面積為2044萬平方米。

  在房地產業務之外,大唐地產還涉足商業物業投資及運營業務及酒店運營業務,截至2020年底,實現租金收入約5640萬元,相比2019年增加38.9%,目前已有十個商業物業項目,分別坐落於福建廈門及廣西南寧。

  大唐地產在年報中提到,在開疆拓土的同時,還將以平台化戰略與產品力提升雙輪驅動為主線,實現業績的再增長。該戰略通過開放化平台和市場化的交易機制,對參與平台的合作方、上下游供應商、資金方等實現資源共享,最終完成各方利益共享、搭建共贏生態系統。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