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創立且高瓴加持 諾誠健華“趕考”科創板 BTK抑制劑商業化成關鍵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朱潔琰)訊, 港股未盈利藥企諾誠健華再推科創板上市計劃。
日前,諾誠健華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該公司董事會決議本公司擬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諾誠健華於2020年3月在香港上市,截至上一交易日,其港股市值為275.9億港元。
諾誠健華成立於2015年,由全球知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和新藥開發專家崔霽松聯合創立。諾誠健華專注於惡性腫瘤及自身免疫類疾病治療領域的一類新藥研製。
目前,諾誠健華已經自主開發了10多款新藥管線,涵蓋液體瘤、實體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有多條管線涉及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奧布替尼。
2020年12月,諾誠健華BTK抑制劑奧布替尼片正式獲批上市,用於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成人套細胞淋巴瘤(MCL)患者;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成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患者。
這是諾誠健華首款獲批上市的創新藥,標誌着公司從臨牀開發進入商業化階段。同時,這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二款國產BTK抑制劑。第一款國產BTK抑制劑來自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於2020年6月在國內獲批上市。
東吳證券研報分析認為,諾誠健華現階段價值仍主要來自奧布替尼在國內B細胞淋巴瘤市場。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在2018年預計,全球BTK抑制劑市場規模在2021年達到80億美元,且以20%以上的速度持續增長。隨着BTK適應症的不斷擴大,治療線數前移,患者人數的逐年增加,全球BTK市場峯值有望5年內破200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有望5年內破百億人民幣。
從競爭格局來看,國內目前已上市的BTK抑制劑共有三個,包括強生的伊布替尼、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諾誠健華的奧布替尼。
國內在研的BTK抑制劑還有十多種。根據東吳證券研報分析,由於已經有三個BTK抑制劑的B細胞淋巴瘤適應症獲批,後面的品種無法通過II期單臂試驗獲批,需要繼續做三期臨牀(如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不同意後續的產品以II期數據走有條件審批上市,阿斯利康的阿卡替尼在國內需要進入III期臨牀),至少還需3年時間,部分在研競品可能會出於風險收益比不匹配而終止臨牀試驗。未來5年內,奧布替尼國內主要的競爭對象依然為伊布替尼和澤布替尼。
國內BTK抑制劑賽道競爭激烈,諾誠健華的奧布替尼又上市不久,為了伊布替尼和澤布替尼手中搶奪市場,擴大商業化團隊是必然趨勢。
就在今年2月,高瓴資本和維梧資本認購了諾誠健華增發新股總計2.1億股,諾誠健華藉此獲得30.41億港元的籌資。“除了奧布替尼的商業化,諾誠健華在國內外的臨牀試驗也都在推進中,高瓴資本的入局緩解了公司的資金壓力。”有業內人士如此評述。
而此次擬赴科創板上市,意味着諾誠健華即將開啓新的融資歷程。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諾誠健華,還有許多港股未盈利藥企也都在排隊上科創板,包括百濟神州、中國生物製藥、石藥集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