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美CPI創30多年來最高同比增速 上行壓力可能比預期更持久

由 解洪海 發佈於 財經

財聯社(上海,編輯 阿樂)訊,週三(10月13日)美股盤前,美國勞工統計局公佈的9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升幅超出預期,突顯出經濟中通脹壓力持續存在。

9月美國和亞洲自然災害和疫情導致的供應鏈瓶頸再次加劇,對製成品造成了壓力。燃料油和天然氣這一類公用服務價格主導了9月CPI月率的上漲,二手車價格則略有下降。

具體數據顯示,全品類9月CPI環比上漲0.4%,高於市場預期的0.3%,這使得該數據同比上漲5.4%,高於預期的5.3%,是1991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美國未季調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年率 圖源:英為財情)

食品價格上漲0.1%,同比增長4.6%;能源價格上漲5.0%,同比增長24.8%。其中汽油價格上漲1.2%,使同比漲幅達到42.1%;燃油上漲3.9%,同比增長42.6%。

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的CPI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4%。二手車價格下跌 0.7%,同比增幅降低至24.4%;佔CPI三分之一的住房價格上漲0.4%,同比上漲 3.2%。

(圖源:美國勞工統計局)

前所未有的航運挑戰、材料短缺、大宗商品價格高企以及工資上漲等因素共同推高了生產商的成本。許多生產商將這些成本的一部分轉嫁給了消費者,導致了通脹持續時間比許多經濟學家最初預期更持久。

紐約聯儲週二發佈的月度調查顯示,在物價壓力上升的情況下,美國消費者9月再次上調了短期和中期通脹預期,消費者對未來一年通脹率的預期從8月份的5.2%升至5.3%,為連續第11個月上升;對未來三年的通脹率預期中值從4%升至4.2%。兩者均創出該調查八年曆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數據公佈之際,正值美聯儲官員觀察通脹是否長期高企。一些聯儲官員稱當前的狀態是“暫時的”,並將原因歸咎於未來幾個月可能消退的供應鏈瓶頸和需求問題。

週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超寬鬆貨幣政策引發了“諸多市場繁榮和金融槓桿上升”,隨着信貸收緊,這些繁榮可能以失序的方式告終,並對經濟復甦形成威脅。

高企的通脹數據推升了美聯儲提前縮減購債規模(Taper)的預期。數據公佈後,美元持續上揚,短線累漲近20點,現報94.49。現貨黃金跌勢不止,下破1760美元/盎司,現貨白銀短線走低0.25美元,現報22.62美元/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