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瑋科技的“成長困境”: 1/3營收源自代銷 核心產品市佔率不足0.3%
近日,納米材料助劑供應商廣州凌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凌瑋科技”或“公司”)在營業收入增速下滑、主營產品收入長期增長緩慢的質疑聲中順利過會。
這家成立於2007年的公司曾於2016年掛牌新三板、2017年終止創業板上市輔導。2020年3月重啓IPO後,凌瑋科技終於在今年夏天拿到了創業板上市的“號碼牌”。招股書顯示,凌瑋科技在2007年成立時主營化工產品的貿易,在2009年開始代理德國知名助劑生產商BYK(畢克化學)的塗料助劑,在2013年收購了一家納米二氧化硅新材料供應商後開始研發、生產、銷售納米新材。其中,後兩項也是凌瑋科技報告期內的主營業務。只不過,這兩項經營多年的業務到目前均還面臨着較大的“成長困境”。
收入增長靠提價、高毛利率存“調節”
凌瑋科技招股書披露,公司報告期內約70%的收入來自於公司的自產產品——以約50%營收佔比的消光劑及以約15%營收佔比的吸附劑為主的納米二氧化硅新材料;另約30%的營收來自於公司代理BYK塗料助劑產品的銷售收入。
報告期各期,凌瑋科技納米新材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95億元、2.33億元、2.46億元;BYK塗料助劑的銷售收入分別為9238.07萬元、9900.45萬元、9070.75 萬元。被交易所認為“營業收入增速下滑、主營產品收入增長緩慢”。儘管如此,北青科創記者卻發現,凌瑋科技報告期內的業績實際上已經是公司經歷過一波“大漲”的結果。
凌瑋科技此前在新三板披露的信息顯示,公司的業績轉折點或發生在其首次進行創業板上市輔導的2016年。
在那之前,凌瑋科技自產產品納米新材的營收分別為8534.81 萬元、8905.43 萬元,在那之後,該部分業務的營收便一路上漲,在2016年~2019期間分別實現了1.27億元、1.65億元、1.95億元及2.33億元的銷售收入。
與此同時,該部分業務的毛利率也出現了同樣的變化軌跡——2014年、2015年的毛利率還分別為32.47%、41.72%,2016年到2019年則一路從49.39%上升至56.25%。
北青科創記者注意到,在凌瑋科技納米新材業務營收、毛利率雙雙上漲期間,佔比這部分收入約70%的、公司消光劑產品的銷售單價也在連年上漲——從1.4萬元/噸上漲到逾1.6萬元/噸,每噸材料價格漲超2000元。
與此同時,佔比這部分業務成本45%以上的直接成本——以固體水玻璃及濃硫酸為主的原材料的價格也在不斷走低——報告期內的降價幅度分別超過了15%和25%。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凌瑋科技遞交IPO招股書之際,這部分原材料的價格已經大幅回彈——
據凌瑋科技補充披露,僅在2020年底至2021年4月份期間,固體水玻璃、濃硫酸的價格漲幅即分別達28.35%及38.60%。
(圖片:企業招股説明書)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原材料的採購成本合計約佔凌瑋科技約15%的總成本,在這部分材料價格波動較大的情況下,公司利潤水平必然同樣面臨較大的震盪。
此外,北青科創記者發現,凌瑋科技報告期內納米新材毛利率的上升還“得益於”公司會計政策的調整。值得注意的是,根據2018年出台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規定,公司業務相關的“運輸費用”屬於履約成本,需要計入公司營業成本,國內所有公司自2020年1月1日起就已開始執行該標準。
而凌瑋科技直到二輪問詢後,仍出於“相關科目與此前年份可比性”的考慮,將公司2020年近乎3000萬元的運輸費用計在“銷售費用”。事實上,如果考慮到這部分的成本,凌瑋科技納米新材業務2020年的毛利率則需要下調近10個點,至45.35%。
市佔率低,行業整體產能過剩
其次,凌瑋科技納米新材的市場佔有率並不高,市場份額和收入規模都遠低於公司國外的同行可比公司格雷斯、贏創工業等。
據凌瑋科技披露的信息顯示,約佔公司50%營收比的消光劑在亞太地區的市佔率報告期內分別為9.86%、10.95%、11.14%;約佔公司15%營收比的吸附劑在全球市場的市佔率報告期內則分別為0.16%、0.19、0.16%。
(公司推算的消光劑產品市場佔有率)
(公司推算的吸附劑產品市場佔有率)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中,凌瑋科技並未以全球市場測算消光劑產品的市場份額。不過北青科創記者發現, 2017年~2019年期間,公司消光劑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28億元、1.49億元、1.74億元,而在此期間,公司同業可比公司贏創工業同類產品的銷售收入分別為420.78億元、447.92億元、444.31億元。
也就是説,若以此計算,凌瑋科技消光劑產品報告期內在全球範圍內的市佔率應不足0.3%。
與此同時,凌瑋科技消光劑產品所在的沉澱法納米二氧化硅市場還面臨着市場飽和、行業產能過剩的風險。
據凌瑋科技招股書中披露,公司主營產品沉澱法二氧化硅納米新材市場存在低端產品整體產能過剩、高端產品供不應求的局面。其中,2017年~2019年,國內澱法二氧化硅產能分別為215萬噸、226萬噸、234.5萬噸,產量分別為 145.3萬噸、154萬噸、176萬噸,產能均遠大於產量。
從行業分佈上看,在國內沉澱法二氧化硅2019年176萬噸產量的生產者中,產能3萬噸以上的公司有31家,產量佔比92.73%;產能在1~2萬噸的公司有17家,產量佔 6.42%——行業生產企業向規模化、大型化和集中化方向發展。
相比之下,凌瑋科技報告期內的產量僅分別1.02萬噸、1.21萬噸、1.42萬噸,市場佔有率較低。這種情況下,公司所面臨的場競爭力及持續經營能力的不確定風險無疑更大。
代銷佔比1/3,天花板較低
除了佔比70%左右的納米新材,凌瑋科技報告期內剩餘30%的營收近乎全部來自於對德國助劑企業——BYK塗料助劑產品的代理銷售。
此外,這部分產品還為凌瑋科技報告期各期帶去均約15%的毛利潤佔比,以及均約10%的淨利潤佔比。
(圖片來源:企業招股説明書)
根據凌瑋科技招股書,公司於2009年開始與BYK開展代理合作,代理區域從最初的西南區拓展到目前協議的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5地。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凌瑋科技報告期內始終存在對代理產品違約銷售的情況。據公司補充披露,凌瑋科技報告期內與BYK協議約定代理地區的銷量佔公司對該產品總銷量的佔比僅分別為40.83%、54.38%、55.4%——也就是説,公司代理產品銷售額中的一半,實際上都來自於違約銷售。
(圖片來源:企業招股説明書)
而根據凌瑋科技與BYK的協議,二者的代理協議,在“任何一方提前6個月通知另一方後即可解除”。
事實上,除了違約銷售面臨的被代理品牌處罰及終止的風險之外,凌瑋科技在BKY的代理體系中本就不佔優勢。
據公司招股書披露,BYK目前在中國共設有10家代理商,其中有3家公司代理的BYK產品擁有在國內全部區域的銷售權限。而包括凌瑋科技在內的其他代理商則只能在約定的具體區域範圍內銷售。
基於此,凌瑋科技代理銷售的銷量實則非常受限——報告期內的銷售額始終在9000萬元上下波動。
與此同時,BYK還在持續提高代理價格。據凌瑋科技招股書顯示,對BYK產品的採購成本目前約佔凌瑋科技總採購成本的40%左右,而相關代理產品已經在今年6月和7月連續漲價8%及3%。在此基礎上,凌瑋科技代理產品的量價無疑面臨壓縮風險。
成長性受疑
基於公司自產產品市佔率較低、行業飽和、產能過剩及代理產品佔比較高、成本增加等問題,凌瑋科技在此前的問詢函中曾反覆受到監管層面“是否具備成長性”以及“在擴大市場份額層面是否有實質障礙”的詢問。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凌瑋科技稱公司在優勢產品(消光劑)的性能參數已經能接近或達到國外競爭對手的性能,但從公司在平均售價不到格雷斯、贏創工業同類產品售價50%——凌瑋科技消光劑主要產品的平均售價為16元/kg,後者公司的價格則在35-188元/kg之間,但市場份額及收入規模卻遠低於二者的基礎上來看,公司想通過“價格”打開局面並非易事,因為——
公司產品在下游客户成本佔比低——凌瑋科技主營產品消光劑作為助劑/添加劑中的一種,在塗料原材料的組成比重只有約 2%、成本佔比約13%,公司下游客户對產品價格的敏感性並不高。
以及公司下游客户更替原材料供應商需要較大的“調整成本”——凌瑋科技主要產品消光劑和吸附劑的測驗週期需要3~6個月,部分客户甚至長達數年,公司對同類產品的替代需要時間週期。
也就是説,即便凌瑋科技確實性能參數接近國外主要競對併兼具價格優勢,但如果切換原材料給其下游客户帶去的採購成本的下降效應,與其新增的工藝調整成本相比,並不具有顯著的優勢。這種情況下,凌瑋科技下游客户在存量產品上切換原材料供應商的意願究竟如何,公司是否能保持業績的持續增長,北青科創記者對此將繼續保持關注。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範輝 王玥
編輯/範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