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光藥半年報出爐,業績回暖,糖尿病用藥是下一個利潤增長點嗎?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王丹丹
2022年8月26日晚,宜昌東陽光長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東陽光藥,HK01558)發佈截至6月30日止6個月的業績,業績報顯示,公司取得營業額12.9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加539.47%;淨利潤-3280萬元,同比增長93.53%。
提到東陽光藥,“流感神藥”奧司他韋(包含膠囊與顆粒,下同,以下統稱可威)是繞不開的話題。2006年,該藥獲羅氏(奧司他韋原研藥企業)專利授權後,東陽光藥開始銷售其仿製藥可威。此後幾年可威表現不俗,佔據了國內奧司他韋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併成為東陽光藥的核心產品。
但進入2020年後,由於人們對自身防護的加強,流感用藥市場萎縮,可威的銷量出現下滑,這直接導致了東陽光藥的業績出現大幅度波動。
除此之外,東陽光藥還面臨集採(藥品集中帶量採購)的壓力。在今年7月的集採中,參與奧司他韋集採的企業就達到了十餘家。為了確保中標,東陽光藥可威在本輪集採中報出了0.99元/片的“地板價”,與規定的最高申報上限價6.45元/片相比,降幅達92%。業內認為,可威通過“地板價”能拿到多少利潤目前不得而知,但“以價換量”的邏輯有極大概率兑現。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抵禦“一品獨大”對公司帶來的風險,東陽光藥已經開始發力糖尿病用藥市場。
胰島素注射筆(圖源:圖蟲創意)
營收大幅增長
東陽光藥上半年業績出現明顯回升。據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31日止,其營收為12.93億元,同比增長539%。除了營收的大幅增長,東陽光藥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也逆勢而上,雖然沒有扭虧,但虧損已大幅減少。財報顯示,上半年公司淨利潤為-3280萬元,較去年同期的-5.07億元減少虧損93.53%。
其中,公司的核心產品可威貢獻了絕大部分的營業額。財報顯示,可威的顆粒製劑與膠囊製劑營業額為10.06億元,佔總營業額的77.8%,較2021年同期增加1775.5%。
對此,公司稱這主要是由於終端醫療機構的整體人流量、診療活動數量、處方量有明顯恢復,同時疊加今年我國南方多個省份發佈的流感預警,讓身為處方藥的可威銷量回暖。
除此之外,大舉佈局院外市場也為可威帶來了可觀的銷售額。公開資料顯示,藉助“處方外流”的機會(醫院把處方單對外開放,患者可以憑藉處方單到院外藥店購買處方藥),東陽光藥於2019年加大了對院外渠道的覆蓋力度,覆蓋零售藥店數量增長至35萬家,比上一年增加近25萬家。而時代週報記者查詢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零售藥店總數約為52.4萬家。也就是説,目前可威已經佔據了絕大部分的院外市場。
此外,受2022年6月份南方流感高發的影響,可威的銷量也出現大幅上漲。時代週報記者查詢國家流感中心發佈的全國流感監測信息發現,今年6月以來該中心曾發佈多條信息,提示南方部分省份進入夏季流感高發期,報告流感病例數持續增加,流感門診量佔比顯著高於2019-2021年同期水平。而作為國內抗病毒臨牀應用的一線藥物,彼時的奧司他韋(包括仿製藥)也被賣到脱銷。
作為東陽光藥的核心產品,可威的銷量增加帶動了公司的業績上漲,反映到市場上就是股價飆升,據wind股價走勢圖顯示,東陽光藥股價從6月中旬開始起飛,截至目前區間最大漲幅超64%。
相比於今年的業績出現大幅回暖,東陽光藥此前兩年曾經歷困境。時代週報記者對比東陽光藥歷年財報發現,業績走跌源於2020年。
財報顯示,2019-2021年,東陽光藥分別實現營收62.24億元、23.48億元、9.13億元,這三年裏,可威貢獻的營收分別為59.38億元、20.69億元、5.55億元,分別佔總營收的95%、88.10%、60.69%。
與2019年相比,2021年可威的銷售額甚至不到其十分之一。
從上述三年的數據不難發現,公司的利潤大部分由可威貢獻,過往的業績也表明可威的銷量決定了公司的業績走向,但可威近年來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大,銷量低迷。
本來,東陽光藥的母公司東陽光(SH600673)在2018年收購東陽光藥時,希望其能反哺集團的其他傳統業務,但該想法並沒能實現。基於此,2021年12月20日,東陽光發佈公告稱,集團召開了本年度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商議出售控股子公司東陽光藥股權的議案。
彼時,東陽光董秘王文鈞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受疫情影響,東陽光藥經營業績大幅下滑,對東陽光整體業績形成了拖累;此次交易中東陽光獲得了約37億元現金,可以補充公司經營性資金需求,未來公司將更加聚焦主業發展。
積極自救
由於業績依賴可威,東陽光藥的未來面臨極大不確定性,自救被提上議程。
首先,在2022年7月的集採中,為了保住院內市場龍頭地位,東陽光藥的可威以0.99元/片的“地板價”擊敗科倫藥業、石藥歐意、齊魯製藥等十餘家競爭對手中選,相比最高有效申報價降幅達到了92%。
東陽光藥之所以如此強勢報價,是因為根據以往經驗,進入集採後的中選藥品有望成為院內該系統化藥銷售額的第一名。
其次,除了“流感神藥”外,東陽光藥也在調整收入結構,積極提高其他品種藥品的市場佔比。業績報稱,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內分泌及代謝用藥領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公司自主研發的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甘精胰島素注射液已獲批上市。此外,公司自主研發的門冬胰島素注射液、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以及精蛋白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預混30R)正處於境內生產註冊審評階段。胰島素品種較為完備,擁有提振公司業績的能力。
為了進一步豐富在糖尿病領域的產品線,東陽光藥還從其關聯方廣東東陽光藥業收購了多個糖尿病治療藥物。但時代週報記者查詢相關文件發現,在今年8月,東陽光藥剛結束與跨國藥企勃林格殷格翰(下稱BI)的一起專利侵權案,據國家知識產權局2022年7月27日發佈的相關行政裁決書,其中就涉及東陽光藥從廣東東陽光藥業收購的利格列汀片。
利格列汀片是較為知名的新型降糖藥,由BI和禮來聯合研發,商品名為“歐唐寧”,2013年4月在中國獲批上市。2020年7月13日,東陽光藥仿製的利格列汀片獲批上市,成為該藥品的國內首仿,商品名為“陽安妥”。
BI稱,目前利格列汀片尚在專利保護期(原研藥專利保護期一般為20年),東陽光藥的利格列汀片已經在多地掛網、甚至銷售,嚴重影響了原研藥在中國的市場。
東陽光藥此前拿下該藥的首仿,意味着它獲得了市場獨佔期,一段時間內享受市場獨家銷售資格。而東陽光藥之所以冒着侵權的風險上市該藥品,或是因為要快速搶佔糖尿病用藥領域的市場。
糖尿病是全球患病率極高的慢性病之一,我國又是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國,患者數量居全球第一用藥市場體量龐大。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糖尿病患者數量已從2016年的1.2億人增長至2020年的1.3億人,約佔中國總人口的10%,預計在2022年達到1.41億人。同時,我國糖尿病用藥市場規模逐年增長。2020年中國糖尿病藥物市場已達到632億元,預計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接近862億元。
北京鴻盟律師事務所創始人、主任律師馬佰剛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我國目前尚無相關法律規定仿製藥擁有市場獨佔期,但2021年7月出台的《專利糾紛解決辦法》中規定,對首個挑戰專利成功的首仿藥,在首仿獲批之日起12個月內,不再批准同品種仿製藥上市。”
那麼,12個月的市場獨佔期能為公司帶來多大的利潤呢?據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利格列汀片銷售額為2.46億元。並且,自國內上市銷售以來,年增長率均超100%。2021年,利格列汀片的國內銷售額達7.87億元。
此外,目前國內主流降糖藥物市場仍以二甲雙胍、阿卡波糖等傳統藥物為主,利格列汀片等新型降糖藥市場潛力巨大。
作為一家以仿製藥為主的製藥企業,東陽光藥也意識到自己的境遇。其在半年報中表示,支撐藥企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還是藥品創新,公司未來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加速在抗感染、內分泌及代謝疾病等領域的藥物研發向臨牀應用轉化,不斷推出新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東陽光藥其他品種的收入佔比有所提高。財報顯示,其內分泌代謝藥物、心腦血管藥物、抗感染藥物等收入合計佔比39%,與2019年的5%相比可謂大幅提升。目前,這些藥品未形成規模,銷售額較低,尚無法在短時間內拉動公司的業績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