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內部持股讓員工變股東

由 酒書端 發佈於 財經

 光大光學檢測人員在暗房檢測精密光學鏡片。

“近幾年汽車、智能手機、智能家居、安防等領域對鏡片的需求量持續大增,疫情發生後更呈井噴之勢,而我們的客户穩定度非常高,包括新加坡徠卡、德國卡爾蔡司、韓國三星、日本索尼以及國內的華為、比亞迪等大批知名品牌與我們穩定合作了十幾年,所以我們基本不缺訂單;光學產品對原材料依賴度很低,原材料漲價的影響也不大。我們最大難題是人才儲備不足,如果突破不了這個瓶頸,企業要繼續發展壯大就非常難……”5月24日下午,在位於火炬開發區的中山市光大光學儀器有限公司辦公室裏,中山市瀘州商會副會長、中山市光學學會常務會長、該公司董事長張有良對記者坦言。

為破解人才儲備難題,張有良投巨資與相關院校建立校企合作戰略關係,還從2020年開始推行企業內部股改,讓員工持股成為企業股東,至今效果已相當明顯,在當地引起不小反響。那麼,光大光學有哪些值得借鑑的經驗做法?

■“有良心的人”得到“貴人”扶持創業

70後的張有良是瀘州市瀘縣人,1993年到中山火炬區一家光電企業工作,公司同事很快發現他人如其名:是一位有良心的男子漢。1994年該企業發生火災時他奮勇搶救企業財產,導致左手背被大面積燒傷,至今20多年過去了仍留有明顯疤痕。他從生產線技術員成長為公司經理,成為廣東地區同行業小有名氣的企業管理實戰型行家。

2005年,張有良湊足16萬元創辦光大光學。他坦言,得益於兩位“貴人”的扶持,他才有今天這點成就,他發自內心感恩他們。第一位“貴人”是廣州粵顯光學儀器有限公司,當時該廠廠長是位業內德高望重的專家,通過朋友介紹認識張有良後感覺“這小夥子很踏實,產品質量肯定有保證”,於是拿出十幾款產品圖紙問能做哪款,結果他基本都能按圖紙做出優質產品,於是兩家企業緊密合作持續至今。第二位“貴人”是國際知名企業新加坡徠卡公司,當時該企業來廣東尋找供應商,該企業的訂單質量高求高、品種多、批量小,國內大企業不願接單,遂介紹給張有良。徠卡公司讓他試生產一兩款鏡片,結果雙方合作一發不可收拾。

這兩家客户為張有良提供了充足的生產訂單和大量的技術支持,特別是徠卡公司還幫助購買了數十萬元的國際先進檢測設備、派工程師來中山常駐工廠指導生產,使光大光學的技術實力快速提升,2016年以來獲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省創新型500強企業、國家科技型企業。

■企業內部股改讓員工自己為自己打工

光大光學從2019年開始走集團式發展之路,集團年銷售額突破3億元。企業越發展壯大,張有良越感到底氣不足,“目前國內有三所大學設立光電系,但我們很難招到這些光電系畢業生,因為我們的規模平台還較小。”

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張有良考察總結國內企業的經驗教訓,按企業市值設置公司原始股份,允許公司普通員工每人認購最高3萬股,設立分紅保底機制、退出機制等多項人性化機制,比如保證股東每年分紅的股權收益率在15%以上;企業對每位股東進行年度綜合考核,如果考核達不到80分,公司把該股東的股權清退,如果股東個人要求退股,公司允許無條件退股;公司對中高管人員配送不等額的五年期股權,在五年期內考核達標的中高管人員,這些配送股歸個人所有,不達標則歸還公司所有。

2020年1月底,光大光學開始正式實施內部股改,公司配送給中高管人員500萬股,員工自己認購了300多萬股。如今兩年過去了,張有良認為“效果立竿見影”。

首先,員工士氣和生產效率都大幅提高,2019年該公司年產值8000萬元,2020年在疫情衝擊下突破1億元,比2019年增長25%,今年有望保持大幅增長。“員工們知道,自己以前是為老闆打工,現在是為自己打工。”其次,吸引人才效應初現。當地某日資企業一位年薪50萬元的40多歲副總經理級技術人才,在今年初放棄日企高薪加入張有良的高管團隊。

該公司採購部經理王女士獲公司配送30萬股、自己出資認購3萬股共33萬股。她説:“股改前,員工基本不管原材料是否浪費;股改後,員工自覺節省原材料、品質意識大大提升……”

【來源:中山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