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在《財經》雜誌等召開的“2021全球經濟信心指數”發佈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蔡昉表示,當前世界經濟呈現較好的復甦態勢,我國現在最需要的是消費需求,而第二個人口引爆點對消費需求產生不利影響。要培養中等收入羣體,包括脱離絕對貧困後的羣體、城市中的務工人羣。
蔡昉認為,中國經濟復甦需要防止長期慢變的趨勢。我國老齡化過程中,有兩個轉折點或者引爆點,一個引爆點已經發生了,2010年我國達到勞動年齡人口的峯值。現在我們面臨着第二個引爆點是2025年之前,中國的總人口會達到峯值,之後就是負增長。總人口的零增長和負增長可能會造成潛在增長率的下降,會造成需求不足。我國現在最需要的是消費需求,而第二個人口引爆點對消費需求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蔡昉表示,老齡化大體上會產生三個效應。一是人口總量效應。人生下來就是消費者,人口增長緩慢,消費增長就緩慢。如果人口負增長,其他條件不變,消費也將負增長。二是人口年齡結構效應,人老了以後消費傾向下降。由於對未來的預期,現在是現收現付,繳納養老保險支付給退休的人,但人們不確定在老年後養老保險還能不能保障,因為人口撫養比變化了。除此之外,現收現付帶來很強的繳納社會保險的負擔,導致消費縮小。三是收入分配效應,如果收入分配差距比較大,窮人邊際消費傾向高,但收入低,而富人不願意消費,也會影響到消費。
蔡昉認為,真正的消費主要生力軍是中等收入羣體,要培養中等收入羣體。第一個羣體是脱離絕對貧困後的羣體。我國過去有一億人擺脱絕對貧困,絕對貧困擺脱以後意味着存在從低收入到中等收入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培養。要解決相對貧困,鄉村振興等等促進絕對貧困擺脱以後的人羣走向中等收入。
第二個羣體是在城市中的務工人羣。我國有2.9億農民工,其中有1.73億是進城的,進城裏又有1.35億基本住在城市,這些人有望成為中等收入羣體。很多人的收入已經成為中等收入羣體,但是社會保障等等還不夠,還有不穩定的因素,給了户口,其中相當多的人就變成中等收入羣體。
此外,蔡昉還表示,中國60歲以上的人口有2.46億,65歲以上的也有1億多,足夠讓老年人通過延遲退休增加收入,能夠增強整個社會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讓他們不要為隔代的孩子有後顧之憂,應該讓這批人過上中等收入的生活。
針對2021年國際貨幣寬鬆的環境下,居民如何做好投資理財?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提出了三點建議。
朱民表示,2021年是政策轉型年,政策不確定性很大。同時,各國經濟恢復和復甦不平衡,會產生很多波動。在這種情況下,老百姓怎麼做好投資,怎麼理財呢?第一,要保守,做好守財的事,要把2019、2020年的投資收益保護好。第二,不要跟風2021年的政策熱點,因為政策有很多不確定性。第三,中國經濟包括全球經濟,都在面臨大的結構調整。在今天看到未來,看到未來的結構變化,投資於未來,是保護自己財富的一個特別重要的方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