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完善定價機制 科創板發行市場化水平提升

持續完善定價機制 科創板發行市場化水平提升

開市兩年來,科創板改革“試驗田”作用得到較好發揮,一系列關鍵制度創新在“試驗田”中接受檢驗,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指出,科創板在上市標準、准入門檻、詢價方式、交易制度等方面進行了諸多創新和探索,建立了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審核體系和市場化的發行承銷制度,彌補了現階段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中對成長性高科技企業上市融資制度的空缺。未來,持續推進註冊制改革,新股發行定價機制有望進一步完善。

四方面提升發行市場化水平

專家認為,開市兩年來,科創板新股發行市場化水平不斷提升,主要體現在市場化詢價機制日臻成熟,發行配售範圍逐步擴大,板塊包容度不斷提升,審核效率不斷提高四個方面。

首先,科創板採取了市場化詢價的方式發行及定價,向市場化改革的方向邁出了堅定的一步。“科創板新股發行定價呈現市場化特徵,基本實現‘一企一價’。過往A股新股市場‘一刀切’的定價市盈率管制情況不再出現,機構結合擬上市公司基本面、可比上市公司情況以及行業前景等多方面因素給予個性化估值。”浙商證券總裁王青山表示。

其次,配售制度方面也實現了市場化突破,擴大了發行配售的範圍。“科創板明確了戰略投資者的標準,一定程度上放開了發行上市階段外部戰略投資者的引入限制,為企業注入長期資本和戰略資金打開了窗口,目前已有近30家企業完成了外部戰略投資者的引入。同時,科創板允許員工持股計劃參與戰略配售,有利於科創企業健康發展。”中信建投證券執委會委員、投行委主任劉乃生指出。

再次,從培育壯大機構投資者力量的角度出發,當前A股市場具備更開放更包容的接納基礎,可進一步開放和引進境外機構投資者。A股市場成立30餘年來,機構投資者數量不斷增多,尤其是近幾年來,隨着註冊制改革的持續深入,專業機構投資者力量不斷壯大,但與境外市場相比,我國機構投資者佔比仍偏少。近年來,海外投資機構對中國科技企業快速發展非常關注,可進一步開放和引進境外成熟的機構投資者,改善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

此外,科創板審核效率和審核確定性的提升,極大提高了科創板吸引力。“首先,科創板開市至今,完成發行上市的項目從受理到過會的平均用時約為159天,這基本達到了美股、港股等成熟資本市場的審核效率。其次,審核流程的不斷完善和改進,從科創板開板的探索,到‘科創板審核2.0’的推出,科創板項目的首輪問詢問題數量顯著減少,問詢問題更聚焦和有針對性,平均問詢輪次進一步降低。再次,是審核政策的公開、透明。審核政策的公開、透明也穩定了發行人的發行上市預期。”劉乃生表示。

進一步完善新股發行定價機制

專家指出,科創板作為新生事物,難免會遇到成長的煩惱。近期,有市場聲音質疑,新股發行價格不斷走低,存在機構“抱團”壓價、報價集中度高等問題。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有關人士處瞭解到,監管部門正在廣泛聽取市場意見,新股發行定價機制有望進一步得到完善。

針對上述新情況新問題,監管部門正積極研究解決相關問題,着力優化規則、加強監管,維護良好發行秩序。一方面,完善股票發行定價、承銷配售等相關制度規則,優化報價流程,平衡好發行人、承銷機構、報價機構和投資者之間的利益關係,推動市場化發行機制更有效發揮作用;另一方面,加強報價機構監管,重點加大對串價等干擾發行定價行為的打擊力度,及時出清不專業、不負責任的機構,督促報價機構完善內控機制。

“在加大對報價機構監督檢查力度的同時,也可以考慮從制度上做一些調整。比如在堅持市場化方向的前提下,取消或逐步降低最高報價10%剔除的比例,同時在保留‘四數孰低值’定價參考的基礎上,允許實際操作中突破‘四數孰低值’進行定價發行,這樣有助於打破‘新股不敗’的局面,並對投資者報價形成實質約束,進一步改善部分投資者為博入圍抱團報價的現象。”劉乃生建議。

專家認為,還應進一步提升投行定價能力。“投行要根據企業和行業的基本面情況定價,不能僅從模型上參照行業的市盈率進行定價,對於特殊成長型企業還要結合不同估值方法合理進行比較。券商需要重新定位商業模式,從通道式投行向產業投行轉變,用產業思維推動企業運作。”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96 字。

轉載請註明: 持續完善定價機制 科創板發行市場化水平提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