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沈童 濟南報道
隨着一紙公告的發佈,曾經兩個月暴漲4倍的“妖股”如今變成無人問津的“垃圾股”。
11月2日晚間,豫金剛石(300064)發佈《關於公司股票被實行其他風險警示的公告》,自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開市起停牌1天,將於2020年11月4日(星期三)開市起復牌。公司股票自2020年11月4日開市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豫金剛石”變更為“ST金剛”;股票交易的日漲跌幅限制不變,仍為20%;股票代碼不變,仍為300064。
(豫金剛石被“ST”)
“硬核”上市公司對深交所問詢兩度“不予理睬”
值得注意的是,在10月27日晚間深交所發出的一份關注函中顯示,豫金剛石對深交所在9月1日和9月14日分別發出的半年報問詢函和創業板關注函都不予回覆。啥意思?就是上市公司對主管部門的問詢“視而不見”、“不予理睬”,而且還是兩次!
如此“瀟灑”的作派估計連深交所也未曾見過,所以在這次的關注函中深交所表示出高度關注,要求豫金剛石在11月2日前回復提問,並披露董事會意見。同時,深交所還直接警告豫金剛石稱,若11月27日前仍未回覆問詢將對公司強制“ST”。
那麼,這塊曾經的“瘋狂的石頭”到底存在什麼問題呢?
根據風險警示函顯示,首先,豫金剛石存在向控股股東或者其關聯人提供資金的情形。
深交所表示,經核實,豫金剛石與牛銀萍糾紛案件材料顯示,資金流向控股股東;公司與張志軍糾紛案件材料顯示,公司為實際控制人借款擔保。兩起案件法院已扣劃公司土地補償款4400萬元。
另一方面,豫金剛石存在違反規定程序對外提供擔保的情形。
豫金剛石自曝問題,公司股票被“ST”
在收到了自家股票要被“ST”消息的後,豫金剛石對之前深交所關心的問題做出了回應。
其表示,公司存在部分訴訟事項相關的借款、擔保案件未經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及相關決策程序審議批准的情形,根據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公司需承擔連帶擔保責任的訴訟案件8單,涉及金額合計約7.77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44.76%;另外公司與牛銀萍、張志軍糾紛案件材料顯示資金流向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法院已劃扣公司土地補償款合計4400.萬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2.56%。
此外,因豫金剛石涉及未履行審批程序被判決承擔擔保責任的餘額較大,且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部分債務方為失信被執行人,資產存在被扣押、凍結和查封的情形,上述違規擔保和資金佔用情況預計無法在一個月內解決。
公司董事對關注函回覆內容提出異議
針對資金佔用問題,經公司向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問詢確認,實際控制人郭留希先生擬於十二個月內(2021年11月2日前)在以第三方資產償還的基礎上,努力與債權方談判,處置產權清晰不受限制的資產,以物抵債,債務承接等多種方式償還被動扣劃形成的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情況,彌補上述案件因司法劃扣給公司造成的損失。
針對上述違反規定程序對外提供擔保的情況,公司已委派專人積極與相關債權人進行溝通、協商解決方案,要求解除相關擔保義務,或者要求控股股東及其關聯人及相關借款方提供反擔保,對因債務方目前無法及時償還及無法提供反擔保的情形,公司將向相關方追償,屆時可能需要與債權人協商處置資產或通過司法程序解決。
(公司董事提出異議)
但針對關注函回覆內容,公司董事劉淼、王大平提出兩點異議稱:公司對是否存在資金被動流向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情形的回覆存在與事實不符;公司提出的資金佔用解決方案不完整、不具體。
公司問題一大堆,股票卻成“妖”
公開資料顯示,豫金剛石是國內技術和研發能力最完整、綜合實力國內領先的人造金剛石生產企業。主導產品為人造金剛石,已成為全國人造金剛石的主要生產企業之一,人造金剛石產銷量位居全國第三。
(公司業績連年下滑)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梳理,公司自上市以來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長,其業績在2017年達到頂峯,但從2018年開始,公司業績急轉直下。數據顯示,豫金剛石2018年實現營收12.40億元,同比下滑19.09%;淨利潤9634.00萬元,同比大幅下滑58.28%。2019年公司經營情況持續惡化,全年營收不足10億元,淨利潤虧損近52億元。到今年,公司的業績情況仍未好轉。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僅3.06億元,同比下滑58.05%,淨利潤虧損達4.81億元。
(豫金剛石公告)
經營業績不佳,公司內部問題也一大堆。今年4月7日,豫金剛石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書;9月10日,公司實控人郭留希所持豫金剛石的股份全被司法凍結、郭留希一致行動人河南華晶所持公司股份98.67%被司法凍結。
(年內最大漲幅近400%)
有意思的是,雖然公司問題一大堆,但其股票卻成了“妖股”。wind數據顯示,豫金剛石今年的最高漲幅曾達到387%。而即使在收到問詢函後的幾個交易日中,公司股票有所下跌,從年內最低點到目前其漲幅也超過200%。
不過無論怎樣,發生問題的上市公司本身已自帶風險,再加上監管部門已對其實行了風險警示提示,對於這類股票,投資者還是謹慎為好。
【來源:海報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