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北京頭條記者6月2日瞭解到,北京破產法庭發佈公告稱,為了儘快推動北京匯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重整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護債權人、債務人和其他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擬在匯源食品預重整期間向社會公開招募投資人。
最新
匯源重整:投資人資產總額不低於10億元
根據公開招募投資人的要求,意向重整投資人應當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設立並有效存續的企業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具有較高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商業信譽;近三年沒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未被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不屬於失信聯合懲戒對象。
與此同時,意向重整投資人的實繳註冊資本應不低於2億元,且最近一年意向重整投資人經審計的資產總額應不低於10億元或淨資產不低於5億元。入選者應根據臨時管理人要求繳納投資意向金2億元,盡調保證金自動轉為投資意向金(不含利息)。
公開資料顯示,匯源食品成立於1994年12月12日,法定代表人朱燕彤,註冊資本3.2億元。股權穿透可以發現,匯源食品的股東為河北匯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持有匯源食品股權比例100%。
此次預重整的匯源食品,是匯源果汁旗下的核心資產,也是匯源果汁的運營方。截至目前,匯源食品在北京、上海、長沙等地擁有分公司5家、全資子公司9家、參股公司3家。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瞭解到,匯源食品擁有多條世界先進的果汁飲料罐裝及飲用水生產線,多年來,匯源果汁銷量及市場份額持續領跑中高濃度果汁市場。
回溯
匯源的敗落:轉折點是可口可樂收購事件
説起匯源的敗落,不得不説其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可口可樂世紀收購事件。畢竟在此之前的2007年,匯源果汁剛剛帶着國內果汁市場巨無霸的身份登陸港股,超24億港元的募資規模成為當年港股最大IPO,當年匯源果汁營業收入26億人民幣,賺了6.4億淨利潤。
2008年,可口可樂宣佈將以約179.2億港元巨資收購匯源果汁全部已發行股份。此事引發軒然大波,坊間幾乎一邊倒的認為匯源“外嫁”是民族品牌的損失。收購最終因《反壟斷法》被商務部否決。
而這一收購案的細節在2012年被披露,此時人們才瞭解當年匯源創始人朱新禮稱“匯源是心甘情願嫁給可口可樂的”是一句真心話。
為了準備可口可樂對匯源的收購,提高資產評估價值,讓匯源賣個好身價,朱新禮也想了不少辦法。比如大舉擴產,在可口可樂與宣佈收購匯源後,在等待商務部審批的半年時間中,朱新禮加速上游佈局。事實上,朱新禮曾親自表態稱,可口可樂計劃收購的上市公司僅是當時匯源集團約1/3的部分。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瞭解到,根據公開的報道,2008年下半年,匯源果汁在湖北鍾祥、安徽碭山和山東樂陵投資三個水果生產加工基地相繼建成,10月份,匯源果汁投資3億元的平邑項目落成,配合11月即將全面投產的廣東惠州果園基地,匯源近兩個月向果汁上游產業投入總計將達到20億元。
這也直接導致了可口可樂世紀收購案告吹後,朱新禮本來可以到手的74億港元告吹,匯源集團資金流緊張,為其後鉅額負債埋下隱患。
此外,由於收購後不再需要銷售團隊,對收購信心滿滿的朱新禮裁撤渠道,來減少成本,提高利潤率。根據當時披露的數字,為了準備與可口可樂“聯姻”,匯源完全裁撤了銷售團隊,全國21個銷售大區的21名省級經理已基本離職,員工人數從2007年底的9722人減少到2008年底的4935人,銷售人員則從3926人減少到僅剩1160人。收購案折戟後,匯源不得不重新組建銷售團隊。
最後,朱新禮還為上市公司裝入資產讓公司評估價值進一步提升。收購案被駁回,上市公司受裝入資產折舊影響,在2008年之後,匯源果汁毛利率最低曾經低至26%,這在平均50%到60%以上高毛利的食品飲料市場是一個低的驚人的數字。匯源隨後開始大幅剝離資產,才逐漸使得毛利水平得到一定幅度迴歸。
落幕
敗退資本市場:被港交所除牌
可口可樂收購案被駁回,對於朱新禮來説並不是一場“可有可無”的合作告吹這麼簡單,它帶來的是被嚴重傷害的銷售網絡,被資本開支不斷吞噬的利潤和透支的資金流。2009年,匯源業績首次出現虧損,淨利潤為-0.99億元。不斷失血產生導致不斷加重的資本缺口,匯源的分紅在2011年之後宣告終止,隨之而來的是不斷申請貸款和發行債券補充資本。
2016年時,匯源果汁的負債達到了100億元左右,而到了2017年時這個數字飆升至114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1.8%。
2018年,因被指超114億債務壓頂,且存在42.82億元違規關聯借貸,匯源果汁遭到港交所介入調查,公司股票也因此被勒令停牌。
在停牌近三年後,2020年2月14日,匯源果汁因未能履行復牌條件,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不過隨後,匯源果汁提交了對除牌決定進行覆核的要求。
2021年1月5日,上市覆核委員會通知維持除牌決定,昔日“國民果汁”匯源由此在資本市場徹底落幕。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鑫
編輯/樊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