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港股決策參考︱恆指很快將突破2萬點
【主編觀市】
港股走勢相當兇悍,恆指很快將突破2萬點大關。
本週全球市場將迎來“超級央行周”。美聯儲、英國央行、菲律賓央行、瑞士央行、挪威央行、歐洲央行將陸續公佈貨幣政策決議。北京時間12月14日凌晨3點,美聯儲將公佈利率決議、貨幣政策聲明以及經濟預期。而此之前週二美國還將公佈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這是今年美聯儲最後一次議息會議前公佈的最後一次通脹數據。從各種反饋看,市場普遍預計加息50個基點。而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或將維持硬派立場,因為這兩個地區仍然通脹高企。
最值得期待的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屆時將會總結分析2022年經濟工作開展情況,並研究部署2023年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經濟增速預計會提出目標,如果目標高意味着對明年經濟看好。上週主要發酵的是地產方向。
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峯會召開,中阿表示將在能源和糧食領域進一步加深合作。未來,中國與沙特將圍繞新能源、信息技術、電動汽車等科技產業展開全面合作。當前,可關注信息新基建在中沙合作背景下的出海機遇。
中醫藥管理局發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醫藥干預指引。相關中醫常備藥需求不斷提升。國家衞健委:加強醫療資源儲備,以地市為單位將方艙改造為亞定點醫院。隨着防疫政策轉向,醫療擠兑問題存在隱憂,全國已有大批醫院新建、擴建工程啓動,總投資早已超過千億元,醫院的建設帶來醫療設備的需求,預計未來3-5年國內醫療設備等需求將持續旺盛。
香港特首李家超:香港與內地過關貨運將可直接交貨。兩地物流類帶來機遇。
【本週金股】
遠大醫藥(00512)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常用藥參考表,其中對發熱、咽乾咽痛、咳嗽咳痰、乾咳無痰、流鼻涕、鼻塞、噁心/嘔吐等症狀列舉常用藥物。預計呼吸及耳鼻喉科相關的藥物需求將有明顯提升。
隨着進一步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有效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相關工作,聯控聯控機制綜合組制定相關症狀緩解治療的藥物。預計短期內對於相關參考常用藥的採購需求將有明顯提升,如發熱常用的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咳嗽咳痰的氨溴索、溴己新等。
遠大醫藥為呼吸及耳鼻喉領域的領軍藥企。2021年公司呼吸及耳鼻喉產品收入17.1億港幣,同比增長28.1%;2022H1收入10.5億港幣,同比增長10.7%,佔總營收近20%。公司於該領域在售產品近10 款,覆蓋鼻炎、咽炎、支氣管炎、肺炎等多個適應症,主要產品包括切諾、金嗓系列、抗病毒口服液、諾通等。
遠大醫院多款產品將直接受益於相應疫情防控需求的釋放:
1)諾通∶即為本次常用藥參考表中所列示的"賽洛唑啉滴鼻劑",公司是目前已獲得註冊批件的三家企業之一,但在京東、淘寶多個電商平台為主要銷售的品種,鼻噴劑型公司為獨家;
2)切諾∶桉檸檬腸溶膠囊,為粘液溶解性祛痰藥,為公司自主研發的全國獨家品種,有成人裝和兒童裝。目前有11項指南和12項專家共識推薦使用黏液溶解促排劑用於臨牀,臨牀地位突出,醫生及患者認可程度高,持續領跑口服止咳祛痰藥物市場;
3)抗病毒口服液∶用於風熱感冒,流感。是零售渠道抗病毒口服液市場份額首十大品牌中,唯一有不含糖品規在產在售的產品;
4)此外,公司還擁有金嗓開音丸、小兒咳喘顆粒等優勢品種。
【產業觀察】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疫病防治專家委員會發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醫藥干預指引》。在成人治療方案方面,指引提出,症見發熱、惡風寒、肌肉痠痛、咽乾咽痛、乏力、或鼻塞流涕、或咳嗽者,宜服用具有疏風解表功效的中成藥,如疏風解毒膠囊(顆粒)、荊防敗毒顆粒、清肺排毒顆粒、散寒化濕顆粒、感冒清熱膠囊(顆粒)、荊防顆粒、正柴胡飲顆粒、九味羌活丸(顆粒)、四季感冒片、感冒疏風膠囊(片、顆粒)等。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佈《關於印發依託縣域醫共體提升農村地區新冠肺炎醫療保障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地要按照鄉鎮衞生院服務人口的15-20%配齊配足中藥、解熱、止咳等對症治療藥物和抗原檢測試劑盒。
港股中醫藥相關個股白雲山(00874)、同仁堂國藥(03613)、同仁堂科技(01666)、中國中藥(00570)、華潤醫藥(03320)、固生堂(02273)、培力農本方(01498)等。
【數據看盤】
港交所公佈數據顯示,截至上週五,恆生期指(十二月)未平倉合約總數為114935張,未平倉淨數36231張。恆生期指結算日12月29號。
從恆生指數牛熊街貨分佈情況看,19901點位置,牛熊證密集區聚集中軸,恆生指數正反彈衝擊20000點。內地房地產政策也出現了重大的改變。針對民營地產商流動性嚴重短缺問題,政府允許國企、地方平台與地產商配對合作。同時銀行以建築貸為中心部分放寬了借貸標準。房地產十六條措施正在逐步落實中,市場也對此作出了正面的反應。市場憧憬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港股恆生指數本週持續看漲。
【主編感言】
疫情管控放開之後,對於用藥的需求飆升。筆者所在區域的實體藥店、網絡在線購藥的相關藥物被搶購一空,基本已經無藥可買,親朋好友中來不及備藥的往往靠相互支援和調劑。筆者觀察到,小區門口多輛汽車一停即走,車窗搖下伸出來的手中就是幾盒藥。人們屯藥的情緒真是讓人歎為觀止,連跟藥不沾邊的“黃桃罐頭”都已經一罐難求。這種暴漲的需求在眼下並不是虛假的需求,而是真實的由發熱、咽嗓疼痛等體感引發的真實需求與情緒需求。本期的個股和產業觀察分別是西藥和中藥,聚焦的就是用藥需求與供應鏈不足這個短期社會生活中最突出的矛盾。宜短線參與,注意中長期風險。
另外,原來預想中的疫情放開後餐飲和商業復甦,短期來看可能會不及預期。筆者在所在一線城市的若干商場進行了走訪,儘管不再查驗核酸情況,但商鋪開門情況不佳,仍有約三分之一店鋪閉店。最關鍵的是,客流明顯冷清。甚至有一家商業體一整層,除了筆者和售貨員,只有機器人在孤零零地巡遊。旅遊業短期也難以快速復甦,自身或親人出現症狀會阻擋人們出行的腳步。電影、酒店、旅遊、餐飲等的復甦,或許要等到疫情高峯過去之後,要警惕上週漲幅巨大的個股本週出現回調,適當降倉躲避一下。
另外,中阿中海關係有新的進展,是個重大主題,影響深遠,對明年佈局有參考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