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市場質疑 中公教育能否走出轉型陣痛期?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陳秋

一直以來,中公教育被視為教育界的“白馬股” “公務員培訓第一股”,市場前景廣闊。但在今年三季報披露後,中公教育卻因深圳證券交易所發來的一封關注函,引發了外界諸多關注。其中,業績指標、銷售回款首現負值等方面,出現“不利”信號。

對此,2021年12月28日,中公教育發佈公告解釋了上述疑問,同時,中公教育在近日也公開了其未來突破方向。

“雖然受疫情和宏觀環境下的考試周期變化等因素影響,2021年企業經營表現不及預期,但支持公司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的核心發展要素未發生改變,同時公司已在產品結構調整方面採取多種有力措施,並將依託自身品牌、教研、師資、渠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在職業教育尤其是現代技能型人才培訓領域持續發力。”

此前,中公教育便加速業務戰略轉型。據悉,其在內部整合各項目資源成立了職教事業部,聚焦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發展。截至目前,中公已與全國多所高校達成合作,共建了人工智能產業學院、數字經濟學院、融媒體產業學院、數字文創產業學院、智能製造產業學院等多個學院。在2021年半年報中,中公也提到將持續探索新的細分賽道,開創中高端職業教育全品類市場,進一步提升公司在同行業中的核心競爭力。

長期來看,“職業教育”賽道是中國產業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政策紅利不斷集聚和釋放。今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到,鼓勵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鼓勵各類企業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鼓勵行業龍頭企業主導建立全國性、行業性職教集團,推進實體化運作。有行業人士認為,中公教育有望運用自身多年來在研發、師資、技術、服務等方面累積的經驗,充分發揮其在教育、人才、產業及創新領域優勢,在職業教育賽道加速破局。

困境與競爭加劇,但前景仍然向好

中公教育於1999年創業進軍教育培訓領域,兩年後,進入公務員考試培訓領域,隨後在教師資格培訓、事業單位考試培訓、考研培訓等業務多點開花,成為了國內全品類職業教育培訓機構的佼佼者。2018年,中公教育借殼亞夏汽車,,自此登上A股市場。

從中公教育的營收結構來看,主要分為公務員序列、事業單位序列、教師序列、綜合序列及其他。其中,公考序列為中公最主要的營收來源,佔總營收比在50%左右。

關於公務員培訓領域,隨着媒體的廣泛報道與全社會廣泛的關注,公務員考試目前已是國內公眾影響力僅次於高考的社會性考試,且該考試輔導市場正式進入成熟期。

公務員考試競爭依然激烈,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數據顯示,2009-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均超過100萬人。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招錄反彈,達到2.41萬人,同比增長66%,報名審核通過143.7萬人,參考人數為97萬人,同比增長43%,招錄比率為40:1,較2019年下降23%。

在公務員考試培訓企業競爭格局中,中公教育更勝一籌。公務員考試培訓是相較學歷提升、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成熟些的細分賽道,滲透率、客單價、集中度相對較高,競爭格局相對確定。但中公教育最新財報的成績卻不濟,2021年第三季度,中公教育實現營業收入為14.45億元、同比減少68.79%,實現淨利潤為-7.93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為15.54億元。公司在三季報中稱,是因參培人數減少對業績帶來不利影響。

關於三季度業績大幅虧損問題,中公教育在公告中進一步解釋稱,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因為收款不及預期、退費率較高、成本費用增長幅度較大,致使公司出現經營虧損。

在中公教育看來,這既有大型考試備考時間縮短通過率下降,也有教師招錄公告人數減少招聘條件嚴格、雙減政策的出台造成業務和人才競爭壓力加大並導致各分公司運營的人力物力增加等客觀外部環境影響,也有公司對困難預計不足年度經營計劃調整不及時等主觀因素影響。

但從長遠來看,中公教育轉型的“職業教育”大環境正在向好。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勞動力人口為8.1億,新增具有一定學歷的勞動力人口1332.5萬,其中普通本專科學歷佔比約為57%,2019年中國職業教育市場規模為2688.5億元,同比增長13.3%,預計2020-2022年保持13%以上的增長。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着K12教育行業進入冷凍期,越來越多K12教育品牌入局,但職業教育賽道門檻較高,老玩家仍然佔據優勢。其中,不僅是品牌影響力需要時間積累,培養行業用户粘度、實現“復購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時,專職化師資資源也是教育企業共同的難題。

銷售回款首現負值,受考試周期變化影響

據悉,中公教育將培訓項目分成“普通班”與“協議班”兩類。而在以“協議班”為主的業務下,協議班的模式為雙方簽署協議,如果學員考試沒有通過,或公務員招考未被錄取,費用可以部分或全額退還。

據中公教育公告顯示, 2021年第三季度,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淨流出現金5.05億元,主要因為該季度公司收到培訓費52.24億元、支付協議班退費57.25億元,形成淨額負數5.01億元(其餘0.04差額為其他業務影響)。

收款不及預期方面,中公教育表示,受疫情影響,由於2021年省級公務員聯考時間提前,學員備考時間縮短,培訓意願降低,省考培訓招生規模和培訓人次出現下滑,導致公司整體收入水平被拉低。此外,三季度的教師序列招錄公告和報名人數大幅減少,同樣導致公司收款減少,整體收款不及預期。

從公司披露數據看到,2021年前三季度,中公教育高端面授班次(30天以上)開班數量佔比僅21.11%,遠低於2020年和2019年同期的33.21%和38.34%。長線班次的開班影響,也導致公司整體收入水平被拉低。此外,三季度的教師序列招錄公告和報名人數大幅減少,同樣導致公司收款減少。整體收款不及預期。

“以多省公務員考試為例,此前,中公業務部門也測算過,多省聯考提前導致公司收款金額減少25—35億元左右。按照2019年和2020年兩個完整年度平均退費率測算,減少的收款金額影響公司收入13.63至19.08億元。” 中公教育稱。

此外,退費率較高也是公司三季度業務虧損的直接原因。中公教育解釋稱,受疫情影響,2021年度多省公務員考試提前,其筆試面試成績公告早於過往年度,教師招聘公告高峯也已在上半年結束,三季度成為集中退費高峯期,同時疊加考試周期變化影響導致收款不及預期,從而形成高於其他季度和遠高於年度平均退費率的退費。同時,2021年度由於大型考試項目均在上半年或三季度早期全部結束,部分參培學員備考時間較短、協議班通過率有所下降導致協議班退費較多,因此退費率較高。

隨着國家陸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規範校外培訓市場雙減政策,以及地方相關主管部門在規範整頓校外培訓市場,目前,中公今年在優化產品結構方面也做了很多有力舉措,控制退費佔比。並在經營層面加大內部資源整合、降本增效,三季度已初見成效,多措並舉有望逐步改善公司運營情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09 字。

轉載請註明: 面對市場質疑 中公教育能否走出轉型陣痛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