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 推漲邏輯各有不同
來源:文華財經
近期以來,乙烯類產品表現異常活躍,無論是苯乙烯、聚乙烯還是聚氯乙烯均走出一波亮眼的行情。每每談及乙烯產品背後的推手,都無一例外指向“供應偏緊”這一條。短期供應端的緊俏成為業者大力炒漲的底氣所在,不過這三大品種雖同為貨源緊俏,背後推漲的邏輯卻也各有差異。
需求刺激型--苯乙烯
如果問10-11月化工板塊什麼品種最吸睛,多數業者答覆可能是苯乙烯。因其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期貨價格約從5600元上漲到最高8400元,漲幅逾45%!究竟是何原因,給足市場多頭不斷推漲的信心?據悉,在後疫情時期,居家隔離的生活提升了小型家電的需求和使用頻率,刺激國內家電行業回暖。而隨着天氣轉涼及電商節的來臨,家電需求快速放大,冰箱、彩電和空調的訂單出現堆積。此外,國外訂單的大幅增長再次燃爆苯乙烯下游市場,三大下游屢屢衝破天花板,終端積極補庫的熱情不斷向苯乙烯端傳導,苯乙烯港區庫存快速去化,精明的持貨商也開始玩起捂盤惜售的手段,最終賺得盆滿缽滿。
進口受阻型--聚乙烯
塑料,是近期走勢比較穩健的品種之一。由於我國塑料產業有較高的對外依存度,隨着國外疫情惡化,國內到港貨源大幅縮減,造成塑料市場供應緊張,港口加價提貨的情況。也許有人疑惑,不是説塑料已經全面邁入快速擴能期,那麼供應緊張的説法又從何而來?原來,作為最大進口來源國之一的伊朗貨源因國際社會制裁導致訂單推遲;另一主要來源國美國貨源因颶風衝擊持續收緊;其他進口貨源也因海外疫情二次爆發而延緩到港。此外,今年下半年暫未有新的高壓裝置投產,導致國內貨源流動性降低,塑料盤面拉漲也似乎合理。
不過,短期聚乙烯價格上漲也是受到苯乙烯提振,隨着苯乙烯價格回落,塑料價格有所承壓。此外,塑料需求有較強的季節性規律,當前地膜季節需求偏淡,企業少量庫存;生產北方地區環保趨嚴,棚膜開工小幅下滑,塑料下游牴觸高價貨源。而且因現貨漲幅較快,實盤多側重商談,市場維持剛需,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聚乙烯上漲的空間。
檢修降負型--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也就是PVC,曾經缺少人氣的市場,近期竟默默走出了三年新高!與苯乙烯和塑料不同的是,PVC的上漲多是因裝置的檢修降負。據悉,10月份開始PVC秋季檢修逐步拉開序幕,並多集中於中下旬。多數主流裝置檢修降負導致PVC供應量迅速縮減,價格也隨之應聲而起。此外,海外裝置檢修、臨停的增加也導致進口PVC貨源縮減,台灣台塑上調亞洲PVC的價格,也刺激國內電石價格走強。時至11月份,雖然工廠陸續復工,但因需要優先供給大客户,現貨市場流通資源依然有限。
綜合來看,三大品種都因貨源供應緊張而催生出一波不錯的行情,但導致貨源偏緊的原因卻是各不相同,後期在不同邏輯主導下也容易走出不同的行情。不過短期來看,儘管部分產品價格出現調整,但是市場對乙烯一脈產品貨源偏緊的炒作或仍若隱若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