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機制催生新成果!創新大獎花落西部油城

“2021 SCIP+ 綠色化學化工創新創業大賽”決賽日前落下帷幕,克拉瑪依市先能科創重油開發有限公司派出的隊伍,從國內外參賽的195支隊伍中脱穎而出,捧得桂冠。

作為市場化運作的國際性賽事,這項大賽以其創新性和高水準吸引了國內外眾多石油化工創新團隊。此次由來自新疆的名不見經傳的初創型企業奪冠,引發關注和熱議。創新大獎緣何花落油城?獎盃的背後有何奧秘?當地科技創新機制有何特色?近日,記者赴克拉瑪依一探究竟。

鋪就黑馬奔騰路 

本屆大賽主題為“碳中和”,評委來自埃克森美孚、沙索、阿科瑪、巴斯夫化工、上海石化、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接力基金等名知名化工企業、高校與科研院所。“這是一項革命性技術,為徹底解決劣質重油清潔高效利用這一世界性難題提供了完美的解決方案,應用前景廣闊。”對克拉瑪依市先能科創重油開發有限公司“乙烯裂解焦油懸浮牀加氫解構全轉化技術項目”,一評委這樣評價。

其實,先科重油成為黑馬並非偶然。近年來,克拉瑪依市不斷深入實施的現代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建設,鋪就了黑馬奔騰路,催生了這項對煉化產業有着深遠影響的重大技術成果。

66年前,地質科研工作者顛覆找油思路、改進勘探技術,發現了克拉瑪依油田。可以説,克拉瑪依這座城市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創新史。秉承創新基因,克拉瑪依市把創新作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持“一主多元”發展思路,實施驅動創新發展戰略。

在創新理念驅動下,從2015年開始,克拉瑪依市政府、白鹼灘區政府先後成立了先進能源技術創新有限公司、崑崙卓越科技創投基金、先進科技聯合研究院等一批創新實體,構建了一種新型的研究院/公司+基金+基地+全球技術協作網絡的“四位一體”創新模式。

他們以先科院為平台,依託能源化工中試基地、科技風投基金、全球技術協作網絡,聚焦制約克拉瑪依產業發展的關鍵難題,優選具有先進性、前瞻性的能源化工和裝備製造技術項目,聯合社會戰略投資人,為科研機構和合作企業服務,快速推動本地區能源化工領域技術研發和升級。

“這種四位一體的現代科技創新模式,從全國範圍看是先進的。”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長助理,2014年開始援疆工作的克拉瑪依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先科院院長閻立軍認為。

閻立軍介紹,克拉瑪依市先科院目前是全疆地州市中唯一的政府設立以創新為目的的事業單位。崑崙卓越創投基金是國內唯一一支聚焦能源化工領域中試技術進行風險投資的基金;另外,還有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籌)中試基地和克拉瑪依高新區循環經濟產業園兩個創業孵化基地,與國內及歐洲頂尖大學、科研機構、科技企業開展了廣泛合作。

打造鳳凰棲息地 

2016年,克拉瑪依市地方石化企業提出的乙烯生產過程中副產的乙烯裂解焦油環保處理難度大、經濟效益差等生產難題,市先科院積極與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對接交流,最終確定共同開發技術解決企業急需,這就是在2021 SCIP+ 國際創新大賽摘得桂冠的“乙烯裂解焦油懸浮牀加氫解構全轉化技術項目”。

“‘四位一體’的科技創新模式,擯棄了過去大量的繁瑣的申請、審核、論證過程,對科研工作者充分信任!工作過程目標聚焦、機制靈活、決策快,開發資金不但有保障,到位也快!給我們的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支撐,我們可以心無旁騖,放手大幹!”大連化物所化石能源與應用催化研究部部長、該技術項目研發負責人田志堅説。

此後,該項目又先後吸引了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和洛陽融惠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共同參與研發。央企通過科研經費投入分享收益,民營企業通過專有設備折價入股,地方國企以人工、能耗物耗等折價入股。創新的技術開發機制靈活多樣,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

經過5年攻關,2020年11月,在中國石油獨山子石化公司天利化工園區的千噸級懸浮牀加氫工業示範裝置上,研發人員成功完成了乙烯裂解焦油、進口含硫原油減渣、高鈣環烷基稠油減渣(90#瀝青)等多種重劣質渣油的懸浮牀加氫長週期考察驗證,三種渣油的轉化率均大於99%,實現了劣質重油“吃幹榨盡”變“廢”為寶。

該技術的成功研發,不僅為新疆石油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發展動力,還能有效提高全國重油資源利用率,提升我國煉油技術核心競爭力,尤其對我國煉化企業實現“零殘渣、零排放”的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為徹底解決劣質重油清潔高效利用這一世界性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

喜鵲登枝探新路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對克拉瑪依來説,乙烯裂解焦油懸浮牀加氫解構全轉化技術有着舉足輕重的意義。這項技術的突破,猶如“喜鵲登枝”,令油城人興奮。

克拉瑪依因油而生、依油而興,石油石化產業佔到了全市經濟總量的近70%。經濟發展過度依賴資源開發,讓克拉瑪依形成了單一化、重型化的產業結構“一柱擎天”的局面。尤其是克拉瑪依油田石油地質儲量中,重質油比重較高,僅在西北緣,重油儲量就高達12億噸。

然而,重油開採難,加工更難。目前,世界上通常採用延遲焦化技術對重劣質渣油進行煉化轉化,轉化率僅為70%,剩餘30%則轉化成焦碳。我國乙烯生產企業每年副產乙烯焦碳油約300萬噸,其中大部分被燒掉,既不環保,也造成浪費。因此,對重油的深度轉化及高效利用,不僅是一道國際煉油行業面臨的難題,也成為困擾克拉瑪依油田產業發展、城市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升級的瓶頸。

“堅持科技創新核心地位,是克拉瑪依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克拉瑪依市委書記趙文泉説,面臨碳達峯碳中和大背景下經濟結構轉型要求,克拉瑪依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創新來破解壁壘、打破瓶頸。

通過近5年的努力,克拉瑪依市逐步形成了“四位一體”的創新模式和人才鏈、創新鏈、資金鍊、產業鏈“四鏈融合”創新平台,策劃和孵化出了一系列支持該市未來若干年產業發展的重大規劃和早期項目。同時,在“雙碳”背景下,克拉瑪依還提出了自己的“氣候雄心”時間表,其中第一步就是實現化石能源高效利用,零殘渣的新煉化目標,而重質油懸浮牀加氫解構全轉化技術,便是完成這一時間表的關鍵項目。

“這項技術的成功突破,不僅使我們‘氣候雄心表’第一步邁向了關鍵節點,也是我市落實‘雙碳’任務的重要成果,是我們對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理念的一次生動實踐。”趙文泉説。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按照這樣的理念,克拉瑪依把創新作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努力將克拉瑪依打造成為北疆區域科技創新中心、西北地區科技創新高地、“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地區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城市。截至目前,該市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5.2%,城市發展的動力更強、成色更足,發展面貌煥然一新。(經濟日報記者 喬文匯 通訊員 劉紅豔 張洛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75 字。

轉載請註明: 新機制催生新成果!創新大獎花落西部油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