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東盟合作注入強勁動力
2021年9月10日至13日,第18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峯會將在中國廣西南寧舉辦。此次博覽會盛況空前,根據最新參展參會公告,本屆博覽會展出內容涉及商品貿易、投資合作專題、先進技術專題、服務貿易專題和國家/“魅力之城”五大主題,展覽面積共10.2萬平方米。第18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峯會國外展區總展覽面積約2萬平方米,國外參展企業合計397家,共使用展位905個,國外展區展位規模同比增長13.4%。
中國與東盟對話正邁向成熟,東博會緊緊相隨。2003年,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成為首個加入該條約的域外國家,正式開啓了中國與東盟的對話合作進程。中國與東盟一道打造了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框架(即“10+1”),開啓了中國-東盟之間高效的制度性合作。中國與東盟在合作過程中逐步形成“3+X合作框架”,加強政治安全、經貿、人文交流三大支柱建設,推動中國-東盟關係進一步提質升級。作為雙方開展積極對話的成果之一,2004年中國-東盟博覽會成功創辦,每年還會同期舉辦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峯會以及中國-東盟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層次的系列論壇,成為中國與東盟合作的重要窗口。目前,中國-東盟博覽會是中國-東盟攜手並進的碩果,也是中國-東盟合作的縮影,展現出雙方在政治安全、經貿及數字人文領域的合作與潛力。
中國與東盟政治安全合作出現新動向。2003年10月中國與東盟簽署《中國-東盟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伙伴關係聯合宣言》,雙方逐步建立起多種對話機制,成功打造了中國-東盟合作的“黃金十年”。在中國與東盟戰略伙伴關係的總體佈局下,中國東盟政治關係不斷加深,雙方政治安全合作更具獨特性。
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注入了新動力。近幾年,中國與東盟在經濟領域深入合作,成為彼此最大貿易伙伴。在2015年中國與東盟簽署的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議定書逐步生效的過程中,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去年發佈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19個項目加緊對接,由過去交通、能源合作為先導,邁向防災、環保、人工智能等新的合作增長點。如今東盟超過歐盟,躍升為中國最大貨物貿易伙伴。這是東盟繼2019年超過美國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後實現的又一突破,而中國則連續12年保持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
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雙方經濟合作動力十足,農業合作領域表現搶眼。農業屬於傳統行業,但在東盟國家經濟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有數據顯示,東盟出口到中國的多是農產品、礦產品,佔中國自東盟進口比重的50%~60%。農產品貿易是中國-東盟經濟合作的關鍵領域,中國-東盟農產品貿易成就喜人。2017年,中國與東盟農產品貿易額首次超過美國躍居第一位,雙方互為彼此農產品貿易最重要的合作伙伴。2012年東盟首超歐盟,成為中國農產品出口第一大地區市場。2001—2019年,中國農產品出口東盟地區的佔比由8.17%升至23.65%。2020年,在中國農產品出口前十位合作伙伴中,東盟國家佔據五席。應該説,本屆博覽會有意突出農業展廳及外國展廳規模極具用心。東盟國家可藉助博覽會,通過天貓等來自中國的電商平台助其銷售農產品。
數字技術支持中國與東盟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培育雙方文化交流“新業態”。近些年中國與東盟在數字經濟領域發展迅猛,機電產品已經佔雙方貿易一半以上,集成電路等進出口規模不斷擴大,電子製造產業聯繫也愈加緊密,疫情反而刺激了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快速發展,帶動新媒體文化合作。中國在數字領域尤其是通信技術及互聯網技術方面的優勢與東盟在媒體文化領域的強烈需求結合,出現了新的合作形態。眾多東南亞國家借中國的電子支付技術有意增加電子支付比例,減少現金交易。目前,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越南已落地多箇中國銀聯標準的電子錢包,覆蓋餐飲、交通、購物等支付場景。中國支付企業還積極參與當地支付基礎設施建設,為當地建立全國統一、國際兼容的支付系統提供技術標準參考。
中國利用數字技術優勢讓中國製作的綜藝《創造營2020》《奇葩説》,紀錄片《風味人間》等文化產品走出國門,受到東南亞國家的熱情追捧。2020年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年引發熱潮,中國與東南亞國家數字媒體合作新方式不斷湧現,客觀上也會加大東南亞國家對中國的瞭解,帶動旅遊和國際教育的文化熱潮。
在雙方政府的大力推動下,中國與東盟合作不但成績斐然,而且正在積極創造新動力,未來可期。中國與東盟共同鑄就了地區和平穩定的重要支柱,共同打造了發展繁榮的強大引擎,共同樹立了亞太區域合作最為成功的典範。
(作者:範斯聰,系武漢大學國家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協同創新中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