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印度訂單迴流的秘密
10月20日,浙江一家以生產桌布、抱枕為主的紡織企業負責人汪海英在些許不安中準備着已經安排到明年春天的生產計劃。這筆訂單是某國際快時尚品牌客户提供印度樣版、要求他們做升級的。10月中旬以來,與汪海英一樣接到“印度訂單”的三家公司,引發了關於印度大量製造業訂單迴流中國的討論。
“首都新德里開發區那邊大概有100個工廠沒有復工,主要是一些做服裝紡織品的加工,很多人轉行。”印度新德里時間比北京時間大約早2.5個小時。10月23日,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博士、印度新德里金磚智庫所長高興(BinodSinghAjat-satru)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製造業的復工程度整體對印度的國民經濟影響比中國要小。“印度不是一個製造業大國,我們的製造業佔比大約是20?服務業佔比超過五成。”
“受影響的大部分是非法僱傭的勞工,那些孩子他們回不去工作,因為他們不能提供足夠的證明,而且以往可以睡在馬路邊的帳篷,但現在政府要求企業提供住宿,很多從事低端產業的企業就沒有這個能力。”高興説。
國際貿易研究學者陳波最近特意從上海趕赴武漢,接受了一家加拿大媒體的採訪。選擇這個地點的想法很簡單,他站在武漢的畫面告訴世界,比任何語言都更具有説服力。半年前,這座深陷新冠疫情風暴最中心的城市已經恢復了日常。無論是武漢,還是中國,經濟都在全面復甦。
9月以來,中國的外貿訂單重新進入活躍期,訂單迴流的變化在廣州一家外資檢測機構的業務員林嘉慧的業績表裏也有跡可循。“今年的確是有迴流訂單的情況,一般是從越南、柬埔寨和印尼轉過來,但也是上規模的企業才能接到,或者原本有合作、關係好,像我手上有一個是國字頭的貿易公司接的,從印尼過來的,整體量不大。”
10月14日,商務部公佈我國2020年1-9月外貿運行情況,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額23.12萬億元人民幣,增長0.7?累計增速轉負為正,且進出口、出口規模均創歷史同期新高。
拿下訂單的秘密
4月初,五六天的時間裏,汪海英的公司同時接到10多個人的問詢。
“他們沒有説是哪家公司的,就是讓我們不停的打樣、發樣,打樣、發樣。説實話,稍微有一點覺得麻煩,這個單可能中途就斷了。”10月20日,該公司負責人汪海英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他沒有想到,六個月後,這筆生意讓他突然成為外貿圈的“頂流”。
相比起對方提供的印度樣板,汪海英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他們被要求的是做升級。“比如,面料裏面棉、麻、滌綸的那個配比,印度完成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他們覺得太久了,我們弄好就花了一週左右的時間。”
但訂單真正確定下來,是在前前後後折騰將近1個月後。“最後才告訴我們是ZARA的,第一批訂單8000張桌布。”隨後,開始有人來協助汪海英他們進行工廠方面的調整,包括管理制度、員工培訓以及工廠佈局等等。
“我們一直在談更多的訂單,但自己的產能跟不上,所以我們又找了2個代工廠,再招了近150個人。”7月,汪海英在公司接待了前來驗廠的人,並確定了新的訂單。“加了幾十萬張,基本上就能排到明年3月才能做完。”
“其實他們對工廠的要求不高。”汪海英稱,他覺得自己接到這個訂單可能是運氣好,業內最近很多討論,覺得是應急單,疫情之後會再次轉移。汪海英又覺得有點不服。“我想,按照他們現在的要求,就算要轉應該只是在國內。”
“我們能給他們做一個‘服務',只要這個在,我覺得他們想脱離也有難度。”汪海英稱,公司除了外貿訂單,有30?業務在國內市場消化,他們四五年前也開始做電商運營。他説,對於這些快時尚品牌,設計一個花紋、圖案,有沒有市場,很難評估。“他們就想先打幾個樣,讓我們放在自己的平台上,先做預售,看能不能賣。然後通過我們的測試數據,他們對比選擇,就知道哪個顏色要做多少,哪個尺寸要做多少。”
不過,現在對他而言,這筆訂單也帶來巨大的壓力。“我們只是小公司,也抱着學習的心態,這個曝光度對我們來説太大了。我現在每天要花三四個小時來回應這件事。”
印度迴流訂單的事因為迅速發酵變成外貿行業晦澀的話題。
“10多個人聯繫一家公司,正常,競爭很大。”廣東一家紡織企業駐孟加拉辦公室前外貿經理郭時豪稱,1月,他回到中國準備過年。“然後就回不去了,本來有個訂單剛準備下,疫情就來了,做不了。1-9月,我就在家沒有收入,公司把駐外基地直接撤了,我準備轉行做翻譯。”
高興(BinodSinghAjatsatru)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説,印度不是一個製造業大國,所以復工和沒有復工,對印度的經濟的影響可能比中國或者其他國家要小。他稱,自疫情發生以來,印度政府在農業方面一直沒有限制,所以表現是最好的,製造業大約復工八成。
“政府更傾向把支持政策給高附加值的企業,對低端產業而言兼顧較少,我們現在大量的做基礎建設,給印度人提供了很好的機會。”他續稱,印度最大的旅遊是宗教基地,但現在所有的印度廟還沒有開放,第三產業受影響是最大的,也是最深,而且沒有政府補貼。
“印度現在有強制要求戴口罩,不戴會罰款,但大約有一半人沒有帶。”高興説。
“昨天(10月19日)我送了一批人去工廠,核酸檢測一半有病毒。”10月20日,在印度新德里負責為多家中資企業做工程項目的文勇接受經濟觀察報採訪時表示。他稱,目前已經全部復工,還算正常,不少工廠在做擴廠的準備。面對並不怎麼喜歡戴口罩的當地同事,他已經坦然,只能自己做好防護。“基本不戴口罩,很多是無症狀,感覺也不用醫,很特殊。”
“從我們的調研來看,是有企業反映接到印度那邊轉移過來的,但目前行業還是比較謹慎的,企業自己也不太願意多説,一方面可能擔心搶單,另一方面可能也涉及商業秘密。”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產業部人士向記者表示,近期外貿訂單進入活躍期,國內的企業也都在給雙十一備貨,前期很多工廠都減了人,現在用工顯得比較緊張,基本都在加班。“國內一些工廠倒閉,這些訂單也在被分化。”
誰是對手?
與此同時,中國棉紡行業協會的10月16日調研報告顯示,開年以來,整個產業鏈的生產企業和中間商都在努力的消庫存,整個產業鏈缺貨。目前,企業表示很難判斷未來行情,可能需要觀望至10月底。“原料漲價很明顯,也不排除是有人在炒作這件事。”前述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產業部人士補充,企業在對待臨時轉移來的訂單要謹慎。“如果是匆忙轉來應急的,那意味着也很容易被抽走。”
截止10月22日,上市公司當中,新野紡織(002087.SZ)、蘇美達(600710.SH)、海欣股份(600851.SH)先後在互動平台表示,近期海外有一些紡織訂單確實有轉移到中國的情況,包括印度。
嘉麟傑(002486.SZ)回應表示,尚未最終簽訂印度訂單。“我們現在的心情,可能樂見這樣(訂單迴流)的消息,但印度其實不是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陳波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預計迴流單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到明年春天,隨着疫情的發展情況,恢復新的常態化。“還要看看越南、柬埔寨這些。”陳波的這句話也是東莞一家服裝外貿企業負責人陳茂雲和他的搭檔馬田所擔心的事。2019年,他們從迪拜一家服裝品牌的印度供應商處爭取到一份年度合作。“我們現在面臨匯率的問題。”10月22日,馬田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他坐在沙發上,在説這句話前,換了好幾個坐姿。馬田並不是很樂意談及這個問題,但在他反覆提到的言語中,和客户最新的談判裏沒有達成共識的就是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