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神”秦安股份的小動作大盤算
秦安股份通過選擇性披露期貨平倉盈利拉昇股價,進而其主要股東意圖進行清倉式減持,最後公司在監管下披露期貨投資虧損。一場遊走於上市公司信披規則邊緣的“市值管理”大戲,或許才是這段“神話”的真實一面。
本刊特約作者 陳欣 張元豪/文
10月23日,秦安股份(603758.SH)發佈三季報,實現淨利潤2.94億元,同比增長490%,傲人業績卻並非來自於主營業務。
如果説2020年期貨市場最閃耀的“明星”,當屬這家汽車零部件企業,5月至9月,上市公司陸續發出21份公告,公告中披露的期貨交易平倉全部處於盈利狀態,累計收益高達7.69億元。
期間,自2017年上市以來便單邊下跌、已經腰斬兩次的上市公司股價,從不足6元上漲至12元。已經年逾花甲、主導期貨跨界的公司實控人唐明遠,一度被業界戲稱為“期神”。
然而,劇情卻在國慶前突然反轉。
9月13日收盤,秦安股份宣佈將有序退出對大宗商品期貨操作並回歸主業,隨後,公司開始披露大額平倉虧損,在5月12日至9月28日陸續進行的最後5次平倉中,總共虧損超過5億元。
儘管根據披露數據,從盈利7億多元到虧損5億多元,秦安股份在長達半年時間裏,仍以2.67億元的總盈利從期貨市場全身而退,但這個過程背後,更有大股東們從A股二級市場絕地逃亡的動機。
通過選擇性披露期貨盈虧情況拉昇股價,進而意圖進行清倉式減持,最後在監管下披露虧損,一場遊走於上市公司信披規則邊緣的“市值管理”大戲,或許才是這段“神話”的真實一面。
低迷業績遇上股權解禁
5月18日,3年禁售期滿後,秦安股份大股東唐明遠持有的佔總股本65.63%的2.88億股上市公司股份解禁;而同屬於“湧金系”旗下基金的祥禾泓安、上海泓成和祥禾湧安,作為第二至第四大股東,上市之初合計持有的7.89%股份,則早在2018年5月便已解禁,雖然兩年來不斷髮布減持計劃,但由於股價一直處於下跌狀態,僅實現了少許減持。
隨着大股東的海量解禁和二股東的兩年套牢,上市公司在2020年迎來了最大的減持窗口期。然而,公司業績對於提升股價卻並無幫助。
作為一家經營氣缸和變速箱等汽車零部件的企業,憑藉向佔營業額70%的大客户長安福特的銷售,秦安股份在2017年上市首年實現12億元營收和接近2億元淨利潤,2018年開始,長安福特銷量大幅下滑,也讓秦安股份業績迅速變臉。
2018年和2019年,秦安股份營收規模只有2017年一半左右,扣非淨利潤更是分別虧損6911萬元和1.15億元,2019年年底,其將重慶九龍坡區的二郎廠區廠房按4.5億元的價格進行了售後回租,依靠此舉獲得的2.59億元非經常性盈利,最終實現扭虧,避免了因連續兩年虧損被ST的尷尬。
IPO後,秦安股份股價曾短暫達到27元,業績變臉後一路走低,2018年年底開始在6元左右徘徊,期間,“湧金系”僅在2019年3-6月以及2020年3月,股價反彈到7元多時,分別減持過0.31%和0.03%。
為了繼續保殼,2019年年底,秦安股份未雨綢繆,一次性計提了1045萬元機器設備減值損失和1665萬元存貨跌價損失,這兩項數字較2018年同比均大幅上升,似乎在為2020年改善業績進行鋪墊,此舉一度遭到上交所發問詢函。
然而在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秦安股份淨利潤虧損1880萬元,扣非後更是虧損2845萬元。在4月份成為“期神”前,公司股價不足6元,已經長期跌破10.8元的發行價。
如果期望賣個“好價錢”,只能另闢蹊徑。
“期神”故事始於2020年5月20日,彼時,秦安股份董事會授權拿出5億元資金用於原材料套期保值業務及期貨投資,主要交易生產經營所需的原材料鋁等品種。
根據財報,截至一季度末,秦安股份賬上現金為10.28億元,上市公司相當於拿出一半現金用於期貨交易。而在之後的7月13日和8月12日,董事會又分兩次共計追加了4億元投資額的授權。
期貨套期保值是經營機構利用期貨合約交易,對沖因價格上漲而造成的成本上漲,本無可厚非。的確,秦安股份日常經營生產中需要採購鋁錠,2019年所採購的鋁錠總量為7312.5噸,成本近1億元。
但是,根據其後續披露的交易情況,秦安股份先後開展了鋁、銅、鋅等多個品種的期貨交易。公司承認,其期貨投資金額遠超原材料所需金額和相應套期保值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實控人唐明遠和主要高管,並無期貨投資經驗,而二股東背後的“湧金系”,卻具有深厚的期貨行業背景。
無論如何,秦安股份股價波動開始與期貨交易戰績呈現正相關。
在其4月30日披露2019年年報和2020年一季報時,股價正處於低點,此公告之後的第一個交易日,也就是5月6日,公司股價收盤於5.70元。
5月21日收盤後,秦安股份宣佈董事會授權5億元額度進行期貨交易,當日的股票收盤價為5.80元。在之後的兩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報以相當積極的反應,5月26日股價最高達到6.56元。
此後,公司開始不斷披露期貨投資實現平倉盈利,股價也隨着一路飆漲。例如漲停的7月13日,就在收盤後,公司公告在過去一週平倉收益為1349萬元,並宣佈董事會追加將2億元收益用於期貨投資額度的授權,到7月22日公司再一次披露平倉盈利的當天,收盤價已達9.01元。
8月7日收盤後,公司公告8月6日的平倉收益為1.37億元,創下了投資期貨以來平倉收益的新高。8月10日開盤後,秦安股份的股價漲停於9.09元。
又如8月14日收盤後,公司公告8月13日至14日的期貨平倉收益額為5463萬元,週一(8月17日)開盤後股價迅速漲停。
當晚,秦安股份又公告預計2020年上半年實現2.45億元至2.55億元淨利潤,且能實現100萬元到150萬元的扣非淨利潤,業績出人意料地扭虧為盈,次日,公司股票再次上漲5.78%。8月22日晚,公司宣佈1.08億元的期貨平倉收益,股價24日再次漲停。
就這樣,秦安股份的股價一路衝高至9月2日的峯值12.40元,與5月初的5.70元相比,股價在4個月內實現翻番。
隨着秦安股份的期貨故事愈發精彩,市場對其質疑也愈烈,終於,9月13日,上交所就其期貨投資事項下發監管工作函,被監管關注後,上市公司開始調整原有期貨投資計劃,逐步平倉。
然而,公司起初並未像此前一樣積極披露期貨平倉損益,而是等到9月23日收盤後,才披露9月12日至22日的平倉結果。
這回,“期神”虧損了6953萬元,緊接着在9月24日,其再次披露前一日平倉,仍然是虧損7348萬元,同時還首次披露存在期貨未平倉頭寸浮虧2.58億元,並提示倉單面臨較大虧損風險。至9月28日在監管下發後的6次平倉中,秦安股份總共虧損5億多元。
自此,公司股價一瀉千里,接連3個交易日跌停。
在利用期貨交易盈利推波股價之餘,還有股票回購的“配菜”。6月,秦安股份通過董事會決議,將在9個月內以7元/股以下的價格回購1467萬股至2934萬股,回購股份佔比為3.34%-6.69%,經測算對應金額大約是1億-2億元,用於股權激勵。
進入三季度後,秦安股份將股份回購與期貨平倉收益的信息披露相結合。7月2日收盤後,公司披露期貨平倉收益為2073萬元,同時又公告當天在6.6-6.95元/股的範圍回購了97.27萬股,共花費664萬元。7月6日,公司又宣佈已經在7月3日向35名中層管理人員,核心技術和業務骨幹人員授予300萬份預留股票期權,行權價格為7元/股。
信號發出後,市場反應積極,但秦安股份的回購舉動卻戛然而止,直到被監管關注、虧損頭寸公開、股價大跌後才又再次出現。
進入9月下旬,秦安股份先是將股份回購計劃中的回購價上限,由此前的7元/股上調至10.8元/股;而到10月12日,公司公告表示,截至9月底,累計回購股份153.3萬股,價格區間為6.6元/股至8.3元/股,但總回購金額只有1122萬元,與之前計劃投入相去甚遠。
秦安股份的股價拉昇“計劃”已經浮出水面,不過,股東的減持行動仍在暗湧,根據Wind數據,在變動截止期為5月12日和8月10日的兩天,“湧金系”旗下3家持股秦安股份的公司,總共進行了6筆減持,涉及438.79萬股和3361.8萬元的參考市值。而根據8月11日公告,3家公司還計劃合計減持不超過2633萬股,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的6%,近乎意圖清倉。
遊走於規則的“市值管理”
如何看待秦安股份的“市值管理”行為,值得深思。
從期貨交易結算單來看,期貨交易的盈虧通常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頭寸的平倉盈虧,二是當日因價格波動而形成的持倉浮動盈虧。
對於在期貨市場的交易和盈虧,正常情況下,上市公司僅需在定期報告中披露期間的總盈虧和期末的持有金額等信息。現有監管規則,並未要求上市公司對其從事的期貨交易行為進行及時性披露,也未對期貨交易信息的具體內容進行明確規定。
也就是説,上市公司最多隻需選擇性披露平倉盈虧,而持倉浮動盈虧,只需要在定期報告的公允價值變動中間接反映,這為上市公司選擇性披露信息提供了空間。
根據歷次披露的信息,秦安股份連續21次期貨交易平倉均實現盈利,有可能不是公司自然交易的結果,而是為了向市場釋放利好而主動選擇的結果。換句話説,公司可以選擇將盈利的期貨倉位分批進行平倉,將盈利落袋為安,並向市場披露落定的盈利情況。而對於浮虧的頭寸,則不予平倉,由於公司選擇不披露持倉的浮動盈虧,可以延遲釋放虧損的信息,避免衝擊股價。
但同時,浮動虧損在季報中必然得到反映,加之監管開始關注,這或許解釋了秦安股份為何在9月份平倉全部剩餘合約,又為何會突然轉向大額虧損。
期貨交易制度與股市不同,如果上市公司對幾個波動率較大的期貨品種進行多空雙向開倉,總體上可以鎖定較小的交易風險敞口。
更重要的是,無論之後價格如何波動,其都可以依據需要,平倉盈利部分並進行公告,而對於虧損部分,則選擇繼續持倉且不披露。若上市公司如此,則會在市場上造成假象。
縱觀秦安股份關於期貨交易的信息披露歷程,存在兩個主要問題。
首先是內容上選擇性較強。公司自5月29日首次公告期貨交易信息時就一直僅披露平倉盈利,而未展示其浮動盈虧情況,直至浮動虧損已經高達2.58億元才在9月24日進行了披露。
其次是對信息披露時點的選擇性較強。公司既可以對前一交易日或前兩個交易日的平倉盈虧進行披露,也可以等上一週或數週後再公告期間交易的總體平倉盈虧。秦安股份盈利和虧損對應的準確日期,是否與其披露日期匹配,尚不得而知。
秦安股份自5月底至9月初連續21次公告期貨平倉獲利,被市場戲稱為“期神”,帶來公司股價暴漲,而事實是,秦安股份目前經披露的期貨交易最終盈利僅為2.67億元。
可見,秦安股份的信息披露,未能公允顯示出公司期貨交易的完整盈虧情況,容易給投資者帶來較大程度的誤導。所謂的“期神”,可能僅僅是人為書寫的神話。
秦安股份是否通過期貨平倉決策和選擇性信息披露,誤導投資者以影響股票價格,並使大股東從中獲利,期待監管層進行調查以釋市場疑慮。
(作者分別為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和MBA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