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車來回跑,貨車排長龍。2月25日,呈現在記者面前的,是山東貞元汽車車輪有限公司生產廠區內一片繁忙的景象。
今年的聊城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全力以赴抓好“新貞元高強度鋼車輪等重大項目建設”。這樣的一個表述背後,是像這家企業這樣,我市諸多企業立足科技創新引領行業發展的生動實踐。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必須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一核心,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領域,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這是我市兩年來大力推進“新時代興聊十大工程”中“科技創新工程”的初心和使命。
貞元車輪操作車間。趙宗鋒 攝
一個小車輪引領大變革
在這樣一家企業,每一個看似平常的車輪,可能背後就有幾項甚至十幾項專利。一種超輕量化旋風車輪,和“世界500強”企業韓國浦項集團合作研發,31.5公斤的重量,比傳統車輪輕15公斤左右,可使整車減重近200公斤。
“在行業內,有‘簧下一公斤,簧上十公斤’的説法,意思是説,輪轂每減重1公斤,能起到車重降低10公斤的效果,汽車運載能力將提升相應減重的15倍,可節省燃油8%左右,如同腳下的鐵鞋換成了布鞋,這對汽車行業來説無疑是質的飛躍。”在此前的一次採訪中,技術研發中心經理譚家堃這樣對記者説。
瞄準車輪輕量化市場,差異化發展,以自己科技創新能力成功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引領行業發展方向。這樣一條發展“路徑”,幾年來讓這家企業嚐到巨大“甜頭”:企業訂單量爆發式增長,由“製造”向“智造”的轉型升級步伐明顯加快,併入選了2020年度山東省瞪羚企業。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的‘新貞元高強度鋼車輪’項目,是我們公司與德國、韓國合作歷時三年研發的全球首創產品,該種鋼製車輪採用一體成型技術,將帶來鋼製車輪行業的顛覆性革命。”技術研發中心總工程師郭兆榮説。
一個小車輪,正在引領大變革。
昊鋭鑽具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智能自動機械手,是旋挖截齒行業的首創。趙宗鋒 攝
不打價格戰 向科技要效益
“我們不打價格戰,而是要向科技要效益。”66歲的技術研發中心總工程師郭兆榮説。
這個浸淫行業近半個世紀的工程師是南京人,1973年就進入南京鋼圈廠工作,在那裏一干就是28年,此後又有5年上海的工作經歷。在他看來,科技創新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實現的,需要深入瞭解行業發展走向,不斷接觸最前沿信息,並思考、嘗試與自己相關領域的對接和突破,要有在世界範圍獨樹一幟的“野心”。
郭兆榮帶領的技術研發團隊,有36人,均為大專以上學歷。1995年出生的魏志鵬,是其中的研發人員之一。他此前也有上海工作經歷,如今回到家鄉發展,更是豪情滿懷。
“傳統的製造業,更新換代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魏志鵬説,但在貞元車輪不是這樣。“我們這幾年一直在掌握着這樣一個節奏:生產一代、研發一代、設想一代,研發人員每天都在溝通、交流和攻關,發現問題後會接觸國內外行業高端專家來解決。”
一個細節是,魏志鵬説,此前在上海,工作節奏無疑是很快的,而回聊城以來發現,如今的工作節奏和上海差不多。
貞元車輪操作車間。趙宗鋒 攝
科技創新讓更多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貞元車輪的科技創新發展路徑,也是我市不少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縮影。
位於陽穀祥光開發區的昊鋭鑽具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智能自動機械手,是旋挖截齒行業的首創,以機械替代人工,減少用工30%以上;漢河(陽穀)電纜有限公司超高壓特種電纜建設項目,是目前國內首家打破500KV超高壓特種電纜國外壟斷的生產項目;波米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液晶取向劑和光敏性聚酰亞胺電子材料項目,打破了日本、美國技術壟斷,完全解決了芯片和液晶面板對項目產品的進口依賴……
在今年的聊城兩會上,市政協委員、山東貞元汽車車輪有限公司董事長鬍愛君提交了4個提案,都與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相關。
“今年的提案,我關注的問題是如何鼓勵支持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胡愛君説,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希望政府進一步通過相關激勵機制激發企業活力,讓更多的企業創新行為由被動變為主動,從而助力企業行穩致遠。
來自市科技局的信息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市不斷加大財政科技資金投入力度,五年來,586家創新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加計扣除額達24.83億元;研發投入補助314家企業,合計補助資金8816.9萬元;創新平台獎補97家企業,合計獎補資金2600萬元。未來五年,我市將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取得新進展,以創新驅動來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來源: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趙宗鋒 通訊員 宋康明
花了 · 秒來閲讀
點個【看】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