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5只恆生科技ETF同日首發戰況如何,華夏14億拔得頭籌,易方達緊隨其後,3只一日結募,營銷各出奇招,有廣告做到衞星上

由 務高林 發佈於 財經

財聯社(記者,沈述紅 韓理)訊,5月12日,5只華夏、易方達、博時、華泰柏瑞、華安等五家公司旗下的恆生科技ETF同日發行。

財聯社記者從渠道方面獲悉,今日處於發行期的6只恆生科技ETF合計認購規模在30億元左右。其中,華夏恆生科技ETF單日認購規模突破14億元,易方達恆生科技ETF認購規模超過11億元。

除了上述兩隻基金提前公告“僅售一天”,博時基金傍晚也發佈公告稱,旗下恆生科技ETF發行首日便結募,5月13日將不再接受投資者認購。記者瞭解到,該基金今日認購金額不足5億元。

華安恆生科技ETF、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恆生科技ETF發行情況則較為遜色,與華夏基易方達旗下相關產品拉開了較大差距。

5只產品首發未見“日光”

繼大成恆生科技ETF之後,今天有5只產品相繼發行。財聯社記者從渠道獲悉,今天這幾隻產品發行情況存在較大差距。

根據產品設置,華夏、易方達、大成旗下的恆生科技ETF均設置了80億元募集上限,其中華夏恆生科技ETF和易方達恆生科技ETF均只賣一天。市場人士告訴記者,即便在首發當日未達到募集上限,這兩隻產品也會結束募集。而據財聯社記者獲悉,華夏恆生科技ETF首日認購金額超14億元,易方達恆生科技ETF認購金額也超過11億元。

一位頭部基金公司市場人士表示,在現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能有這樣的募集成績已經算不錯了。在記者瞭解的發行情況中,這兩隻產品已經遙遙領先於其他幾隻產品。

而除了上述兩隻產品,博時恆生科技ETF也提前結束了募集。在5月12日早間的公告裏,該基金募集期為2021年5月12日起至2021年5月18日,但未設置募集上限。

據渠道人士透露,該產品首發規模不足5億。此外,嘉實恆生科技ETF將於5月14日發行,該基金也未設置募集上限。

總體來看,這幾隻產品發行不及預期,不過這或許與近日恆生科技指數的大跌有關。5月11日,恆生科技指數跌幅超過3%,一些熱門股的跌幅較大。

營銷各出奇招

有意思的是,儘管這批產品的整體發行情況一般,但是在產品的宣傳營銷上可謂是牟足了氣力,“爭奇鬥豔”,各出奇招。

大成基金作為最先開始認購的恆生科技ETF基金,打的旗號便是“恆生科技ETF首隻開售產品”、“一鍵買入中國科技巨頭,低成本分享新經濟紅利”、“港股指數新旗艦”等。

華安科技的重點宣傳“中概巨頭回歸,重塑科技帝國”、“佈局港股稀缺資產,聚焦優質投資機會”等;博時、華泰柏瑞的營銷點也多為“匯聚全球發展最快經濟體的最好科技股”。

頗具創新意識的易方達則把廣告打到了太空。在其以“科技讓我們奔向星辰大海”為主題的營銷裏,出現了這樣的宣傳語:“5月10日5點,緯度:22°26'00.00"N,經度:114°12'00.00"E,軌道高度:553.776km,香港上空,搭載易方達恆生科技30ETF的瓢蟲一號金色衞星與地球的自拍照。”

通過基金公司和券商渠道的大力營銷,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旗下恆生科技ETF“首戰告捷”,單日募集規模均突破10億元。在競品眾多以及基金髮行行情低迷的當下,這一“戰果”讓不少行業人士為之欽羨。然而,較年初的發行盛況看,此次恆生科技ETF發行渠道的資金認購還是略顯乏力。

一家大型券商客户經理告訴記者,今天其名下客户單筆最大認購金額僅有90萬元,“這與基金髮行火爆時的情形完全不能比。”她説。

另一家大型券商地方分公司的微信羣裏也充斥着“喜報”。但與往日單筆認購金額動輒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的“喜報”相比,如今的“喜報”裏,出現了不少40萬、50萬、60萬等級別的金額。

不過,華南一位大型公募ETF基金經理稱,對於ETF產品而言,首募規模大通常意味着更高的發行成本,後續運營比首募規模多少更為重要。“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後續把產品運營好了,規模自然會上來。”

“另一個不可避免的結果是,這一批恆生科技ETF產品裏,最終能得到投資者認可,且規模穩定增長的大概率不會超過三隻。這也意味着,有三四家公募的‘跟風’行動將無法為公司獲得可觀的回報,甚至可能出現虧損。”他表示。

回調近3成後的配置價值

我國近年科技發展突飛猛進,誕生了一大批科技巨頭。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很多科技龍頭未在A股上市,而是在香港上市,港股因此成了大中華科技龍頭的聚集地。從市值前十大公司看,A股僅有1家科技公司,而港股有5家。

恆生科技指數囊括了港交所上市的30家科技公司,涵蓋了四大科技熱門主題:綜合性互聯網巨頭、硬件科技龍頭、智慧醫療、雲服務,總市值超過15萬億元。作為“新經濟”的典型代表,恆生科技指數在港股市場日益舉足輕重,已成為繼恆生指數和恆生國企指數後的另一旗艦指數。而恆生科技ETF不同於傳統ETF,它主要通過投資於在港上市的標的ETF來實現對恆生科技指數的跟蹤,為滬市投資者開闢了一條低門檻、高效率的新型跨境投資通道,是境內投資者快速佈局港股科技巨頭的有力工具。

然而,今年以來,隨着疫情後周期性行業的崛起和美債收益率的上升,恆生科技指數也經歷的一定調整。尤其是春節後,該指數已下跌28.18%,未來配置價值幾何?

對此,華安基金稱其長期配置價值進一步提升。“未來,隨着中概股迴歸,更多的企業將會在港股上市,恆生科技指數將會補充更多的新鮮血液,可能會吸引更多的南下資金和海外配置資金。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旺盛的消費需求為恆生科技所代表的新經濟板塊提供了進一步發展的土壤,科技龍頭公司未來的發展空間廣闊。”該公司表示。

華夏基金也分析,恆生科技指數目前估值具備較好性價比,當前市盈率(TTM)為46.96倍,市淨率(LF)為5.85倍,與全球主要科技指數相比較為合理,具備較好的性價比。以PB和PS衡量,具備較好的投資價值。

“恆生科技指數前十大成分股精選港股科技領域領先企業。從過往業績來看,這些科技龍頭公司盈利能力突出,具備較高成長性。根據Wind一致預期,前十大成分股在未來2年以預期營收增長率測算的成長性仍然良好。”華夏基金指出。

“港股整體估值水平就低於A股,優秀的公司在A股和港股同時上市的話,A股很容易就被炒得很高,而港股市場則相對更加成熟,價格也會比A股便宜。”華泰柏瑞基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