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市場“預期價”迅速達成 電池級碳酸鋰均價漲至50.3萬元/噸

由 由振山 發佈於 財經

2月中旬本報報道指出,2月底、3月初期間,下游需求方將重新開啓集中大規模採購,在如今市場上散單(小批量、零散成交訂單)價格已經超過45萬元/噸的基礎上,業內各方所預期的50萬元價位似乎很容易達到。

彼時,生意社提供的市場報價顯示,華東貿易商電碳“散單”價格為46萬元/噸,而百川盈孚追蹤的電碳市場成交均價為43.54萬元/噸。

如今,上述預期價位迅速達成。

百川盈孚數據顯示,截至3月1日,國內工業級碳酸鋰(99.2%)的市場主流成交價格48-48.5萬元/噸之間,均價水平漲至48.05萬元/噸;電池級碳酸鋰(99.5%)市場主流報價區間在49.5-50.6萬元之間,均價漲至50.04萬元/噸。

3月2日漲幅雖然有所收窄,但是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已升至50.29萬元/噸。

50萬元意味着什麼?

大宗商品運行的核心是,只要供需關係不發生實質性改變,上漲或下跌趨勢就難以掉頭,鋰鹽上漲就是如此。

從百川盈孚反饋的情況來看,鹽湖端受天氣和限氣的影響,成本面提振產品價格。供應上,節後復工的廠家逐漸恢復滿產狀態,整體產量增量不明顯。

其追蹤的產量數據顯示,2月各周度產量多維持在3800噸至3900噸之間,結束了去年11月以來產量連續下滑的走勢,但是目前產量環比增幅較為有限,距季節性高點5000噸以上水平仍有不小距離。

需求端和成本端變化不大,前者消費韌性十足,後者鋰精礦價格繼續維持高位,而以此為原料的產能在國內佔比過半,對整體鋰鹽價格構成一定成本支撐。

於生產企業而言,50萬元的價格意味着前所未有的高利潤狀態。

若按照當前2700美元/噸的鋰精礦價格估算,硫酸法生產成本接近20萬元/噸,每噸毛利潤在30萬元左右。

鹽湖企業成本更低,普遍在5萬元左右。對此近期亦有投資者向鹽湖股份提問,“雙主業氯化鉀和碳酸鋰都上演着史詩級別的行情,氯化鉀價格比前年翻了一倍多……是否因為公司是一月報一次價格?碳酸鋰即將到50萬每噸,一萬噸利潤超45億,公司碳酸鋰當前在建以及達產共幾萬噸?”

只是,受到產品調價週期的影響,實際產品銷售價格存在一定滯後性,難以達到50萬元水平。

盛新鋰能,國內碳酸鋰主要生產商之一,該公司人士3月2日介紹稱,“訂單分長單、短單兩類,分別按季度、月度參考市場價格進行調整,其中長單為鎖量不鎖價。”

不過,目前國內鋰鹽市場主要以大額長單鎖定為主,進入流通環節基本沒有大額出貨,主要是小批量的貨源成交。

上述背景下,盛新鋰能人士指出,由於年初至今鋰鹽價格波動加大,公司價格調整節奏有所加快。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當前碳酸鋰成交均價達到了50萬元/噸,但是包括盛新鋰能在內的企業實際出售價格存在一定滯後性。

鹽湖股份通過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公司碳酸鋰產品的銷售價格,參照市場價格,綜合考慮各方因素確定。另據天齊鋰業機構調研回覆顯示,公司碳酸鋰產品的價格隨行就市,每個月定一次價,體現在財務報表上有一定的滯後性。

即便如此,今年一季度整個行業的盈利能力,預計環比仍將實現大幅增長。

供需關係中短期內難以逆轉

鋰鹽價格的過快上漲,調控方面的風險相應增加。

按照工信部最新的表態來看,一方面是從供需關係着手,比如“適度加快國內鋰、鎳等資源的開發進度”“健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支持高效拆解、再生利用等技術攻關,不斷提高回收比率和資源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則是加強市場監管,“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不正當競爭行為。”

實際上,鋰輝石與鐵礦石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原料供給端高度依賴外部進口,需求端又均為最主要的消費大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冶煉產能,而鐵礦石目前正處於調控週期當中。

不過,抑制價格過快上漲的關鍵,仍然需要供需關係的調整。

而就大宗商品歷史走勢來看,其價格見頂的標誌亦是如此,近兩年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生豬行業。

2019年10月,國內生豬價格到達歷史高位,此後多數時間維持30元/公斤以上高位波動,直至2021年上半年存欄數量得到明顯恢復後,2018年下半年開啓的上漲週期才正式結束。

反觀鋰鹽行業,年內上游鋰精礦供給增量有限,限制了鋰鹽整體產量的增加,中短期供需關係難以逆轉。

大宗商品另外一個見頂的標誌是,上游原材料價格過高,下游無力承擔、集體陷入虧損,致使價格傳導鏈條的斷裂。

而就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情況來看,目前仍處於原料漲價向下遊傳導的過程當中。

據公開報道,繼去年底動力電池環節漲價後,年初至今已有比亞迪、上汽五菱等車企宣佈價格上調,其中五菱NanoEV全系車型售價上漲3000元。

上述兩個品牌,剛好是國內10-20萬元、5萬元以下兩個價格區間的銷量主力,尤其是比亞迪秦、宋PLUS DM-i車型1月銷量繼續分別超過1.8萬輛和1.6萬輛,分列新能源汽車銷量榜第二、三位。

當然,車企價格的調整除了上游原材料的漲價壓力外,還包括了芯片和補貼退坡等因素。不過,至少説明上述價格傳導機制仍舊順暢。

只有終端新能源汽車消費出現下滑,需求萎縮時,價格傳導鏈條才會面臨斷裂的風險。

若從供需關係逆轉、產業傳導機制失效兩個角度來看,鋰鹽上漲行情仍未結束,雖然50萬元/噸價格已經遠遠超過上一輪週期的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