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賽男 上海報道
獲得科創板做市商資格的券商繼續擴容。
10月13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證監會批覆了6家券商的科創板做市商資格,分別是浙商證券、東吳證券、興業證券、國泰君安、中信證券和招商證券。加上此前獲批的8家券商(申萬宏源、華泰證券、銀河證券、中信建投、東方證券、財通證券、國信證券、國金證券),截至目前,共有14家券商獲得科創板做市商資格。
多家券商第一時間對獲批作出回應。
浙商證券董事長吳承根認為,科創板引入做市商的混合交易制度,是我國股票市場交易制度的一大創新。做市商的引入不僅能提高股票的流動性、降低股票價格的波動性,還為其他板塊引入做市商制度打下基礎。
興業證券金融衍生產品部總經理連敏偉表示,從海外市場發展的經驗來看,紐交所、納斯達克、倫敦交易所和日本JASDAQ等主流的海外股票市場大多采用基本以做市商制和競價交易制相結合的混合交易制度,綜合做市業務在國際證券公司的收入佔比高,國內證券公司的在做市業務中大有作為,有利於提升其整體的金融服務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更好地服務國家整體戰略和科技創新。
招商證券衍生投資部董事總經理唐勝橋也認為,除了增強市場穩定性和提高市場流動性外,科創板股票做市對上市公司和券商均具有重大意義。“科創板引入做市商機制是我國註冊制改革穩步推進的必要環節之一,可以達成投資者,上市公司和券商的‘三贏’,對推動國內資本市場的改革戰略意義重大。”
實際上,做市制度已在新三板運行已久。東吳證券是新三板首批做市券商,在股票做市方面積累了實踐經驗。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從業務發展的角度,開展做市交易業務能夠提升自身行業影響力,促進公司協同效應,增強業績穩定性和韌性。
浙商證券之前已開展了新三板做市業務和銀行間債券做市業務,公司表示,已為上市證券做市業務做了較為充分的前期準備。
相關數據顯示,從國內市場的發展階段來看,新三板的做市商制度提供了有益的經驗探索。2012、2013年新三板流動性偏低,全年成交金額均未超20億元,換手率在5%左右,引入做市商制度後,新三板成交量和成交額迅速抬升,總交易金額超千億元,其中做市商佔比50%以上;換手率提高至20%以上。
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首批獲得資格的券商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申請換髮業務許可證等相關準備工作。浙商證券也表示,下一步將在制度、人員、資金、設備、技術和場地等方面進行全面資源調動,認真做好科創板做市業務上線準備,助力科創板混合做市平穩開展。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