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德國經濟學家:中國“十四五”將追求更加穩定可持續發展 中德、中歐合作前景廣闊
中新社柏林3月10日電 (記者 彭大偉)針對已提交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的中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德國經濟學家霍斯特·勒歇爾教授(Prof. Dr. Horst Loechel)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綱要草案顯示出中國追求實現更加穩定、可持續的發展。
霍斯特·勒歇爾是法蘭克福金融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MBA項目負責人,同時擔任該校中德金融經濟中心主任。霍斯特·勒歇爾多年來對中國經濟政策有着深入研究,並曾在中國長期任教,密切關注中國改革發展動態。
與過去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相比,此次公佈的綱要草案有哪些亮點?霍斯特·勒歇爾注意到,綱要草案至少有兩個方面尤為引人矚目:首先是未設定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具體目標,而是將指標值設定為年均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各年度視情提出”。
對此,霍斯特·勒歇爾分析,中國經濟在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後,已經到了不再僅僅看重GDP增長數字的時候,通過上述調整,可以避免過度依賴負債驅動的投資擴張給經濟帶來的不穩定性。
“我認為中國現在追求的更多是一種穩定的、可持續的發展,而不是單純地追逐增長。”他十分贊同綱要草案所透露出的政策取向,並指出,綱要草案亦圍繞科研、環保、就業等領域提出了重要目標,“這無疑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其次是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霍斯特·勒歇爾分析,“雙循環”首先意味着強化中國國內市場的消費能力,進一步提升消費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佔比,“這不僅能提升民眾的生活水準,還能夠幫助中國在先進技術領域更好地實現自主創新。”
“如果沒有掌握自主高科技產業,成為高收入國家也就無從談起。因此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一個非常好的構想。”總體而言,霍斯特·勒歇爾認為,綱要草案在上述兩方面的提法均是“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
針對外界對中國新發展格局與所謂“脱鈎”之間的聯想,霍斯特·勒歇爾強調,“雙循環”絕不意味着中國將同世界經濟體系“告別”,“中國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仍將一如既往地與世界經濟緊密相連。”
霍斯特·勒歇爾眼中的綱要草案另一亮點則是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確立了十分具有雄心的中長期目標:“我不僅對中國實現氣候行動目標的前景感到樂觀,也相信中國能夠在節能減排的同時順利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他預計,隨着中國更加強調綠色低碳發展,中國同德國和歐盟未來在相關領域的合作可以得到不斷深化。
在採訪中,霍斯特·勒歇爾尤為讚賞中國在抗擊新冠疫情期間所採取的策略。他表示,中國官方在疫情之初即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包括大規模的封鎖措施,成功控制住了疫情,目前已幾乎不再有本土新增病例。“我認為中國的防疫策略比西方許多國家所採取的策略明顯更為成功。”
他認為,正是由於中國成功應對疫情並率先走出疫情影響、實現經濟強勁復甦,進而提振了德國和世界經濟。“中國在世界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超過30%,因此中國增長越強勁,包括德國在內的世界經濟也就能實現更多增長。”
而針對中國國務院總理今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的目標,霍斯特·勒歇爾分析,這主要是去年由於受新冠疫情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速低於往年水平,而今年預計將出現強勁的反彈,“在此背景下,中國官方設定的這一目標既是現實的,也是審慎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