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貨銀對付改革啓動 提高市場資金使用效率

由 弓四清 發佈於 財經

證監會近日啓動貨銀對付改革。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專家16日表示,貨銀對付改革及其配套措施進一步完善了資本市場基礎結算制度,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的風險防控能力將進一步提升。這為減少市場資金佔用、增強市場活力打開空間,有助於提高市場資金使用效率,提升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水平。

提升資本市場風險防控能力

業內人士介紹,貨銀對付(簡稱“DVP”)制度是將證券交收和資金交收關聯起來的機制,可通俗理解為“一手交錢,一手交券”,其核心是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與結算參與人在交收過程中,證券和資金交收互為條件。目前,該制度已成為國際成熟市場通行的基礎結算制度。多年來,我國資本市場實行“T日證券過户、T+1日資金交收”的結算模式,T日日終證券無條件過户,證券過户和資金交收不掛鈎。

中國證券報記者瞭解到,對廣大個人投資者參與的經紀和融資融券業務,我國資本市場通過第三方存管、全額保證金、交易前驗資驗券等制度已達到貨銀對付的效果。對僅機構投資者參與的自營和託管業務未納入第三方存管,其結算制度有待完善。

此次改革通過設置“可售交收鎖定”標識的方式,建立證券交收與資金交收之間的關聯,形成覆蓋全部業務的違約處置安排:結算參與人T日日終資金不足額的,證券不再無條件過户,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在證券過户同時,將相應證券打上“可售交收鎖定”標識,表示相關證券仍處於交收過程中。T+1日組織多批次交收,結算參與人資金足額的,解除證券標識完成交收;資金不足的,進行後續違約處置。

業內人士評價,上述制度的建立,進一步完善了資本市場基礎結算制度,提升了我國資本市場的風險防控能力。

為增強市場活力打開空間

隨着貨銀對付改革的實施,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的風險防控能力將進一步提升,為減少市場資金佔用、增強市場活力打開空間。作為貨銀對付改革的配套措施,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將同步降低結算備付金,並根據各結算參與人的資金具體收付時點,差異化設定最低結算備付金收取比例,實現股票類業務最低備付比例由18%降至平均15%左右。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指出,上述改革配套措施將有助於鼓勵結算參與人及客户儘早完成資金交收,緩解市場流動性壓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證券公司及基金管理人等市場參與主體的資金使用效率,這將對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形成助力。

中國證券報記者瞭解到,目前,我國資本市場的個人投資者主要參與證券公司經紀業務及融資融券業務,這兩類業務通過第三方存管、全額保證金、交易前驗資驗券等制度已達到貨銀對付的效果,因此本次改革不對經紀業務和融資融券業務設置標識,包括1.9億個人投資者在內的經紀業務客户交易將完全不受影響。

此外,對於機構自營和託管業務中的機構投資者而言,本次改革保持了T日買入證券T日享有權益、T+1日可賣出、T+1日資金交收等現有交易結算制度基本不變。如果因結算參與人T日日終資金不足,相應證券被打上“可售交收鎖定”標識的,T+1日日間可以在證券交易所正常賣出,不影響交易。只要結算參與人在T+1日及時完成資金交收,其全部業務將不受影響。

提升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水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在2017年金融部門評估規劃(FSAP)評估中建議“中國結算應當採用完全的DVP模式”。隨着我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境外投資者進入我國市場,境外投資者和國際指數公司亦呼籲我國資本市場建立國際成熟市場通用的貨銀對付制度。

“本次改革在堅持我國現有證券交易結算習慣,借鑑國際成熟經驗的基礎上,建立了契合我國資本市場實際的貨銀對付制度,落實了FSAP評估報告的建議,將增強我國資本市場對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有助於提升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水平。”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説。

證監會表示,此次改革有利於從制度上增強結算體系安全性,進一步吸引境外資金進入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