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發改委重磅發聲
大小指數全天分化,滬指盤中一度重回3600點,創業板指表現疲軟,板塊分化明顯。兩市合計成交9668億元。
板塊方面,受消利好息影響,可降解塑料概念爆發,個股掀漲停潮,此外碳中和持續受資金追捧,但昨日表現強勢的券商、醫美出現調整,板塊整體板塊持續較差。
收盤,滬指漲0.34%,報收3593點;深成指跌0.36%,報收14793點;創業板指跌0.95%,報收3196點。滬股通淨流入69億,深股通淨流入21億。
萬億板塊迎重磅利好
要説哪個市場擁有長期且確定的機會,環保可以確定是其中之一。隨着温室效應和空氣污染等問題的日益加劇,環境保護刻不容緩,而治理環境問題道阻且長。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相關人士近日在河南濮陽南樂生物降解新材料產業發展大會上透露,發展改革委正在研究制定《“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的行動方案》。
方案提出:積極穩妥推廣使用替代產品,包括可降解塑料不同技術工藝路線的安全性和可控性;要加強塑料垃圾的規範回收和再生利用,加大塑料垃圾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力度,推動廢塑料分級再生利用。
與此同時,民航局發文,自2022年起,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餐具、包裝袋等在年旅客吞吐量200萬(含)人次以上機場和國內客運航班內禁止提供,2023年起實施範圍將進一步擴展至全國機場和國際客運航班。
據統計,塑料製品如購物袋、農膜、吸管和外賣包裝袋,我國一年消費超過900萬噸。塑料製品降解週期一般為幾十年甚至上百年,若不加節制的使用下去,將會對環境形成惡劣的影響。
隨着國家塑料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我國可降解材料產業迎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假設2025年可降解塑料替代率30%,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將達到332萬噸,在可降解塑料均價2萬元/噸的情況下,市場空間將在2025年達到660多億元人民幣。
世界各國相繼推出政策推動塑料污染治理,我國禁塑限塑重拳出擊下可降解塑料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未來,隨着政策力度加大以及可降解塑料應用的不斷擴大,這一市場需求將得以更大程度上的釋放。
目前主流可降解塑料主要原材料為PLA和PBAT.PLA技術壁壘高,擁有核心技術的公司將充分受益於需求增長帶來的紅利,PBAT現有產能不多,但未來預計新增年產能超過700萬噸,紅海掘金,產業配套及成本為企業核心競爭力。
就短期內而言,在可降解塑料需求快速提升的情況下,供不應求的市場局面將保持,擁有可降解塑料原材料產能的生產企業仍將受益。
核心資產受資金青睞
今日,“藥茅”雲南白藥異動,主力淨流入超5億元,盤中觸及漲停。作為中藥板塊的龍頭,再獲主力資金青睞。
觀察現在A股的走勢發現,以前那種齊漲齊跌的“盛況”確實已經一去不返了。以昨日為例,截至收盤,市值在1000億元及其以上和100億元及其以下的上市公司分別有145家和2983家,其中出現股價上漲的分別有137家和1759家,分別佔比94.48%和58.97%,相差接近一倍。
也就是説,市場資金正在流向大市值的核心資產。優質資產將成為投資者“被動投資”的首選。近期“牛市旗手”券商板塊的連續領漲,正是對該邏輯的驗證和落地。
類似邏輯不僅在券商股上得以體現,以“茅指數”為代表的核心資產也將持續享受市場“被動投資”所帶來的估值溢價。
如目前“茅指數”收錄的41只成分股,其近十年(2011年至今)漲幅超過1000%的有19只,漲幅在100%~1000%區間的有20只。並且可以發現,即使核心資產股價總是“起起伏伏”,但終會給投資人帶來不俗的收益。
風險角度,其他企業更高,核心資產風險是更小的。所以最近的下跌就是漲多了就要跌,它們的跌幅遠小於那些前期沒漲的。可以判斷,下跌的時間不會長,這些龍頭公司沒有泡沫,還會創新高。
未來,核心資產將會是市場的主流方向,除非這些龍頭公司自身的資產質量和生產經營出現問題。資金和機構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相較於一些長期盈利不能保證的公司,核心資產是必然的選擇。
最後,説下A股
A股市場在經歷一季度的調整之後,近兩個月基本震盪上行的走勢,市場的中期上漲格局並沒有改變。且短期兩市呈現權重護盤題材唱戲的局面,整體市場做多情緒較高。
目前看股指雖有向上突破的跡象,但最終或難以擺脱上下震盪這一主基調。今年A股難有指數級別的機會,更多的是結構性,局部行情為主。
建議投資者把握好低吸高拋的節奏,關注板塊輪動帶來的結構性機會。配置上,重點關注優質核心資產,看好券商、新能源車、建材、新興消費、醫藥等方向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