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建工修復今日上市:業務佈局環境修復全產業鏈條

由 仝海燕 發佈於 財經

3月29日,北京建工環境修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工修復”)於深交所創業板正式上市。據其招股書顯示,建工修復擬募資5.86億元用於修復中心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市場營銷網絡強化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方面。

主營業務收入逐年增長

建工修復是國內領先的環境修復綜合服務商,始終以成為“人類宜居環境創造者”為願景,致力於為客户提供全產業鏈環境修復解決方案。

憑藉公司自身深耕環境修復領域並具有行業技術積累的高素質專業化團隊、強大的研發創新能力和豐富的項目運營管理經驗,建工修復形成了以土壤及地下水修復為核心、水環境和礦山等生態修復並舉的戰略佈局,業務範圍涵蓋環境修復相關的諮詢、設計、治理、運營、管理等全產業鏈條。

據其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環境修復整體解決方案作為公司提供的主要服務,其業務收入分別為7.73億元、9.88億元和10.99億元,該部分業務營收實現連年增長。

參編多項行業標準  引領行業發展

建工修復作為國內最早專業從事環境修復服務的公司之一,經過十餘年發展,已成為一傢俱有較強技術水平、研發實力和項目實施及管理能力的企業,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根據《中國工業污染場地修復回顧與展望》(2007-2017),收集的 2012-2017 年國內實施的 286 例工業污染場地修復項目中,公司獲得66例項目,合同金額 37.5 億元,項目數量和合同金額均排名第一。

憑藉較強的技術實力和項目管理能力,建工修復獲得諸如“環境企業競爭力大獎”、“2015年度環境修復綜合實力標杆企業”、“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化示範項目證書”等近 30 項重要榮譽,奠定了公司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作為環境修復行業領先企業,公司積極參與國家和行業標準的起草與編制工作,公司參編的《污染地塊地下水修復和風險管控技術導則》(HJ 25.6-2019)、《污染場地勘察規範》(DB11/T 1311-2015)、《污染場地勘探技術指導書》(TCAEPI 14-2018)和《污染地塊綠色可持續修復通則》(T/CAEPI26-2020) 等國家和地方標準已正式發佈。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建工修復共參編標準、指南、工法等 13 項,其中已發佈地方標準 1 項、團體標準 2 項、行業標準 1 項、北京市工法2 項,在編團體標準 5 項、行業標準 2 項。其中參編的《污染地塊地下水修復和風險管控技術導則》(HJ 25.6-2019)在修復行業內屬於基礎性技術導則,對污染場地修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擁有眾多技術專利 研發團隊實力雄厚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建工修復高度重視創新技術研發、應用及推廣,以國家工程實驗室為依託,着力打造“產-學-研-用”科技創新平台,構建綜合全面的技術體系,通過自主研發、合作研發等方式形成了大量國內領先的創新成果,引領、推動行業技術發展。

據其招股書數據顯示,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建工修復及其子公司獲得境內外 108 項專利授權,其中 37 項發明專利(含國際發明專利 3 項)。公司多項技術獲得科學技術部、生態環境部、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等機構的高度認可,其中入選原環境保護部環境技術名錄、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國家重點環境保護示範工程、北京市新技術新產品(服務)、石油和化工行業環境保護與清潔生產重點支撐技術(設備)共 33 項。已完成和正在服務的環境修復項目 300 餘例,包括焦化類、石化類、農藥類、染料類、冶煉類等多種污染場地典型修復項目及運營服務,以及多個環境修復方向具有較高技術難度和代表性的標誌性項目。通過承擔上述重大工程項目推動技術成果轉化落地,相關技術成果共獲得 5 項省部級、3 項行業協會、1 項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和 1 項地市級科學技術獎項。

不僅如此,建工修復還擁有一支專業結構多元、技術創新能力突出、人才梯隊合理的研發隊伍。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公司研發人員達 57人,佔全體員工的 12.84%。從學歷上看,公司研發人員均為本科以上學歷,其中本科學歷 3 人、碩士學歷 48 人、博士及以上學歷 6 人,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佔比 94.74%。從職稱上看,中高級及以上職稱人員 37 人,佔比為 65%。公司研發團隊成員先後獲得“傑出工程師青年獎”、“全國青年崗位能手”、“首都市民學習之星”、“2020-2022 年度青年人才託舉工程”等多項榮譽和資質。

面對未來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建工修復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深耕客户、拓展市場,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及品牌知名度,保持在土壤及地下水修復領域的領先地位,打造國內持續領先的修復技術創新平台,持續提升企業品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