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好有效投資在“穩中求進”中的關鍵作用
世紀疫情起伏反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逆風之下,2021年中國經濟依然交出穩中有進的亮麗答卷。近日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我國2021年主要預期目標全面實現,經濟增長國際領先,彰顯出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其中,全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544547億元,比上年增長4.9%。
與全年經濟整體走勢保持一致,2021年投資也“同頻共振”於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其中,“穩”體現在有效投資的規模和增速上,無論三次產業還是製造業、房地產、基礎設施三大領域,都處於穩定恢復中。“進”體現在有效投資的結構優化上,高技術產業投資帶動作用明顯,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比上年增長14.2%,顯示出創新動能有效增強。
當前,我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但我國經濟持續恢復發展的態勢沒有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條件也沒有變。今年經濟發展仍有望實現穩中求進。以投資為例,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比較突出,城鄉區域發展差距仍然較大,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有許多薄弱環節,因此擴大有效投資還有較大的潛力和空間。今年宏觀經濟的主基調是“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就要用足用好擴大有效投資這個“關鍵一招”。
擴大有效投資,要着力穩增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當前,要把穩增長放在突出位置,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快啓動“十四五”規劃確定的重點項目,加力推動“兩新一重”項目有序建設,加強對民生、公共服務等補短板領域的投入,用好專項債等資金,以合理的投資增長為穩定經濟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擴大有效投資,要着力優結構,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加大創新投資力度,擴大高技術產業投資,不僅可以使“穩”的基礎更牢固,而且可以使“進”的動力更充足。當前,特別是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圍繞有效需求進行有效投資,不搞重複建設,不新增過剩產能。
擴大有效投資,要着力強保障,實現要素跟着項目走。投資環境也是營商環境。對於相關部門來説,要以“放管服”改革為抓手,加大服務企業力度,提高投資建設便利度,特別是要加強資金、用地、用工等要素保障,着力解決投資痛點堵點,這也是擴大有效投資的必要條件。
投資一頭連着需求,一頭連着供給,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供給。穩定經濟運行,激發內生動力,促進轉型升級,催生更多新的消費增長點,擴大有效投資大有可為,必有可為。(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毛同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