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曾經大火的維他奶,正在為自己曾經的言行和策略付出慘痛的代價。
日前,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發佈了盈利警告公告。這是繼2021年“員工不當言論”事件衝擊後,維他奶國際即將迎來近20年來的首次虧損。
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2021/2022財年,公司在公告中披露,預計錄得淨虧損1.51-1.7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30億—1.4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5.48億元的淨利潤,由盈轉虧。
這份成績單是這家公司自1994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虧損,在過去的10個財年裏,公司歸母淨利潤一直在2億元—6億元浮動。
至於虧損的三大主要原因,維他奶在公告中是這麼解釋的:內地銷售在夏天旺季月份錄得顯著下跌、報告期內的新冠病毒政府補貼由上一財年的2.25億港元大幅減少91%至1980萬港元、深圳產房搬遷至東莞導致大額非經常性開支與資產減值。
細看第一個原因,外界將業績下滑歸咎於去年7月初公司員工的不當言論,導致產品被內地市場大範圍下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產品銷售。
不過維他奶在本次公告中也總結表示,儘管在中國內地的銷售第二季度下跌明顯,但下半年度大幅回升,跌幅大幅收窄,預計2022財年及2023財年銷售及盈利將持續回升,恢復同比盈利增長。
回看2003年,內地市場對維他奶的貢獻收入佔比6%,得益於幾乎沒有競爭的窗口期,到2013年,維他奶在一片藍海中將內地市場份額提升到29%。2016/2017財年—2020/2021財年,內地市場收入從26.7億港元增至50.1億港元,對總營收的貢獻從49.3%增至66.6%,公司在內地即飲豆奶市場的份額達到了42%,是名副其實的即飲豆奶大王。
2015年之後的三年內,競爭對手殺進豆奶產品賽道,藍海瞬間變紅海,維他奶國際2017/2018財年—2020/2021財年的內地市場收入增速從39%降至10.68%,同期淨利率從12.08%降至7.8%。
維他奶創始人羅氏家族經商崇尚穩健,風格近乎保守,這種行事風格投射到產品銷售佈局上就是不均勻,維他奶的生產基地佈局在深圳、上海、武漢、佛山等南方城市,北方城市不僅沒有生產基地,而且銷售額也非常低,北方市場缺少長期佈局,以至於內地市場收入增長逐年放緩。
所以維他奶將虧損原因“甩鍋”給內地消費者是以偏概全的,在不當言論影響內地銷售前,其發展已開始顯露疲態。
自2021年3月,維他奶國際股價一路走低,截至17日收盤,股價收報14港元/股,較2021年初高點跌去近三分之二。
END☑ 和訊官方分析師1對1診股。僅限3只股,立刻掃碼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