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阿里“攪局”,100億砸向新能源車,但未來最大贏家可能是軟銀

由 圖門耘 發佈於 財經

特斯拉走出“泥潭”後,商業巨頭們在造車的賽道上越來越瘋狂了。

繼造車新勢力先後登陸美股市場之後,各家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佈局明顯加快了。11月26日,上汽集團發佈公告稱,擬與張江高科、恆旭資本共同出資72億元,設立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並且該基金計劃與阿里以及地方政府合計投入100億元,共同打造新的新能源汽車項目。

一石激起千層浪。

新能源車這條賽道,可能不會是最好的賽道,但卻是未來最確定的賽道。

早在幾年前,格力董明珠就不惜自掏腰包拉上劉強東、王健林重金入局珠海銀隆;樂視網還在巔峯時期其創始人賈躍亭就用套現來的百億資金投入新能源車項目;萬寶之爭剛結束,寶能的姚振華就加入了戰局;其中魄力最大的就屬恆大的許家印,直接在地產之外,用集團的全部資源向恆馳傾斜……

如果説一個大佬的眼光有問題,那麼眾多大佬的入局就説明了項目的可靠性。

從全球範圍來看,在新能源以及大出行領域砸錢最多的當屬軟銀的孫正義。眾所周知,軟銀投資阿里之後,近些年一直沒有投出較好的項目。

2015年,重金挖來的CEO差點將軟銀推向了極度危險的邊緣,孫正義重新掌舵之後,便攜手沙特主權基金成立了願景基金。主要就是在全球範圍內尋找下一個阿里,方向則是大出行領域。

為了達到目的,孫正義曾威脅過Uber的創始人,説服了他對Uber的投資,Uber上市後,其創始人就將這一攤子全部甩手給了軟銀,除了Uber,軟銀還重金砸向了滴滴,以及全球主要的大出行企業。

當然,除了這些項目軟椅還同豐田以及滴滴合作開發無人駕駛。所以,未來這個領域最大的贏家可能是軟銀。

許家印曾經説過,未來新能源汽車項目一定是一個萬億級、乃至十萬億級別的市場。這麼一大塊蛋糕誰不想分一杯羹?

而且中國造車新勢力給這些企業添了最大的一把火,上市不到半年時間裏,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先後超過一眾老牌車企,蔚來汽車更是超過了老牌的法拉利、通用、福特等企業,它們的示範效應怎能讓其他企業不眼紅?

此次,阿里連同上汽入局新能源汽車項目,實際上已經不是其第一次涉足新能源汽車項目了。早在去年3月,阿里巴巴就瞄準了新能源汽車。當時,阿里巴巴聯手騰訊以及長安汽車、蘇寧、一汽、東風以及南京領航等多方知名企業共同投資設立了南京領行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規模及認繳出資總金額為97.6億人民幣。

在此之前,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還在阿里時就建議過阿里入局新能源汽車產業,不過當時阿里是拒絕了的。後來何小鵬辭職專注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到五年時間取得了如此驕人的成績,也足夠説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前景非常之廣闊。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企業爭相入局新能源汽車產業呢?

第一,我認為其門檻相對比較低,相比於傳統的造車產業,新能源所要解決傳統的技術問題較少。

第二,估值比較高,且新能源車擺脱了以往人車的模式,而是加入了物聯網、車聯網的因素,將其從一個孤立的個體,連成了一個整體,所以未來新能源車的想象空間非常大。

綜合來講,目前新能源車還只是初級階段,賽道還遠沒有固定,可以預見的是這個領域未來一定能誕生十萬億級別的企業。所以,各家不怕砸錢爭相入局就變得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