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通脹率創32年新高!“買油還要對暗號,電費暴漲”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張嚴敏
張揚站在超市貨架前,難掩錯愕。葵花籽油標價3.99歐,且貨架上空空如也,取而代之的是一張缺貨告示,寫着由於民眾的“非正常購物”,所有菜籽油已經斷貨。
這是張揚來德國北部城市亞琛留學的第六個年頭。葵花籽油也從她來的第一年——2017年的0.95歐元每升,漲到目前的3.99歐每升,漲幅達320%。
與食用油價格一起“飛昇”的還有95號汽油。
王一生活在德國南部的巴登-符騰堡州,目前供職於當地一家電子電力公司,需要開車上下班。近一年,油價一路攀升,每月的加油支出讓他苦不迭,“現在加滿一箱95號汽油的價格比俄烏衝突前多50歐(摺合人民幣約350元)”。
德國聯邦統計局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受烏克蘭局勢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德國5月通脹率升至7.9%,連續第三個月創下1990年兩德統一後新高,儘管6月有所下降,但7.6%的通脹率仍處於較高水平。
對於通貨膨脹“貢獻”最大的就是能源價格。2022年5月,德國總體能源進口價格同比增長143.8%,其中,天然氣上漲幅度為235.6%,原油上漲幅度為80.2%。
能源和食品價格暴漲也令消費景氣狀況惡化,德國7月消費者信心先行指數降至歷史低點。生活成本上升、收入購買力下降,高通脹正嚴重影響消費者情緒。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米麪油限購,成為緊俏物品
張揚可能想不到,有一天,米麪油在德國也會成為緊俏物品。
亞琛所在的北威州人口稠密,商超眾多,在張揚的印象中,這麼多年來,葵花籽油只漲過一次,僅10歐分(0.1歐元),但今年3月初,竟成了加錢也買不到的物資之一。
“你得跟他們(超市售貨員)對暗號,運氣好的話,售貨員會從倉庫‘變出’兩瓶油來。” 張揚無奈地説道。
亞琛一家超市的貨架,油品缺貨告示。
與之一起上漲的還有張揚經常吃的麥當勞。這家長期售賣“一元漢堡”的快餐龍頭也在這場通脹中敗下陣來,宣佈“被迫更換食用油”。
“芝士牛肉漢堡本來是1歐,現在翻了個倍還多——2.5歐。”張揚每逢期末會去圖書館自習,麥當勞性價比高又快捷,是她午餐的不二之選。
除了油的短缺,“麪粉類和大米類每人限購兩件”也令張揚很傷腦筋。
與食用油一樣,就算是限購,也並沒有緩解米麪短缺的情況。有一次,張揚跑遍了亞琛所有的精品超市和廉價超市,“最後在Aldi(當地廉價超市)碰到一個好心德國阿姨,她施捨了我兩袋麪粉。”
德國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德國能源價格同比上漲38.0%,顯著高於當月整體通脹率。去除能源價格因素,當月通脹率為4.2%。此外,當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2.7%,服務業價格同比上漲2.1%。
另據德國媒體報道,一份最新分析報告指出,受烏克蘭衝突持續影響,今年德國食品價格預計將上漲超過10%。
但對於普通家庭而言,最糟糕的情況仍未到來。根據慕尼黑經濟研究所最近公佈的調查報告,德國九成的食品零售商正計劃進一步提高商品價格。
能源依賴度高,電費暴漲
對於喜歡下廚、熱愛美食的張揚來説,高企的物價體現在每一處超市貨架,每一張餐廳的價目表。但對於王一來説,通脹意味着要為一箱95號汽油多花50歐(約350元人民幣),以及生活賬單的“蒸蒸月上”。
26歲的王一是公認的學霸,早早實現了經濟獨立,自詡精打細算,“每分錢花在刀刃上”。王一有一本記錄生活開支的賬簿,2月以來,他賬本上每個月的加油支出都被標註了星號。
王一直言“漲價年年有,今年特別高。”
事實上,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讓德國遭到制裁的“反噬”。德國統計局數據顯示,E10(即95號汽油)燃油的價格在2021年整年呈穩定上漲趨勢,價格區間為1.32歐元每升至1.71歐元每升,已追平2012年以來的最高油價紀錄(1.709歐元每升)。進入2022年後,E10的均價直逼2歐元每升,尤其是2月底陡升,暴漲趨勢持續到3月中旬,一度觸及2.2歐元每升的報價,同期漲幅超50%。
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E10漲勢。
天然氣儲備更不容樂觀,目前德國約55%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繼5月份能源價格同比上漲38.3%之後,6月份能源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38.0%,家庭能源價格上漲幅度高達40.7%,特別是輕質取暖油的價格上漲了一倍多,漲幅達到108.5%。其他能源產品價格也有明顯上漲,天然氣價格同比上漲了60.7%、固體燃料價格上漲了36.5%,電力價格上漲了22.0%。
能源緊缺在張揚看來就像是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塊,牽一髮而動全身。
張揚和室友合租了一套二室一廳的公寓,今年2月,重新訂立電費合同的時候她發現,電費從每個月130歐漲到了210歐,漲幅超60%,這是她“租房六年來唯一一次漲價”。
據瞭解,德國的電費制度類似一年期的租房合同。與房東約定數額後每月繳納“月電費”,一年的約期結束根據實際用電多退少補。
“我家現在能開一個(燈)絕不開兩個(燈)。”在高昂的電費面前,張揚被迫改變了自己的用電習慣。
然而,夏季並不是德國的用電高峯。面對即將到來的冬天,張揚和室友準備發揮南方人的“抗凍”本領,多蓋兩張被子,“不然電費賬單會很恐怖。”
德國聯邦網絡署負責人穆勒(Klaus Müller)做出最新判斷。在16日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穆勒説,“德國的天然氣儲存庫存已達65%。這比前幾周要好,但仍然不足以在沒有俄羅斯天然氣的情況下度過冬天。”
此前,俄氣於11日開始對“北溪-1”天然氣管道進行年度定期維護,將於當地時間21日6時結束。
今日,在完成10天的系列技術維護後,“北溪1號(Nord Stream 1)”天然氣管道已開始恢復供氣,表明俄羅斯已經重新開始通過其最大的管道向歐洲輸送天然氣。
歐洲央行加息或“已成定局”
“如此嚴重的通脹,從短期來看無疑是俄烏衝突所造成的。但從長期來看,也有全球碳減排背景下,歐洲在環保行動上步伐激進的原因。”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告訴時代財經。
作為歐盟成員國之一,德國在設定脱碳目標時似乎更加“激進”。2021年,G7國家達成一致意見,同意“壓倒性地”在2030年代使電力部門脱碳,德國也跟隨英國、美國、加拿大,做出了2035年發電領域完全脱碳的承諾。
日前,為避免冬季可能出現的供暖困難,德國政府將轉而更多利用原計劃淘汰的煤電,並呼籲後備煤電站儘快投產。
“其實並不矛盾,在新能源能夠滿足基本需求之前,傳統能源該發揮作用的還是要發揮作用,”滕泰表示。他觀察到,最近德國一些儲能產品的擴張速度非常快。“加快發展新能源,減少傳統能源對俄羅斯的依賴,是長期不會變的政策。”
為了降低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德國政府推出車票減價、燃油税補貼的措施。
其中,9歐月票是最接地氣的一種,可以在全國範圍內使用指定公共交通。
張揚也去“薅了羊毛”,“去杜塞爾多夫的動車車廂從本來十個人的空閒狀態,到現在一個車廂五六十個人,像地鐵一樣。”張揚告訴時代財經,其實當地生活的人對德鐵的印象很差,因為經常延誤、取消,但因為實在便宜,所以買的人暴增。
“給予一定的消費補貼,是德政府力所能及的。”但在滕泰看來,政府沒法在短期扭轉能源的價格,也很難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勢必要通過加息、提高供給、改變能源結構等宏觀手段來遏制通脹率。
據悉,北京時間7月21日晚8點15分,歐洲央行將做出新的貨幣政策決定,大概率會宣佈加息,這有可能是2011年以來的首次加息。
(文中採訪對象張揚、王一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