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巧”避突擊入股,洋紫荊豪分紅4.6億
圖蟲創意 圖
進入2月,註冊制下,IPO企業接連被終止審查,相較前一段時間,終止審核數量大幅激增。
《國際金融報》記者研究這些終止審核的企業發現,大額現金分紅是深交所關注的重點之一。
而近期申報創業板IPO的洋紫荊油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洋紫荊”),其在2019年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僅6588.36萬元的情況下,卻豪氣分紅3.74億元,為前者的5.67倍。
那麼,公司豪氣分紅的背後,是對業績的自信,還是實控人試圖落袋為安?
“幸運”避開突擊入股
據瞭解,洋紫荊主要從事油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的油墨產品包括凹版油墨、平版油墨、環保型加工材料等,產品主要應用於食品包裝及印刷行業。
洋紫荊系港股上市公司葉氏化工分拆而來,目前葉氏化工通過葉氏油墨控制洋紫荊91.76%的股權,葉志成則通過控制葉氏化工成為洋紫荊的實控人。
值得一提的是,葉氏化工旗下的洋紫荊油墨(河北)有限公司(下稱“洋紫荊河北”)並沒有劃分至洋紫荊體內。
對此,洋紫荊證券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洋紫荊河北目前無實質經營業務,擁有的資產主要為土地和廠房,均處於閒置待售狀態,因此未將洋紫荊河北納入公司體系。報告期內,洋紫荊河北受到京津冀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嚴格管控的影響,導致生產計劃的實際實施具有不確定性,無法保障客户訂單交付的穩定性和及時性,因此2018年葉氏油墨決定關停洋紫荊河北。
另外,洋紫荊在改制時,新增的8名合夥企業的合夥人均先由葉氏油墨和員工林美菊出資,後續再將其持有的合夥企業份額分別轉讓給財務投資、員工持股平台和其他投資者。
從時間段來看,洋紫荊8名合夥企業的合夥份額變動發生在2020年5月至2020年6月,合夥企業份額轉讓的價格,參考合夥企業2020年4月26日增資入股洋紫荊每註冊資本2.65元以及合夥企業賬上剩餘少量現金後確定。
需要指出的是,證監會及滬深交易所2月5日發佈公告,申報前12個月內產生的新股東將被認定為突擊入股,且上述新增股東應當承諾所持新增股份自取得之日起36個月內不得轉讓。
由於發佈之日前已受理的企業不適用,2月3日IPO被受理的洋紫荊“幸運”避開這條規定,其新增的8名合夥企業均不用被認定為突擊入股。
不過,記者注意到,合夥企業份額的轉讓價格與洋紫荊此次創業板的目標價有不小的價差。此次創業板IPO,洋紫荊擬募資4.1億元,發行不超過10010萬股,即每股價格為4.1元。
由於洋紫荊並沒有在申報稿披露具體合夥份額轉讓價,如果按2.65元/股計算,則每股價格在時隔半年就增值54.72%。
鉅額現金分紅
2017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三季度(下稱“報告期”),洋紫荊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69億元、11.31億元、11.36億元、7.9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875.3萬元、4430.36萬元、1.06億元、5597.58萬元。
而同一時期內,洋紫荊的現金分紅分別為0萬元、3500萬元、3.74億元、5000萬元,合計為4.59億元,為報告期內歸母淨利潤的1.73倍,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的2.98倍。換句話來説,洋紫荊報告期內賺的淨利潤,還不夠用來現金分紅。
特別是2019年,洋紫荊雖然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38.39%,但現金分紅為當期歸母淨利潤的3.54倍,當期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的5.67倍。而且,洋紫荊這筆3.74億元的現金分紅相當於公司2019年年末淨資產的48.51%。
需要指出的是,近期終止審核的創業板IPO企業澳華集團,就被深交所質疑大額分紅款的主要資金流向或用途是否存在重大異常,上述人員與公司關聯方、客户、供應商是否存在異常大額資金往來,是否存在為公司代墊成本費用的情形。
關於大額分紅的合理性,洋紫荊證券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公司實施積極的利潤分配政策,是重視對投資者的合理投資回報。公司將保持利潤分配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同時兼顧公司的長遠利益、全體股東的整體利益及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有意思的是,洋紫荊在大額現金分紅的背景下,此次創業板IPO卻擬募集資金6337.03萬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就募資補血的合理性,洋紫荊證券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規模穩中有升,預計未來若干年也保持這一增資趨勢,公司對流動資金的需求量較大,有必要通過募集資金的方式補充,以滿足公司業務發展的需要。
大客户僅1人繳社保
據悉,洋紫荊的銷售模式分為直銷和經銷,報告期內公司經銷收入佔比呈上升趨勢,分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32.43%、38.57%、43.84%、41.86%。
可以看出,洋紫荊的經銷商對於洋紫荊的營收影響不小。不過,記者發現,洋紫荊部分經銷商的社保繳納人數僅1人。
比如,蒼南縣龍港大華油墨有限公司(下稱“龍港大華”)在報告期內均為洋紫荊前五大客户,公司對其的銷售金額分別為1612.25萬元、2252.9萬元、2718.54萬元、2205.27萬元。
申報稿顯示,龍港大華還包含了蒼南縣龍港大華油墨商行(下稱“大華商行”)。天眼查顯示,龍港大華成立於2019年7月15日,大華商行則於2019年7月25日註銷,似乎兩者為交接關係。但是不管是龍港大華還是大華商行,其近幾年公佈的年報中社保繳納人數均為1人。
河南陸通包裝材料有限公司(下稱“陸通包裝”)則是洋紫荊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的第二大客户,相關銷售金額為3365.94萬元和2243.62萬元。天眼查顯示,陸通包裝成立於2015年5月,雖然註冊資本為200萬元,但其近幾年公佈的年報中實繳資本均為0萬元,且社保繳納人數均為0人。
此外,衡陽市名揚貿易有限公司與其包含的衡陽市東尼印刷材料有限公司也有類似的情況,兩家公司近幾年公佈的年報中社保繳納人數均為0人。而它是洋紫荊2018年和2019年前五大客户,相關銷售金額為2270.57萬元和2205.02萬元。
可以看出,這些公司的社保繳納人數不是0人就是1人,體量明顯小於洋紫荊。而近期部分被否企業,就曾被監管層關注經銷商的終端銷售及期末存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