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加息引發全球市場劇烈反應 大宗商品未來走勢如何
美聯儲加息引發全球市場劇烈反應——
大宗商品未來走勢如何
近日,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一波三折,多數品種呈下挫趨勢。美聯儲日前大幅加息引發劇烈反應,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也在升温。
大宗商品未來走勢如何?對國內會產生哪些影響?專家表示,要警惕美國快速升息的溢出效應,維護來之不易的穩增長、保供穩價大局。
原油和農產品價格仍強勢
大宗商品價格是否已經“見頂”?有觀點認為,在主要發達經濟體通脹高企、地緣衝突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下,供需進一步失衡,能源價格上漲,全球經濟疲弱,工業品需求預期不振,大宗商品價格已經築頂;另有觀點則認為,大宗商品與油價依然看漲,認為“大多數大宗商品處於長期上升趨勢”。
美聯儲加息力度雖然超出預期,然而原油市場的月差結構仍持續強勢,油價繼續有着強勢表現。海通期貨股份有限公司能源化工研究負責人楊安表示,目前海外市場面臨高位通脹壓力,給石油市場降温成為各國政府重要任務。美國近期動作頻出,還可能再推出一些降温措施,這是目前市場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
從國內市場看,文華商品指數自6月9日後,開啓一波階段性下跌行情。原油板塊、油脂板塊、穀物板塊等是幾個為數不多的收漲板塊。目前看,原油和農產品依舊是兩大“抗跌”板塊。
海證期貨研究所副所長石頭認為,美元指數目前已達到高點,中長期看將對大宗商品產生壓制作用。原油和農產品受到全球商品供應鏈變化的影響,尤其是俄烏衝突導致供給端緊縮,見頂和下跌的時間要更晚一點。
有專家認為,只要油價和農產品板塊沒有明顯的下跌趨勢,大宗商品就很難出現拐點。
不同品種分化趨勢加大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經濟主要指標出現回暖。企業復工復產穩步推進。受益於系列政策舉措因素,前5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速再度走高,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0.6%。
在此背景下,國內大宗商品市場漲跌互現,各品種走勢分化加大。“商品價格不僅與國內經濟週期有關,也受到全球經濟週期影響,在內外因素交織下,市場可能迎來寬幅震盪。”南華期貨研究所所長曹揚慧表示。
總體看,南華商品指數走勢依舊強勁,大宗商品市場已處於歷史高點。分板塊看,貴金屬板塊歷經階段性觸底反升後,內在驅動力不足,短期不會有太強走勢。
穩經濟大盤信心明確,需求修復可能會帶動有色板塊上行。國投安信期貨研究院有色金屬首席研究員肖靜告訴記者,有色金屬牛市氛圍開始分化,各品種獨立的供求定價發揮更大作用。保供穩價背景下,國內多數有色金屬的供應將持續穩定。
光大期貨研究所所長助理兼黑色商品研究總監邱躍成表示,鋼材價格下跌較為明顯,螺紋鋼庫存處於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對鋼價走勢形成明顯壓制。而國內生鐵產量大幅回升,鋼廠對原材料需求處於較高水平。因此,原料價格表現明顯強於鋼材,這也使鋼廠利潤承壓。
玉米市場階段性供應充足。恆力期貨上海研究院研究員萬承植告訴記者,目前玉米下游消費情況穩定,澱粉廠開工穩定,飼料產量穩中有升,深加工企業玉米庫存較去年同期下降。
助力穩住經濟大盤
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給實體企業帶來不小壓力。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為大宗商品保供穩價發揮積極作用,是期貨市場當前的重要任務。
今年以來,我國各大期貨交易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保供穩價部署,採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風控和服務舉措,提升市場運行質量,促進期現循環暢通,拓寬服務渠道,為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提供期貨方案,助力穩住經濟大盤。
鄭州商品交易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期貨市場對於促進企業持續經營、保障實體經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鄭商所以創新品種供給為重點,以培育和服務產業企業為導向,努力拓展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
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期貨穩價訂單”試點項目成為亮點。去年,上期所與寶武集團及其子公司歐冶雲商就黑色金屬品種開展了“期貨穩價訂單”試點合作,通過寶武集團為實體企業提供現貨供應保障、上期所為實體企業提供降低價格波動風險的工具。今年,“期貨穩價訂單”項目擴展到石油瀝青、低硫燃料油等能化品種,通過“期現聯動”,鼓勵企業利用期權工具對沖風險,助力油氣產業鏈實體企業復工復產和穩健經營。
山東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期現經營策劃中心總經理劉勇表示,在能源化工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的環境下,“期貨穩價訂單”能夠讓企業大膽放心去安排生產經營計劃,不用再擔心未來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給實體企業吃下一顆“定心丸”。
大連商品交易所在做好糧食、鐵礦、生豬等大宗商品市場運行監測的同時,為企業提供更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的期貨服務。
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共上市期貨期權品種94個,涵蓋能源、糧食、金屬等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涉及60多個產業鏈,為價值大約22萬億元的大宗商品保駕護航,編織了一張較為完善的服務實體企業的風險管理網。中國期貨業協會副會長王穎建議,實體企業通過科學運用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套期保值、風險對沖等功能,有效規避生產經營過程中諸多不確定因素帶來的風險,實現企業經營模式優化升級。
本報記者 祝惠春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