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財經出品 文|李亦輝 編|深海
7月21日,微盟集團股價在連續七個交易日下跌後再次重挫10.24%。當日晚間公司發佈公告,根據股東決議和董事會授權,公司擬購回不超過10%的股份。在該消息影響下,公司股價回升17.5%。然而,公司市值依舊較今年2月18日高點蒸發563.93億港元。
對於股票不斷被拋售,多位市場人士分析,騰訊和阿里放開生態的消息對微盟這類第三方SaaS提供商構成利空。作為高度依賴於微信生態的微盟,其SaaS系統是微信和淘寶生態割裂時代商家運營微信客户的工具,市場擔憂兩大巨頭握手言和,微盟失去生存空間。
2017年,微盟創始人孫濤勇發給公司全員的內部郵件中提出,微盟的願景是成為中國最大的企業級服務商,成為中國版的Salesforce。但公司2020年收入中約70%來自營銷服務,SaaS產品僅貢獻30%營收,與其SaaS解決方案提供商定位相去甚遠。
同時,微盟的業務增速陷入疲態,繼去年鉅虧11.7億元后,摩根大通預計公司今年將虧損3.5億元。
崛起於阿里騰訊相互屏蔽,因“刪庫事件”出圈
提起微盟,公眾熟知的是發生在去年二月份的“刪庫事件”。
2020年2月,微盟一名運維部員工刪除公司數據庫,導致公司服務出現故障,大面積服務集羣無法響應,生產環境及數據遭受嚴重破壞,平台超300萬個商家小程序停擺。
2月25日,微盟在港交所公告,對外公佈公司SaaS業務生產環境和數據遭到破壞的消息。當時微盟恢復了所有的SaaS業務生產環境,但沒有找回全部備份數據,而是僅恢復了微站產品的備份數據。
3月1日,數據才全部找回。有消息稱,“刪庫”黑天鵝事件讓微盟經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信任崩塌,該事件後百草味、茵曼等商家轉移到了其他平台,不少用户出現流失。
“我們倖免於這次‘天災’,卻不料一場‘人禍’讓我們處於無比艱難的境地。”孫濤勇如此評價這次公司歷史上最大的危機。
為彌補商家經營受損,微盟集團和公司管理層分別承擔1億元、5000萬元的賠付撥備金。“刪庫”員工最終被判6年有期徒刑。
微盟崛起,源於一場巨頭之爭。
天眼查顯示,微盟成立於2013年4月,是專注於中小企業雲端商業及營銷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創始人孫濤勇曾是百度一名實習生,因“不想天天加班,把所有的青春都奉獻給代碼”,於是辭職在上海創建了基於微信的第三方SaaS軟件服務商。
2013年8月份,微信的公眾號功能誕生,一些淘寶賣家在微信公眾號推送促銷消息,買家也會關注商家的公眾號,商品交易場景逐漸在微信內完成,這讓淘寶感受到了巨大威脅。
淘寶隨後全面叫停面向微信的第三方淘寶客應用的數據接口,微信很快也封殺了公眾號中的淘寶商家營銷信息。
在這個雙向屏蔽的閉環中,孫濤勇看到了商家對微信充足流量的推廣始終存在需求,於是微盟開發出一款SAAS系統,能夠讓傳統商家在微信私域中觸達客户,完成後續用户運營,而微盟也成了兩大巨頭生態割裂之下的鏈接紐帶。
商業模式或遭生態開放打擊,股價較高點蒸發500多億港元
但構建在淘寶和微信互相屏蔽基礎上的商業模式,有其脆弱的一面。
今年3月18日,有媒體稱,阿里巴巴計劃在騰訊微信上開通淘寶特價版小程序,並即將開通微信支付。淘寶特價版的客服稱,淘寶特價版微信小程序還在內部試用,目前還未對會員開放,測試和完善後就會上線。
市場評論稱,淘寶接入小程序或將對微盟、有贊等依賴於微信生態的SaaS軟件服務商帶來不確定性。
消息傳出當日,港股SaaS概念股集體下跌,微盟重挫近18%,有贊大跌近8%。
7月14日,更重磅的消息傳來。據媒體報道稱,阿里巴巴和騰訊考慮相互開放生態系統,雙方都在分別制定放鬆限制的計劃。
報道稱,阿里巴巴的初步舉措可能包括將騰訊的微信支付引入淘寶和天貓;而騰訊可能將允許阿里巴巴的電商信息在微信分享,或者允許微信用户通過小程序,使用阿里巴巴的一些服務。
不少市場人士認為,如若阿里巴巴和騰訊互相開放生態,部分中小商家或將重回阿里巴巴的懷抱,電商SaaS服務業務面臨衝擊。
該消息刺激下,騰訊、阿里股價攜手走高,微盟、有贊開啓“暴跌模式”。事實上,整個7月份,微盟集團股價一直處於下跌態勢,累計跌幅達32.6%,市值蒸發142億港元。7月20日、21日下跌進一步加速放量,日均成交量超過15億港元,兩日連跌18%。
7月21日,摩根大通發表報告指出,微盟股價下挫相信是由於監管收緊,令整體中國互聯網行業情緒疲弱;市場就微信若開放予淘寶和天貓對微盟潛在影響的憂慮增加。
該行認為,微信可能對淘寶和天貓開放對微盟集團造成的財務影響難以量化,但預料公司主要的下行風險在於微商城客户的需求可能受損,因此下調微盟目標價。
在部分觀察人士眼中,阿里和騰訊等巨頭的生態開放已經勢在必行。
從8年前的流量渠道關閉起,兩大巨頭以針鋒相對之勢不斷擴大生態圈,將盤子越做越大,幾乎每個風口的背後都有雙方的力量在推動。
但商業版圖擴張的盡頭就是壟斷,當前環境下,民營經濟反壟斷之箭已發出。資料顯示,從2020年底,阿里與騰訊便相繼認領各類罰單,包括阿里巴巴因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被市場監管總局罰款182億元。
而且巨頭們引以為傲的優勢,或許並不是想象中那麼固若金湯。字節跳動的崛起,打造出了可以跟微信相抗衡的社交矩陣,拼多多從下沉市場開始,不斷鑿向阿里這艘電商大船。
這種背景下,無論出於何種原因,握手言和不失為阿里和騰訊考量的一種策略。倘若新的格局形成,利益得失是繞不開的部分,尤其背靠巨頭的微盟們,將會受到何種影響?
“股價作為市場情緒最真實的反映,以其持續下跌行情,實際上已經給出了答案。”著名經濟學宋清輝告訴雷達財經,這種不利影響主要體現在對其未來合作的預期判斷上,若未來雙方因種種原因不能繼續合作,等於分散了微盟在微信生態深耕的精力,可能會浪費大量的時間成本,進而對其核心競爭力造成負面影響。
數據顯示,騰訊不僅是微盟的第一大客户,還持有後者總計8.01%的股權。2020年,微盟通過向作為騰訊代理商的廣告客户提供商家解決方案並賺取返點的方式,實現21%的收入。
截至7月22日收盤,受股份回購公告影響,微盟集團股價有所反彈,收報11.54港元,市值296億元港元。如果從今年2月18日的高點33.5港元算起,微盟半年跌幅達到65%,市值縮水超560億港元。
營收增速下滑,商家流失嚴重
微盟的困境也能從公司財務數據中反應出來。
3月17日,微盟集團發佈了2020年財報。財報顯示,2020全年集團實現營收19.69億元,同比增長37.0%,淨虧損11.66億元,由盈轉虧。
去年超11億元虧損不僅創上市以來淨利潤新低,營收增速也低於歷年水平。
微盟解釋稱,虧損包含了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下可轉換債券公平價值變動引起的10.9億元,以及SaaS數據庫遭破壞事件的賠付計劃帶來的賠付支出0.94億元。
不過即使除去“刪庫”黑天鵝事件影響,近年來微盟盈利水平也處於不穩定狀態。2016-2020年,其淨利潤分別為-8094.6萬元、263.7萬元、-10.9億元、3.1億元和-11.7億元。
究其原因,高企的成本支出吞噬了利潤空間。微盟將業務劃分為數字媒介和數字商業,後一部分又分為訂閲解決方案和商家解決方案。其中數字商業中的訂閲解決方案對應的就是SaaS產品,而商家解決方案和數字媒介則主要是營銷服務。
數據顯示,2020年公司總成本為21.5億元,同比增加44.3%。其中,訂閲解決方案的銷售費用為1.8億元,同比激增85.2%。公司表示該部分成本增加主要受寬帶及硬件成本、無形資產攤銷增加等影響。數字媒介的銷售板塊支出7.8億元,同比增長45%,主要的成本包括流量購買。
成本開支快速上升,導致微盟的毛利率從上一年的55.5%降至2020年的50.9%,剔除SaaS破壞事件的影響,毛利率為53.2%。
值得注意的是,微盟標榜自己為SaaS軟件服務商,但其核心業務訂閲解決方案收入佔比卻逐年下降,由2016年的92.86%下降至2020年的31.61%。去年該部分業務創造了6.22億元收入,同比增長22.8%;毛利率由2019年的80.5%下降至2020年的70.6%。
而微盟其他近7成收入來自於精準營銷服務,因此從營收結構來看更像是一家營銷公司。
客户流失率是SaaS的關鍵指標,尤其對有一定規模的企業而言。例如早期的SaaS公司,按每月5%的流失率,公司100個客户也就流失5個;當規模足夠大時,公司10萬客户按5%的流失率,每月將損失5000個客户,而想要獲得5000個新客户要困難得多。
數據顯示,微盟的付費商家流失率常年居高不下。根據財報,2018-2020年集團付費商家流失率分別為26.8%、22.2%和26.1%。今年初,微盟提高了SaaS產品各種套餐版本的價格,有分析稱,預計後續流失率還將上升。
客户流失率上升,對微盟不是好現象。據業內人士分析,微盟的客户以小商家居多,這類客户數字化意願不強,付費意願也就較低。此外,SaaS系統成本過高、操作難度大,也成了向中小商家普及的“攔路虎”。
目前來看,微盟在客户留存方面似乎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而籠罩在其上方的虧損陰影仍然難以散去。
摩根大通在前述報告中稱,市場對微盟的增長勢頭和與重大研發投資有關的SaaS業務的虧損擴大有憂慮。該行估計,微盟今年會虧損3.5億元人民幣,主因在研發上的投資沉重。
對於微盟的後續發展,宋清輝補充到,公司目前仍舊存在建站服務天花板明顯、產品及服務同質化嚴重等問題,未來增長或會面臨停滯不前的局面,需要繼續開闢新的利潤來源。
注:本文是雷達財經(ID:leidacj)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