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智能相對論(aixdlun),作者丨王勳
從震驚棋壇的阿法狗,才藝雙絕的微軟小冰,到疫情期間智能送餐機器人,及如今各地加緊上路的自動駕駛,在今天,AI幾乎無處不在。
9月15日,上海證監局官網公示了Yitu Limited(以下簡稱“依圖科技”)輔導備案公示文件。文件顯示,AI“獨角獸”依圖科技與國泰君安證券簽署輔導協議,擬以公開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的方式在A股上市。
又一家AI“獨角獸”要上市了。
2019年8月曠視科技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説明書;今年8月,雲從科技啓動A股上市輔導。至此,多次被傳言上市的AI“四小龍”商湯、曠視、依圖和雲從,除商湯外,其餘三家均已正式啓動了IPO計劃。
在計算機視覺應用領域,被稱為“四小龍”的商湯、曠視、雲從、依圖,已經搶佔了超過60%的市場份額,估值都已過百億。AI“獨角獸”企業排隊IPO,屬於AI公司的時代到來了嗎?
還遠沒有。
根據Gartner預測,2022年全球AI芯片的市場規模將從2018年的42.7億美元上升到2023年的323億美元,2019-2023年平均增速約為50%。但翻過硬幣的另一面卻又是另一番殘酷的市場現狀。億歐報告顯示,2018年全年,近90%的人工智能公司處於虧損狀態,另外10%則是給傳統行業巨頭打輔助,扮演着技術提供商的角色,勉強維持温飽。AI公司前景雖美,但AI公司的落地場景、商業化、行業競爭力等方面都需要打一個問號。
一、前景很美好,商業化落地難人工智能,本質上還是一種技術工具,人工智能進入一個行業將會激活傳統行業的市場,幫助傳統行業獲得更高的生產效率,但是,如果這種生產效率沒能獲得更高的收益,AI公司賦能的商業價值也就很難體現出來。
在AI公司“必爭之地”安防行業,海康、大華等巨頭搶佔了大部分市場,客户更換設備的成本非常高,涉及到同步更新服務器、平台,遷移歷史數據等問題。如果沒有大幅度的技術優勢,客户更換設備的動力非常小。
算法是AI公司切入安防行業的利器,不過,在安防領域,傳統巨頭也在組建自研團隊,機器視覺的識別成功率能夠達到95%,AI公司的算法即便更先進,能夠達到97%的識別率,但是對於大多數客户而言95%已經足夠滿足需求,更精準的識別率與所付出的成本不成正比。因此,大多數客户並不會為了這不易感知的提升而付出更多預算。
曠視科技安防事業部技術總經理那正平曾有過這樣的預判“安防這個行業內的玩家基本已經固定了,其他的創業者們再想入局也難度極大。”
對於醫療行業而言,理論上只要給AI“喂”足夠豐富的數據,便可以極大提高醫學數據的測定和分析過程的自動化程度,從而大大提高工作的速度,減輕醫生的工作強度和減少主觀隨意性。
比如在醫學影像領域,AI公司可以通過建立模型,對數據大量訓練從而對各病種進行篩查,減少醫生的工作量,但是問題恰恰處在數據上,使得實際應用有些尷尬。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Bio-X中心主任賀林表示,國內醫院現有業務產出的醫療數據質量普遍不高,特別是病歷數據,不同醫院寫法不同,詳略質量參差不齊,同一個病人在不同醫院就診的數據無法鏈接、整合、形成隊列,碎片化程度高。
在2020全球人工智能產品應用博覽會上,李蘭娟院士也提出過同樣的擔憂“大數據與AI的平台一定要開放共享。數據據平台如果不開放、不共享,這些數據都是沒有價值的。”
除了數據“孤島”問題,AI診斷對數據標註的專業性也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對影像數據而言,圖片質量標準化程度低,帶專業標註的影像圖片更需要大量專業醫師額外製作,這些都給進一步優化現有人工智能產品帶來了阻礙。
並且,賀林院士也指出,醫療是強監管的行業,尤其對於臨牀輔助產品,需經過藥監局認證才可以推向市場。目前國內尚且沒有企業拿到新一代醫療AI產品的醫療器械註冊證。“智能相對論”發現,更多的AI公司還是以科研、合作的名義遊走在監管邊緣。
在智能語音行業,2017年2月,韓國首爾世宗大學舉行了一場人類對抗AI翻譯比賽。參賽選手包括從業經驗在5~20年的4位專業翻譯員、谷歌翻譯、韓國NAVER翻譯程序Papago、自動翻譯國際企業SYSTRAN。最終結果顯示,在滿分為60分的比賽中,AI翻譯平均得分為20分,而人類譯員平均得分49分,遠超人工智能。
國內人工智能語音技術幾大巨頭如科大訊飛、搜狗、騰訊等公司對外宣傳技術準確率已達到97%以上,但在實際應用中,如非常重要的傳譯場景下準確率流暢度均不如人意。在2018年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中,科大訊飛曾被實錘為利用人工傳譯內容冒充AI機器翻譯。
2018年博鰲論壇採用了騰訊AI同傳服務,同樣出現許多翻譯不準確,詞彙重複、短語誤用情況,甚至將“Yes,please.”這樣的小學生日常對話用語,翻譯成了“是的,求你了”,也一度成為了翻譯權的新笑料。
二、護城河較淺,跨行競爭大在一個應用場景下,AI公司所能佔據的市場不僅要防着同行競爭,BAT以及海康、華為等大頭的各類科技公司都有機會搶奪。
這是由人工智能產業鏈所決定的。人工智能產業鏈大致分為三層。最底層是基礎層,硬件、雲計算、數據資源;中間層是技術層,如學習框架、算法模型;在網上應用層即行業賽道,具體的解決方案,通常是傳統行業巨頭佔據。
其中,基礎層門檻非常高,芯片、開源框架和雲計算有英偉達、高通、英特爾、谷歌、亞馬遜、微軟、華為、阿里巴巴等巨頭把持。AI創業公司無法突破。
AI公司主要集中在技術層,這一層也是串聯上下兩層的關鍵要塞,是當下巨頭打造生態的必爭之地,AI公司以從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算法切入市場,如今隨着各家算法逐漸成熟,門檻逐步降低,在算法沒有足夠差異化的情況下,拼的就是數據量了。
AI公司既沒有非常底層的核心技術,又沒有足夠強大的數據獲取能力,巨頭跨界打劫只是時間問題。
非常典型的一個案例是在語音識別領域。稱之為“中國人工智能第一股”科大訊飛,聲稱掌握了語音識別核心技術,在業內有着近20年的積累。而在2015年,百度開始佈局語音技術領域,僅兩年後,2017年百度便宣佈語音技術全系列接口永久免費開放,且提供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語音喚醒多平台SDK(軟件開發工具包),全方位支持開發者和合作夥伴,順利與華為達成合作。
而後不久,阿里也宣佈自研了語音技術,並在淘寶、支付寶等app上應用;而二線互聯網公司搜狗曾是科大訊飛的合作伙伴,在幾年的研發投入後,語音識別率和科大訊飛不相上下。
互聯網公司擁有強大的研發實力,海量用户數據天然優勢,及更貼近用户使用場景,科大訊飛20年的技術沉澱就這樣被互聯網巨頭在數年間輕易追趕上了。
同樣的事情也出現在知名AI公司寒武紀身上。
2017年,寒武紀與華為麒麟達成合作,在華為Mate 10手機的麒麟970芯片上集成寒武紀1A處理器(16nm製程)作為其核心人工智能處理單元。但華為也僅僅將寒武紀的IP當做是一個過渡方案,僅一年後,華為達芬奇架構發佈,採用更先進的7nm工藝製程,隨之與寒武紀分手。
可以這麼説,在終端項目上,華為與寒武紀既是競爭又是合作關係,後者曾以AI算法領先,華為選擇寒武紀可以節省成本和研發時間。然而,如今算法已經成為行業的通用技術能力,重要性不言而喻,並且自研芯片和算法更有利於內部調試優化,於是華為轉投自研了“達芬奇架構”,性能還略勝寒武紀。
華為是全生態的大玩家,具備上游芯片設計開發能力以及手機、服務器等終端應用優勢,很顯然,在實際應用上,寒武紀這類AI公司非常被動。AI賽道是殘酷了,興也技術敗也技術,一旦技術落後就很容易被坑殺。
三、技術“衝鋒戰”轉變為資本“堡壘戰”隨着AI公司的朦朧面紗逐步被揭開,迴歸理性免不了要“掉幾塊肉”。有了寒武紀和科大訊飛等前輩的“前車之鑑”,對於這些AI“獨角獸”而言,當務之急或許只能是搶在高估值回落之前,加速將技術“衝鋒戰”轉變為資本“堡壘戰”,在資本寒冬中選擇上市是最優解。
從“四小龍”之一曠視科技招股書的數據裏我們得以窺視行業現狀。截止去年9月份,曠視科技完成了9輪融資,總計融資金額達到13.5億美元。其主營業務為政府智慧城市物聯網中的安防行業,2019年,政府項目的“大禮包”收入為6.9億元,佔比為73.2%。政府項目佔比過大,應收賬期較長,應收賬款多,對於這樣一家高融資、高估值的企業而言,收入結構非常不理想。
億歐智庫《2018中國人工智能商業落地報告》,2017年中國AI創業公司累計獲得超過500億元人民幣融資,但其中累計產生收入卻不足100億元人民幣。2018年全年,近90%的人工智能公司處於虧損狀態。
但資本已經開始對AI公司失去興趣。
億歐智庫《2018中國人工智能商業落地報告》,2017年中國AI創業公司累計獲得超過500億元人民幣融資,但其中累計產生收入卻不足100億元人民幣。2018年全年,近90%的人工智能公司處於虧損狀態。
從投中研究院與崇期資本聯合發佈的《2019中國人工智能產業投融資白皮書》可以發現一些端倪,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的總體融資規模從2015年的458億元增加至2018年的1189億元,但這一數字在2019年迅速回落,2019年前三個季度,融資規模僅為577億元。
在一級市場的資本已經對“慢熱且疲態”的AI開始失去興趣時,對這樣一些高估值、低營收、低增長的“燙手山芋”,推動其上市“及時止損”是必然的。或許錯過這一班列車,AI公司沒有新的故事可以講了。
華為、阿里、騰訊、百度、海康威視等巨頭依然在各賽道扮演着“導師”的角色,引領科技市場的潮流。各個AI“獨角獸”更像是初入門的“練習生”,雖然與“導師們”同台共舞,但暫時還無法與其一決高下。在此期間,“獨角獸們”需要做的,就是把估值轉化為成績,讓資本和消費者看到AI公司的實力。AI的美好前景毋庸置疑,但是屬於AI公司的時代還未到來。
【鈦媒體作者介紹:智能相對論(微信ID:aixdlun),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AI產業新媒體,重點關注智能家電(含白電、黑電、智能手機、無人機等AIoT設備)、智能駕駛、AI+醫療、機器人、物聯網、AI+金融、AI+教育、AR/VR、雲計算、開發者以及背後的芯片、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