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借殼深深房“回A”失敗,釋放了什麼信號?
11月8日,深深房A(000029.SZ)和中國恆大(03333.HK)宣佈重大資產重組中止,這意味着,歷時長達4年的恆大地產借殼深深房“回A”的計劃宣告失敗。
據一位資深業內人士指出,4年來,恆大對於“回A”之事竭力推動卻對外界諱莫如深;深深房作為主業乏善可陳的A股“殼”資源,也將希望都寄託在重組之上。
可如今,這項重組中止會對雙方產生怎樣的影響?因停牌而被“鎖倉”4年的7.6萬多户深深房股東會面臨怎樣的後果?恆大資金鍊會因此承壓嗎?作為中國最大的房地產企業,恆大“回A”折戟一事究竟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房企A股融資“緊箍咒”絲毫沒放鬆
“這個結果在預料之中。事實上,在恆大宣佈1300億戰投部分轉為普通股時,業內就普遍有這判斷了。”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向記者表示,儘管歷時4年,但恆大最終“回A”折戟,釋放了明確的政策信號——“A股對於房地產企業上市、發債等融資的限制絲毫沒有放鬆。”
2014年,房地產公司在A股的融資渠道全面收緊,從IPO到增發、借殼、發債等再融資渠道都給房企念“緊箍咒”。2016年9月,恆大和深深房啓動重大資產重組,也正是在上述政策背景下,走上了漫長的“回A”之路。
“恆大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公司,他回A股的成功與否,是有着標杆性意義的。”張大偉指出,不少在香港上市的內房股籌劃通過借殼回A失敗,恆大中止借殼深深房,更明確了“此路不通”。
不過,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記者指出,這隻能説明“恆大借殼深深房”的重組已經沒有想象空間,但是並不表示恆大放棄“回A”。“A股對房地產的估值始終要高於其他市場,對於融資更有利,依然會是房企們希望登陸的市場。”
但這並非易事,如是資本董事總經理張奧平則預測,“恆大借殼回A上市之路,受多重外部環境與內部因素的影響,已不是易事。”他提到,在註冊制下,像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的相關規定中,曾重點提出原則上不支持房地產等傳統行業企業在創業板上市。
恆大的資金鍊不會因此受到衝擊
恆大對於回A之事諱莫如深,卻竭盡全力。
為了借殼回A,恆大共進入三輪戰投,規模合計1300億元,投資方包括蘇寧、正威國際、山東高速等27家戰略投資者,並約定了部分股份在回A成功之際退出,包括簽下了若在2021年1月31日前無法完成“回A”就可以原價回購的“對賭”承諾。
2020年9月24日,網上流傳一份恆大集團向政府請求允許回A的文件,並稱若無法回A,戰略投資者股份需要贖回,將引發一系列系統性風險,令市場普遍擔心恆大的資金鍊情況。
事後,恆大對此文件真實性做出了否認,並在9月底宣佈1300億戰投部分順利轉為普通股的消息。“這意味着恆大的警報解除,因為他不需要向戰投贖回資金,債權轉化成了股權,恆大的資金鍊不會因此受到衝擊。”張大偉指出。
嚴躍進也指出,千億級的戰略投資使得恆大資金狀況得到較好的改善,近期還將持股的新能源股份出手,回籠了150億資金,其資金壓力已經緩解。
7.6萬多名深深房投資者的教訓
2016年9月14日,深深房A因為與恆大進行重大資產重組而停牌,停牌時股價10.81元/股,市值109.36億元。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深深房A共有76444户股東。
儘管深深房是深圳本土老牌房企,但正如其在2020年中報中表示:“受重大資產重組工作影響,公司近幾年未新增土地儲備,目前的土地儲備有限,主業經營發展面臨重大挑戰。”
最新的三季報數據顯示,深深房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約12.18億元,同比減少36.0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1.99億元,同比減少54.76%。房地產銷售減少導致營收下降。
2020年11月9日開盤時的深深房股價。
一位資深行業人士向記者分析指出,對深深房來説,主業不強,4年的重大重組宣佈中止,面臨“殼”價值大打折扣的行情,覆盤後來自市場的壓力較大。
“這幾年國內資本市場借殼上市、併購重組失敗的案例增多,很多投資者受到很大損失。” 北京威諾律師務所主任合夥人楊兆全告訴記者。他指出,投資者“炒殼”的投機行為存在較大風險。“一定不能認為有併購重組、借殼上市題材就一定暴漲,也有交易失敗後暴跌的可能性。”
針對投資者可能面臨的損失,多位證券業專業人士都向記者表示,投資者需要吸取教訓,本案上市公司若按照要求披露信息,不存在誤導投資者的情況的話,損失只能由投資人自行承擔。“只有在借殼上市過程中公司發佈了誤導性的不實消息,那麼投資者才可以要求索賠。”
【記者】張豔
【作者】 張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