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拜登大手筆展開基建計劃會帶來什麼?

由 時愛蘭 發佈於 財經

中國市場學會理事
經濟學教授
張鋭

圖蟲創意 圖

“根據全球諮詢公司麥肯錫的估計,美國基礎設施支出每增加1個百分點的GDP,將為經濟增加150萬個就業機會,因此樂觀狀態下,超2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在未來十年可給美國創造超千萬的就業崗位。”

1.9萬億美元的經濟救助計劃落地沒幾天,拜登就在自己競選總統的始發地、正向醫療保健和科技業轉型的傳統工業重鎮匹茲堡發表演講,宣佈了總額達2.25萬億美元的基建和經濟復甦計劃,雖然計劃的投資總量比市場之前預測的3萬億美元有所收斂,但公共財政的斥資規模依然僅弱於“羅斯福新政”時期的投資力度,拜登也由此成為僅次於羅斯福的對美國基礎設施投資最慷慨的一位總統。

分析發現,雖然拜登將基建與經濟復甦計劃拆成了就業和家庭兩個部分,甚至演講中直接將“基建和經濟復甦計劃”稱為“美國就業計劃”,但實際上只有少量資金用於勞動者的高級培訓、中低收入家庭參加醫療保險的補貼以及帶薪休假等方面,多達2/3的政府投入都對準了基礎設施建設,並且從理論上看就業也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因此,“基建和經濟重建計劃”嚴格意義上説就是一個基礎設施重建計劃,而且從傳統基礎設施到新型基礎設施、從城市基礎設施到農村基礎設施、從工業基礎設施到學校基礎設施,拜登似乎要完成一項全域性基建再造與革命。

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拜登既提出大力投資高鐵和推動鐵路系統電氣化,也強調為機場改建提供雙倍資金和為主要機場的項目改造提供競爭性贈款。同時指出大力發展公共交通,計劃到2030年在超過10萬人口的城市構建高質量的公共交通系統,並且10年內額外投入100億美元支持低收入地區的交通項目。不僅如此,基建投資還聚焦包括內河航道、貨運走廊、貨運鐵路、中轉設施和港口等在內的貨運基礎設施領域,並提出把交通基建贈款項目贈款從每年18億提高至35億美元。另外,更換城市地下老化管道、將清潔飲用水和水基礎設施投資增加一倍的內容也赫然呈現在基建投資的棋盤之中。

清潔能源基礎設施方面,基於力爭2035年前實現無碳發電的目標,基建計劃準備對輸電線路升級和大規模儲能示範項目展開重點投資,同時對400萬棟商業建築和200萬户家庭住房進行節能改造以及為數百萬工人提供100萬個節能住房,在此基礎上推動建築行業電氣化和建造淨零碳聯邦建築,至2035年全美建築存量碳足跡減少一半。不僅如此,基建計劃將加大對清潔汽車的聯邦政府採購強度,在將300萬輛政府系統汽車全部升級換代為清潔能源汽車的同時,設定到2030年所有美國製造的新巴士都達到零排放。另外,每個州的低碳製造業不僅可以獲得税收抵免的支持,還能夠得到來自聯邦政府的資金援助。

製造業基礎設施方面,支持“美國製造”和將製造業留在美國依然是基建計劃所凸現的主要目標,特別是針對汽車業電動化與智能化趨勢,基建計劃不僅提出五年內在電池和儲能技術方面投資50億美元,而且強調建立一個由50萬個公共充電網點組成的全國充電系統。同時,聯邦政府還會向願意試行新型充電基礎設施的市鎮和縣提供贈款,目的是不僅要確保電池生產在國內進行,還要鼓勵汽車製造商在國內建造或重組整車或零部件工廠。不僅如此,為振興製造業,基建計劃意欲將製造業擴展夥伴項目的資金提高四倍,同時聯邦政府向各州提供50億美元資金,制定鼓勵小企業創業的政策。

新型基礎設施方面,根據白宮日前發佈的《國家安全臨時戰略指導意見》,美國將建設21世紀的數字基礎設施以及量子計算、生物技術等“未來高增長產業”,基建計劃為此每年拿出10億美元幫助5個城市佈局智慧城市技術,並設立100億美元的城市振興基金,在陷入困境的城市開展創新技術項目的應用推廣,同時投資200億美元建設農村寬帶基礎設施,在此基礎上,基建計劃設立了一個400億美元、為期10年的轉型項目基金,目的是為龐大的新型基建項目提供援助。

不能不説拜登的確看到了制約美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短板。今年2月,得克薩斯州遭遇寒潮和暴雪,超430萬户家庭斷電,1400萬人停水,且這場百年一遇的寒潮風暴導致近四百萬人在零下十度的寒風中瑟瑟發抖,無數民眾只能撿木頭生火取暖,近六十多人死於一氧化碳中毒。得州停電斷水的悲劇放大了美國基礎設施破敗脆弱的整體生態。由於大部分基礎設施建成於上個世紀60年代,許多已經達到最大使用期限,如美國70%的電力變壓器和輸電線路已運行了25年以上,大壩的平均使用壽命為56年,城市管道沉睡了數十年也從未升級等,對此,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發佈的最新報告稱,美國的基礎設施總體評分是C-,即“有重大缺陷”的“平庸水平”,而且這個評分還是20年來的最高得分。同時,《全球競爭力》報告指出,目前美國基礎設施建設僅在世界排名第13位。

按照ASCE的分析,要改善美國基礎設施使之達到B級,需要在未來10年投資2.6萬億美元,而且ASCE警告,如果不彌補,到2039年美國將損失10萬億美元GDP,2.4萬億美元出口。現在看來,經濟重建計劃所要發動的資金規模基本能夠覆蓋ASCE所言的基礎設施投資缺口,並且不排除拜登還會再追加資金。為此,拜登已經準備通過加税來解決資金需求問題,其中,對年收入超過40萬美元的人徵收12.4%的社會保障工資税,個人所得税税率從37%上調至39.6%,同時按39.6%的普通所得税税率對100萬美元以上的長期資本利得和合格股息收入徵税,並將遺產税和贈與税的免税額從每人1000萬美元降至350萬美元,税率從40%提高至45%。在企業税制調整方面,企業所得税税率從21%提高到28%,並對賬面利潤超過1億美元的公司徵收最低税,同時將美國公司海外子公司的全球無形資產最低税率從10.5%提高至21%。以上各項加税可為財政增加超3萬億美元的收入。

基礎設施投資歷來是各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按照凱恩斯的貨幣乘數理論,政府每支出1美元可以產生1.5美元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2萬億美元基礎設施平均分配到10年中,年均投資2000億美元,每年能夠為GDP的額外產出貢獻約3000億美元。因此長期看,根據美國銀行的研究報告,超2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最終可帶來2%至9%的GDP增長。另外,根據全球諮詢公司麥肯錫的估計,美國基礎設施支出每增加1個百分點的GDP,將為經濟增加150萬個就業機會,因此樂觀狀態下,超2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在未來十年可給美國創造超千萬的就業崗位。

但是,由於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主要通過增加税收解決,或者説加税本就是基建和經濟重建計劃的重要內容,而加税勢必帶來企業經營成本的增升,也會對私人消費動能形成一定的稀釋。因此,美國税務基金會和税收政策中心的研究報告指出,加税使長期平均工資水平下降1.15%,損失54.2萬個工作崗位,其中到2030年最富有的1%納税人税後收入將因税收增加減少7.7%,所有納税人的税後收入平均下降1.9%。受到影響,税務基金會強調,加税將使未來十年GDP下降1.62%-3.4%。若如此,拜登的基建計劃在國會闖關可能不會十分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