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頂流張坤季報操作大曝光 更爆金句!李曉星重倉股大換血 5000字走心長文火了!
2022年開年市場震盪之下,陸續進入披露的公募基金2021年四季度更引起關注。
今日,易方達、廣發、銀華等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四季報集體披露,張坤、劉格菘、李曉星等頂流基金經理的持倉浮出水面。從近期公佈的季報上看,儘管市場風雲變化,明星基金經理們卻表現出不一樣的思路。
張坤維持“90%+”高倉位運作
倉位均小幅提升
被稱為“坤坤”的張坤是最受基民關注的基金經理,他是國內首位千億級主動權益基金經理,手握巨資讓他分量十足。
從基金君整理表格來看,相較去年三季度末,張坤所管理的四隻基金在去年四季度倉位均出現上升,四季度末倉位均處於94%以上,維持高倉位運作。
具體來看,張坤管理的四隻基金中規模最大的一隻——易方達藍籌精選的倉位去年四季度小幅提升,由三季度末的91.71%升至三季度末的94.23%。張坤也在季報中直言,四季度略微提升了股票倉位。
易方達優質精選是此前由易方達中小盤轉型而來的基金,該基金在四季度末股票倉位為94.5%,較前一季度末的92.31%實現了小幅增長。
去年9月10日,原來的易方達中小盤混合基金變更註冊為易方達優質精選混合基金,同時將港股納入投資範圍。從易方達優質精選四季報來看,繼續積極佈局港股。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該基金在各個國家(地區)證券市場的股票和存託憑證投資分佈來看,中國公允價值佔基金資產淨值比例為60%,而中國香港佔比則達到34.97%。
作為張坤管理時長近8年的QDII基金,易方達亞洲精選的持倉變動也牽動着不少持有人的心。持倉方面,該基金在四季度末股票倉位為94.11%,較前一季度末的90.65%出現小幅提升。
此外,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在去年底的倉位也達到94.37%,維持高倉位。
張坤所管理的三隻基金
騰訊升為第一大重倉股
去年四季報來看,張坤在去年四季度不僅保持高倉位運作、小幅加倉的動作,更是進行了積極調倉換股。
從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來看,行業配置上,該基金增加了科技等行業的配置,降低了金融、醫藥等行業的配置。
具體來看,易方達藍籌精選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並未發生變化,僅出現部分個股持股數量的調整。去年四季度,易方達藍籌精選增持了騰訊控股,該股由前一季度末的第8重倉股躍升為第1大重倉股,目前持有的公允價值佔基金資產淨值比例高達10.12%。
對於海康威視,易方達藍籌精選同樣進行了小幅增持,截至四季度末該股位列第2大重倉。
值得注意的是,瀘州老窖、貴州茅台、五糧液、洋河股份等白酒股均遭到張坤不同程度地減持,其中瀘州老窖持倉減少16.93%,從三季度末的第1大重倉股下滑至第3重倉股。貴州茅台則被減持58萬股,由第2大重倉股跌至第4重倉股。
同期,伊利股份獲得近千萬股增持,而平安銀行被減倉1200萬股,目前仍為第十大重倉。招商銀行、港交所的持股數量保持不變。
在總結配置的個股方面,張坤強調仍然持有商業模式出色、行業格局清晰、競爭力強的優質公司。
從易方達優質精選混合基金來看,張坤季報中寫道,四季度對易方達優質精選的結構進行了調整,增加了科技、消費等行業的配置,降低了金融、醫藥等行業的配置。
從最新披露的去年四季報情況上看,前十大重倉股票名單幾乎沒有變化。只是前一季度末的第8重倉股平安銀行不再現身該基金去年四季度末的前十大重倉,同時洋河股份新進前十大。
具體來看,由於前一季度的第1大重倉股貴州茅台被減持,此前作為第四大重倉股的騰訊控股被減持1.52萬股後躍升為新的第一大重倉,而貴州茅台下滑為第二大重倉股。
截至去年四季度末,招商銀行依然為易方達優質精選的第三大重倉股,四季度期間被張坤小幅減持。而五糧液持股數量減少,一個季度內被減持128萬股,由三季度末的第二大重倉股變為第四重倉股。瀘州老窖、伊利股份也被減持,但目前佔基金資產淨值比例仍高於7.5%。
增持方面,海康威視、京東集團、港交所獲得不同程度增持,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分列易方達優質精選第8至第10重倉股。
對於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期基金,張坤的操作路徑大致相似,均為適當減持白酒、銀行股,增持科技股。
易方達亞洲精選的重倉股也基本穩定。具體而言,該基金三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依次為:香港交易所、騰訊控股、京東集團、阿里巴巴、招商銀行、蒙牛乳業、 郵儲銀行、美團、中國海外發展、康師傅控股。
和三季度末相比,香港交易所從此前的第3大重倉股增持至第1大重倉股,期間加倉12萬股;騰訊控股依然為其第二大重倉股,持股數量增加4.3萬股。
該基金還增持了京東H股、蒙牛乳業和美團;同期,郵儲銀行和中國海外發展被相應減持;招商銀行的持股數保持不變,但由第1大重倉股下滑至第5重倉股。
新進為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的,有阿里巴巴、康師傅控股;中國財險、萬科H股已不在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行列。
規模略有縮水
仍是 “千億資金掌舵人”
張坤是行業內首位主動權益基金管理規模超過千億的基金經理,而在2021年四季度市場震盪之下,張坤所管理規模在四季度有所縮水,但整體規模仍超過千億。
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易方達張坤管理的4只基金合計總規模達到1019.36億元,相比三季度末減少了38.13億元。
具體來看,去年四季度末,易方達藍籌精選、易方達優質精選、易方達優勢企業三年、易方達亞洲精選股票的規模分別為676.23億元、199.84億元、99.17億元、44.12億元。除了易方達亞洲精選規模有所增長,其餘幾隻基金規模均出現下滑。
其中易方達藍籌精選在去年四度度縮水了22.24億元,但仍是基金行業“巨無霸”的主動權益基金。
張坤看後市:
一部分的優質企業估值已經具有吸引力
每次都在季報中“走心”,張坤的季報讓不少基民認真閲讀。在剛剛披露的2021年四季度中,張坤也表達了自己的後市觀點。
張坤在易方達藍籌精選季報中寫道,本基金在四季度略微提升了股票倉位,並對結構進行了調整,增加了科技等行業的配置,降低了金融、醫藥等行業的配置。個股方面,我們仍然持有商業模式出色、行業格局清晰、競爭力強的優質公司。
2021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黨的基本路線的要求”,並且中國經濟和企業本身就藴含着相當大的潛力,因此我們認為,目前經濟遇到的下行壓力只是階段性的,我們對中國經濟的長期前景依然保持樂觀,堅信中國的經濟實力終將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有一批優質公司能夠為客户創造價值,提升整個社會的效率和生產力,同時具有持續為股東創造自由現金流的能力。2021年,這些企業中的一些股價表現落後於市場,但是我們始終認為“要做好投資,更重要的是盯着賽場,而不是盯着記分牌”。
我們將仔細審視組合中企業的基本面,選擇競爭力突出、長期邏輯確定性高的企業長期持有。我們認為,經過了2021年的估值消化後,一部分的優質企業估值已經具有吸引力,在3-5年的維度內,企業的業績增長大概率會投射到其市值的增長中。
劉格菘維持較高倉位
增持晶澳科技、小康股份
廣發基金劉格菘為2019年全市場冠軍,他管理的廣發雙擎升級、廣發創新升級、廣發多元新興包攬了2019年權益類產品前三甲,成為了市場頂流基金經理,一舉一動備受市場關注。
作為劉格菘目前在管基金當中任職時間最長的產品及代表作之一,廣發小盤成長的2021年四季報也顯露出他在2021年四季度的投資情況。截至去年四季度末,該基金淨值規模達到134.23億元,較上季度末增加13.25億元。
廣發小盤成長的倉位方面,截至去年度四季度末,該基金權益基金佔基金總資產的比例為89.59%,較三季度末93.79%的股票倉位有所下降,但也維持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
重倉股方面,與去年三季報相比,廣發小盤成長四季度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並沒有變化,分別是晶澳科技、隆基股份、小康股份、龍佰集團、聖邦股份、億緯鋰能、康泰生物、京東方A、高德紅外、健帆生物。
但對於不同的個股,劉格菘的增減持操作並不一致,前十大重倉股的座次也隨之發生變化。
按照持股數量來看,劉格菘四季度增持了晶澳科技、小康股份等公司,增持幅度分別為37.19%、33.74%。四季度增持獲後,這兩隻個股也分別由廣發小盤成長三季度末的第9、第7重倉股躍升為第1大、第3重倉股。
與此同時,隆基股份、聖邦股份、億緯鋰能、京東方A等公司四季度被劉格菘減持,其中億緯鋰能和京東方A的持股變動幅度居前,被減持的幅度較大。這兩隻個股也由基金第1大和第5重倉股分別下滑至第5和第8重倉股。
劉格菘看後市:
樂觀看好“全球比較優勢製造業”
劉格菘在廣發小盤成長的觀點同樣值得一讀。
劉格菘首先分析了2021年去年風格分化的原因,認為一方面是“核心資產”經歷過去幾年時間的上漲,相對估值水平已經處於較高的歷史分位,同時景氣度並沒有明顯的提升以對應相對高位的估值;另一方面,週期、電力公用事業與新能源板塊各自都有景氣度向上的催化,週期性與資源型行業的景氣度向上來自於供需格局變化下的價格快速上漲,電力與新能源板塊則受益於碳中和的大時代背景,景氣度穩中有升。
他還分析風格分化的局面在2022年可能會延續。資產的潛在價值或是我們對於一類資產的收益預期,取決於該類資產的業績增速、增速的可持續性以及市場願意給予此類資產的估值水平,在可持續增長的商業模式下,在資產業績增速持續超預期的階段,市場更願意給予此類資產更高的估值水平,反之亦然。在當前中國宏觀經濟新舊動能的轉換時期,不同資產處於不同的景氣階段,因此資產的分化表現是大概率事件。
2021年年初,我們提出了“全球比較優勢製造業”的概念,展望2022年,我們對於這個方向資產的成長持續性、盈利增速預期依然很樂觀:已經建立了全球比較優勢的製造業龍頭公司,其企業家領導力、產業聚集下的先進製造能力等因素打造的“護城河”還在不斷變寬,我們判斷未來在光伏、動力電池、儲能、面板、化工新材料、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高端裝備等方向會有更多的世界級公司出現。
未來本基金的資產配置依然以這些方向為主,我們將從供需格局出發,用產業的眼光去尋找優秀企業並伴隨偉大企業共同成長,以期為持有人獲取長期的超額回報。
李曉星重倉股大變
山西汾酒成為第一大重倉股
銀華基金李曉星也是備受市場關注的基金經理,持倉變化和市場觀點牽動人心。
1月20日晚間,李曉星、張萍、程桯共同管理的銀華大盤精選兩年定開公佈的四季報顯示,截至四季度末,該基金股票倉位為92.28%,與三季度末95.48%的股票倉位略有降低。
該基金在去年四季度保持高倉位,科技、消費和價值配置較為均衡,重點配置了新能源、食品飲料、醫藥、銀行等行業,精選高景氣行業中高增長的個股。
重倉情況方面,銀華大盤精選四季度重倉股大變樣。其中,山西汾酒新進前十大重倉並且成為第一大重倉股,截至四季度末持股數量27.67萬股,持倉市值佔基金資產淨值比例8.75%。
同期,分眾傳媒、寧德時代、瀘州老窖、五糧液、伊利股份等5只個股同樣新進銀華大盤精選前十大重倉股之列。而平安銀行、智飛生物、泰格醫藥、紫金礦業、比亞迪、東方財富等6只個股已不在其十大重倉股範圍內。
李曉星5000字走心長文
在李曉星、張萍、程桯共同管理的銀華大盤精選基金四季報的“報告期內基金的投資策略和運作分析”一欄中,合計寫了5200多字,是一份“走心長文”,頗具文采,值得一讀。
這份長文首先總結了2021年的市場,然後展望了2022年,談了科技行業、消費行業、價值行業展望,還寫了2022年寄語。
一、2021年市場回顧:
今年的宏觀經濟主要壓力來自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房地產市場傳導的壓力,二是基建投資不及預期,三是疫情的反覆。在此背景下,流動性相比去年更為寬鬆,二級市場總體上來説還是給投資者創造了正收益。
回顧2020年底我們對於2021年市場的幾個判斷,主要集中在兩句話,“聚焦比較優勢,迴避犀牛風險”。現在從後視鏡往回看,當時説對了一句半。“犀牛風險”是眾所周知的與房地產相關的業務,今年地產鏈相關的股票、債券都出現了一定的波動,整體收益不佳。“比較優勢”主要是指科技製造業和消費升級兩個方面:今年與硬科技相關的,如新能源、半導體等行業都表現的非常好,其中能享受工程師紅利的科技製造業表現非常突出,與商業模式相關的軟科技則表現相對差一些;但受宏觀環境影響以及疫情的反覆,關係到絕大多數人就業的中小微企業的經營遇到了些困難,居民在對於收入預期不明朗的情況下,消費支出會受到壓制,整體消費板塊表現弱勢。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二級市場是公平的,每一類的資產都會有自己的表現時間,優秀的公司無論大小,只要業績持續兑現,最終都會被市場認可,只是時間的問題。
2021年的大小盤股票表現差異很大,中證1000指數遠遠跑贏滬深300指數。這樣的市場走勢的背景是異常寬鬆的流動性、行業龍頭的反壟斷和經濟的調結構,還有就是年初的時候中小市值的估值處於歷史低位,而行業龍頭的估值處於歷史高位。
宏觀經濟的壓力疊加流動性寬鬆的組合,天然更適合小市值股票,此外,小市值股票還有“專精特新”的加持。這就像2015年,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助推下,疊加流動性寬鬆,小市值股票漲幅非常大。其中不乏優質的小市值公司通過自己的努力經營使得業績快速增長,但不可否認的是,也有相當數量的小市值公司,上漲只是靠一些牽強的邏輯和預期的演繹,沒有基本面支撐的公司在潮水退去的時候就能看到是否在裸泳了。
“一期榮華一杯酒,煉剛化為繞指柔。” 去年底,核心資產是萬眾矚目的焦點,長坡厚雪是投資者口中出現最多的關鍵詞,許多未來業績增速中樞一般的優質公司的估值被推到了歷史高位。
我們認為這些公司的長期成長性和在行業中的領先優勢並沒有發生變化,只是過高的估值需要一些時間來化解,對於他們其中的絕大多數公司來説,今年是消化估值的一年。一年不到的時間,核心資產的關注度從趨之若鶩變成了門可羅雀。對於任何投資標的來説,看好他的原因和看空他的原因在任何一個時間段都會是充足的,而從我們的角度出發,我們還是希望去抓住一些主要矛盾。那就是這些優質公司所處的行業還有空間嗎?公司在自己的行業裏還有領先優勢嗎?公司目前的估值是否匹配長期增長中樞?如果這些答案都是肯定的,那近期是不是提供了以合理的價格買入這些優質龍頭公司的機會?
“誰憐不得意,長劍獨歸來。” 年初時候的百萬雄獅過香江、南下搶奪定價權的豪言壯語猶言在耳,到了年末,大部分投資者已經進入了談港股色變的狀態。因為資金屬性和交易環境的不同,港股市場相對於A股市場的折價會長期存在,短時間內期許A/H差價的迅速抹平都是不現實的。拋開一直存在的差價不談,只看現在港股的估值水平,相對於港股自身的歷史水平也降到了低點,當下也不應該是再拿着放大鏡找缺點的時候,我們對於港股明年提供一個合理的收益預期是有信心的。
二、2022年市場展望:
展望2-3年的維度,我們認為以下的三件事是會發生的:
1)新冠逐步的流感化。我們盼望張醫生所説的會成真,2021年會是抗擊疫情的最後一個寒冬。隨着全球新冠疫苗接種率的提升,以及新冠特效藥的不斷開發,新冠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會顯著下降,最終新冠的傷害力會流感化。各個國家的國門會走向開放,文化交流和商業貿易會逐步恢復正常,封閉會使得國家間的誤解加深,而開放和交流會使得國家間的信任加深,畢竟更好的生活品質是全球的主流追求。
2)經濟逐步的上台階。今年因為房地產市場的風險,消費的低迷以及疫情的反覆,疊加去年的基數效應,整體經濟走勢是前高後低,這個對於順週期標的的投資是非常不利的。現在我們可以看到高層提出六穩六保,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各個行業的穩增長措施在相繼出台,相信在明年會逐步發揮作用。我們同時可以看到,高層對於中小微企業的支持是最為明顯的。市場往往認為上市公司裏面的中小企業就是中小微企業的代表,其實這個是錯誤的,能夠上市的企業基本都不在中小微企業的範疇。那中小微企業對應的投資標的是什麼呢?我們認為是消費相關,中小微企業解決了90%以上的居民就業,中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也就決定大部分居民的收入預期。今年整體消費不好的原因就是中小微企業的經營困難,我們相信中小微企業的經營改善會帶動就業和大眾的收入,從而提升大眾消費的能力,最終帶動經濟進入到良性發展過程中。
3)流動性逐步的迴歸正常。隨着疫情的逐步流感化以及經濟的逐步上台階,流動性會逐漸的迴歸正常。核心資產裏面都是各個行業的龍頭,而各個行業的龍頭跟經濟的相關性是更大的。看2-3年的維度,在經濟上行流動性下行的大背景下,核心資產的超額往往是更大的。我們近期行業調研的結論是,龍頭公司在過去一年的領先優勢並沒有減小,在很多行業反而是加大的,然後有很多公司的估值反而在行業內變得是相對便宜的。優質公司的表現時間遲早會來臨,就像2015年之後,流動性潮水退去的時候,就是優質龍頭公司表現的甜蜜時光了。
結合我們對於宏觀環境的判斷,我們對於2022年的市場觀點也可以總結成兩句話,“碳中和、穩消費,聚焦核心資產。” 希望我們對於2022年市場判斷的正確率可以比2021年更高一些,能對兩句話。
三、科技行業展望:
“他日登高天地寬”,科技股的投資就是投資變化,投資變化受益的方向,投資壁壘形成的過程。成長股漲幅最大的階段不是在最終壁壘形成後的穩態格局,而是在壁壘形成的過程中。從整體的科技產業變化來看,正在發生兩大變化,即能源結構的變化和地緣政治的變化。能源結構的變化指是在未來30-50年當中,能源的主要供應方式從化石能源逐漸轉變為非化石能源,使用汽油的交通工具也會逐漸轉變為消耗電能的交通工具。而地緣政治的變化映射到科技股當中,主要集中卡脖子環節的國產替代方向,以及我們相對不是很在行的軍工方向。
從能源結構轉變的角度來看新能源,其產業趨勢是沒有結束的。能源生產端,風光滲透率離目標還差的比較遠。能源消費端,國內純電動車(不含混動)的滲透率還不到15%,全球的滲透率也不超過10%。隨着風光滲透率提升以及電力消費效率提升,新型電力網絡的建設方興未艾。
發電端風光佔比的提升、電網側安全的加強和用電側峯谷差價的拉大將推動儲能的快速發展。光伏、風電、電網設備、儲能和電動車仍將有大量投資機會。當然,上述5個細分方向的投資機會在2021年已經被較為充分的挖掘了,甚至有些是股價走在基本面前面了。這增加了2022年的投資難度,2022年要在產業鏈環節選擇上和個股挖掘上多着力些。
我國在信息技術發展中尚有較多高附加值但亟待解決的卡脖子環節,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國產替代迎來歷史機遇,我們努力挖掘各細分領域龍頭從1到N的投資機會。半導體2021年的主線是全球缺貨漲價,2022年主線將切換到創新週期和國產替代,個股表現將分化。細分方向上,我們看好車用半導體和設備材料國產化。其中,汽車的電動化和智能化已進入加速階段,將帶動半導體單車用量提升,而供給端驗證門檻高,車用半導體會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維持高景氣度。而國內晶圓廠的快速擴產會帶動上游設備、材料國產化,相較於景氣度二階導屬性的半導體設備,從投資角度上我們更看好耗材屬性的半導體材料,以及國產化率低、有望實現非線性增長的設備零部件。
5G產業鏈的投資,我們遵循技術成熟曲線和投資回報的匹配度,在業績驅動的投資框架下,現階段仍是硬件投資方向最為確定;軟件應用側,大部分產業處於萌芽期,尚無成熟的商業模式,保持積極關注。技術創新角度,看好VR/AR創新週期、汽車智能化和AIOT對相關半導體和消費電子的硬件拉動,以及受益於企業端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的安防產業鏈。
2021年,互聯網行業在政策強監管和流量紅利見頂的背景下,盈利能力和估值受到了雙重壓制。展望2022年,我們認為行業估值下行的空間有限,超額收益來源於業績增長和估值修復。細分行業裏我們看好低估值順週期以及遊戲。在低估值順週期方向,我們看好長期受益消費升級紅利的品牌廣告。效果廣告ROI由於線上流量紅利見頂而持續下降,品牌廣告相對性價比凸顯。品牌廣告的代表,梯媒有別於傳統營銷媒體,需求以及行業格局更加穩定,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背景下,需求有望出現率先反彈。相關龍頭公司在前期跟隨消費板塊休整後,當前具備可觀的絕對收益空間。遊戲業績的核心驅動力來自於出海,作為文化出海的代表性行業,展望22年,遊戲公司海外收入佔比有望持續提升,我們看好海外收入佔比及增速較高的遊戲公司。元宇宙是代表未來的方向,目前相關標的處於概念形成初期估值擴張的階段,相關標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我們會持續關注新技術發展變化。
四、消費行業展望:
“滄海浮沉若雲煙”,如果説科技投資的是變化,那消費給我們提供的就是確定性和穩定性。
從收入端和利潤端來看,消費品公司明年業績將回歸正常經營狀態,同時也出現了估值切換的空間。2021年對於消費無疑是外部因素變化很大的一年,全年疫情的反覆擾動、反壟斷、強監管等行業政策,以及限產限電、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行,導致業績逐季放緩,估值持續承壓。但歷史上每一次惡劣的外部環境都會強化優質公司競爭力,也更有利於格局的優化。我們認為2022年這些負面因素都會弱化,整體消費的投資會比21年更加樂觀。
消費的細分行業上,我們看好高端白酒和有全國化擴張潛力的次高端,四季度我們加倉白酒配置,因為看見積極因素不斷積累,改革信號的明顯,強化了中長期業績確定性。大眾消費品預計在二季度會有更好的表現,我們看好有漲價彈性的調味品,以及受疫情壓制較大的餐飲供應鏈復甦。養殖行業明年也有機會,需要逐步驗證拐點,但這一輪週期的力度會明顯弱於上一次,對標的的選擇要更注重成長性。新興消費現在處在消化估值的過程中,會有不同賽道的分化,要自下而上地挖掘個股機會。
2021年醫藥板塊跌宕起伏,核心資產由於種種原因沒有獲得我們期望的收益率,然而全年醫藥板塊還是有30%以上的個股漲幅超過20%。CRO/CDMO、醫美、上游裝備耗材、中藥都有自己的高光時刻,兼容幷包、百花齊放。我們抓住了一些機會,也錯失了很多機會。我們堅信醫藥還會是長牛行業,只是我們需要更辛苦、更勤奮的去挖掘標的,尋找未被認知的機會。展望2022年,我們會在CRO/CDMO板塊中優中選優;繼續持有政策環境友好、業績增長穩健的醫療器械和研發實力強勁、業績持續兑現的疫苗龍頭;逐步買入業績有望在疫情後恢復的消費醫療;並擇機配置低估值、基本面改善明顯的其他優質標的。
五、價值行業展望:
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背景下,我們認為順週期的大多數價值股會有一定絕對收益,超額收益多少需要看經濟修復的力度。銀行股是我們較為看好的板塊,雖然2022年整體收入和盈利增速回到正常水平,但零售銀行和經濟發達區域的城商行依舊會保持較高增速。另外,該類銀行資產質量受經濟波動較小,在不良資產大規模出清後,其信用成本會明顯下行,由此反哺利潤增長。
券商股中的財富管理賽道也是我們相對看好的板塊,財富管理週期性較弱,而且盈利增速快於其他業務子板塊,未來前景廣闊,因此我們看好財富管理業務收入和盈利佔比相對較高的券商。地產行業邊際的確有改善,但長期景氣度確定性下行,在我們的投資框架中,並不十分接受該類博弈型的行業,但在本輪民營地產風險暴露的過程中,國有地產公司相對收益,可以獲得更高的行業集中度,因此我們對地產持中性態度。保險行業的估值處於歷史低位,但其基本面的修復還沒有到來,需要保持關注。
六、2022年寄語:
“孤單心事都隱藏的很體面”,轉眼間就要進入組合管理的第八個年頭了,不少一起入行的小夥伴們已經慢慢淡出,我從最開始被認為是不太可能會幹長的公募經理到現在被認為是看起來能幹很長的公募經理。未來只要身體條件允許、業績還可以維持在期望的水準之上,我還是會繼續幹下去的。我們認為公募基金是一個可以讓大眾分享社會進步紅利的普惠金融的工具,公募經理最終的評判標準應該是職業生涯到底讓持有人賺了多少錢,這個也是我們一直以來挑戰的目標。
未來我們會繼續提升專注度,爭取把95%以上的時間放在做好投研和提升業績上,這樣也是對所有持有人的負責與公平。感謝持有人一路以來的支持,儘管我們的業績時有起伏,但一直對於我們不離不棄,您們的期許和批評都是我們繼續前進的動力。在這裏,祝我們的持有人們和這篇報告的讀者們,在新的一年裏豁達快樂、好運連連,“萬樹梅花月滿天,九萬里風鵬正舉!”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