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第二個仁東控股?這家去年暴漲300%的醫療企業,連續7個交易日跌停!前期併購留下“後遺症”?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財經

連續跌停的接力棒已經從仁東控股手裏交到了濟民製藥手裏。

12月16日,濟民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濟民製藥”)突然跳水跌停,此後便開啓了暴跌模式,連續7個交易日以跌停價收盤,其中最近6個交易日均是一字跌停。截至12月24日收盤,濟民製藥報收於19.99元/股,7個交易日內累計跌幅達52.17%。

股吧中,不少散户將本次股價異常波動歸結為“坐莊後必經的崩盤”,更有不少投資者高呼濟民製藥為“仁東控股”第二。

12月24日晚間,針對異動,濟民製藥發佈公告稱,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要事項。

年內第二次斷崖式下跌

記者注意到,這已是濟民製藥年內第二次斷崖式下跌。今年6月12日、6月15日、6月16日,濟民製藥曾連續3個交易日跌停,大批投資者慘遭收割。

當時,有多名投資者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反映市場上存在有人利用微信羣、QQ羣及直播間向股民推薦買入該股的情形。(詳情見:《直播間薦股太洗腦!入坑後連續跌停!還有股民稱賬户被盜滿倉買入!這隻股票背後有何玄機?》)。隨後,該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董監高等均未策劃、參與該事件,也未授意他人策劃、參與該事件,與該事件無任何關聯關係。

時隔半年,濟民製藥再一次經歷閃崩跌停。不過從各處公開信息來看,本輪暴跌行情不像是人為操控,更像是市場調節。

環業投資IP Global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分析道,“濟民製藥連續跌停的邏輯可能是公司此前存在莊家炒作以及內幕交易,現在這些都被暴露了,市場失去了信心支撐。導致莊家不再繼續維護股價,從而出現了暴跌以及連續跌停的發生。”

對此,《國際金融報》記者向濟民製藥發去採訪提綱求證。截至記者發稿時,未能收到相關回復。

盈利能力逐年降低

資料顯示,濟民製藥於2015年登陸A股市場,是一家以醫療服務、大輸液及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營業務的公司。當前,其主要產品為醫療服務、非PVC軟袋大輸液、塑料瓶大輸液、安全注射器、無菌注射器等。

自上市以來,該公司營業收入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但其歸母淨利潤卻由上市前最多8124.78萬元下滑至今年三季度的3483.77萬元。記者注意到,這與其上市後的公司戰略不無關聯。

在核心業務大輸液遭到同行科倫藥業“吊打”後,濟民製藥於2015年開始頻繁收購民營醫院,轉型醫療服務行業。根據歷史公告,濟民製藥曾先後收購海南博鰲中整國際醫學抗衰老中心有限公司51%股權、鄂州二醫院80%股權、白水濟民醫院60%股權、鄆城新友誼醫院51%股權等醫療及醫療器械企業的收購,合計耗資約6.4億元。

不過,上述標的業績並不理想,濟民製藥試圖藉助併購從而實現利潤翻番的美夢也隨之破碎。當前,該公司迫切想要甩掉這些資產包袱。

例如,12月10日,濟民製藥發佈公告稱,因鄆城新友誼醫院業績未達預期,公司與邵品簽署《股份回購協議》,邵品將以1.32億元回購新友誼醫院84.49%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不再持有新友誼醫院股權。

然而,標的回購也並非一帆風順。在發佈上述標的回購公告的同時,濟民製藥還表示,此前與白水濟民醫院原股東趙選民簽訂的回購協議中仍有7600萬元未到賬。

瘋狂併購還讓濟民製藥揹負了沉重的債務包袱,資金壓力極大。最新的三季報顯示,該公司負債總額高達10.98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1.69%,較2015年三季度末的10.63%大幅攀升41.06個百分點。

有業內人士認為,上市至今,濟民製藥始終業績平平,前期的併購擴張讓公司迅速做大規模,但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如今,公司正在經歷第二輪暴跌行情,雖然已經連續7個跌停,不知何時才能止跌。

對此,經濟學者陳恆丹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2019年度該股漲幅巨大,超300%,泡沫較多影響了公司基本面的支撐力度。同時,該股技術面也已走壞。截至今日跌停後仍有巨量賣單封板,説明該股下行空間不小,短期或仍將繼續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