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量滯漲,這是個什麼信號?
七月下旬以來,滬深股市的單日成交金額一直保持在萬億元以上的水平,形成了持續的巨量成交態勢。但與此同時,股市的走勢則比較一般,上證綜指從低位展開反彈,但明顯受阻於60天均線,也沒能擺脱大半年來的區間震盪格局。深證成指的形態與之也很相似,只是波動幅度相對要小一些。從技術上講,這屬於較為典型的巨量滯漲格局。
很多人都知道量價配合的理論,即大盤上漲需要放量,而下跌時最好是縮量的。在去年、前年的春節前後,兩市都有過一段單日成交突破萬億,同時股指也明顯上漲的行情。也因為這樣,當最近兩市連續放出萬億成交金額的時候,很多投資者認為大盤應該上漲,即便是一時沒有漲起來,也還是從“量為價先”的角度出發,認為不久後大盤就會漲起來。而現在的問題是,儘管已經放量20來個交易日,可大盤依然沒有上漲,甚至交易重心還有所下移,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換言之,此時所出現的巨量滯漲局面,是發出了什麼樣的信號呢?
客觀而言,現在滬深股市的成交金額的確很大,雖然以前也有過單日萬億的情況,但除了在2105年因為市場異常波動,持續放量特別明顯,在其他時間這種情況是很少見的。而現在之所以會持續出現巨量成交,主要原因在於,一方面是市場規模大了,流通市值接近70萬億元,這樣即便換手率沒有增加,甚至還有所下滑,但大盤還是很輕易出現萬億成交。
另外,今年以來市場風格多變,所謂的“茅指數”與“寧指數”此起彼伏,大資金快速在不同板塊中切換,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市場交易,也放大了成交。
還有因為新股發行比較快,這就帶來了隨後限售股的大量上市,形成了較大的套現壓力,而這也成為了引發成交放大的一個原因。基於以上這樣一些因素,顯然的確不能簡單地把現在的成交狀況與過去做簡單的對比。應該説,放量是有的,但還不像2015年時那樣極端。也因為這樣,儘管股市每天有這麼多的成交量,但是似乎沒有人説現在股市很火爆。
這裏就要解釋一個問題:現在的這種巨量滯漲行情,説明了什麼?
首先,大盤現在並沒有多少增量資金入市,成交量是靠存量資金在盤中不同板塊間的快速進出帶來的,也因為這樣,市場表現就是板塊間的輪番活躍,但形成不了相對一致的上漲趨勢。
其次,它也表明面對延續了一段時間的結構性行情,投資者在對熱點的確認以及轉換方面,存在很大的分歧,幾乎所有的題材都存在圍城效應。在這個時候,只要大環境基本穩定,市場就比較容易展開較為充分的換手,而這必然帶來成交量的大幅度增加。
最後,如果持續出現滯漲,客觀上也是在提示上行阻力比較大,而且這種滯漲的走勢,對投資者的積極性會有打擊,隨着時間的推移,那麼拋壓自然會加大。有句股諺説“久盤必跌”,這是有道理的。因此在巨量滯漲出現時,就有必要考慮大盤會不會下跌的問題。
在本週二,滬深兩市共成交了13000多億元,而上證綜指與深證成指則分別下跌了2%與2.33%,在日K線圖上是下了一個台階。看得出滯漲以後果然是出現了下跌。那麼跌了以後會怎麼樣呢?通常來説,如果大盤能繼續保持比較大的成交量,倒也能夠説明並沒有太多的資金從市場中撤出,並且還是在努力挖掘熱點。這樣的話,那麼後市也就不會再進一步大跌,而是有可能在大盤進一步整理的基礎上展開新的結構性行情。
應該説,無論是“茅指數”還是“寧指數”,其中都有一些價值被低估,或是題材值得挖掘的品種,另外在這範圍之外,也會有不少頗具投資機會的個股,因此接下去的市場還會出現相應的操作餘地。回過頭來説,市場如果繼續維繫萬億成交,事實上也就成為行情運行的一個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