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胞集團600億債務重組進行時 大健康產業成袁亞非“救命稻草”
時代週報記者 何明俊
歷時兩年多,三胞集團行至命運分岔口。
在12月22日舉行的三胞集團金融債權人會議上,三胞集團債務重組的定稿方案出爐。
該方案已獲三胞集團債權人的初步認同。其中,中國華融江蘇省分公司作為紓困資金方介入,為三胞集團提供80億元的鉅額流動性支持。
據悉,“地方政府+央企戰投”是三胞集團債務重組順利開展的關鍵。
大健康業務成為三胞集團殊死一搏的砝碼。按目前債務重組安排,三胞集團“近年來所佈局的大健康產業有較好的盈利能力和發展前景,引入戰投紓困資金後,可以逐步修復資產”。
截至2020年3月31日,三胞集團及其控股的兩家上市公司南京新百(600682.SH)、*ST宏圖(600122.SH)等關聯方的整體金融有息負債規模合計約712.43億元,其中南京新百負債約16.57億元、*ST宏圖負債約44.82億元,三胞集團需解決的金融有息負債總額為651.07億元。
“目前,債務總額至少有600億元。”12月24日,一名與會知情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透露,“三胞集團債務重組方案的核心是全額留債,展期8年”。
據時代週報記者測算,如果不算處置資產,600億元的債務分8年還清,平均每年需還75億元。這對三胞集團是巨大的資金壓力。三胞集團能否藉助大健康產業翻身,仍是一個未知數。
押注大健康
袁亞非2015年下定決心,切入大健康產業。當時,他無法預料這一舉動會成為三胞集團現在的救命稻草。
2014年,三胞集團以7000萬美元收購居家養老企業以色列Natali。Natali服務了以色列一半以上的老年人。
次年,三胞集團以1.55億英鎊購入英國曆史最悠久的皇家授權連鎖百貨商店——House of Fraser。
這一年,南京新百確立了“現代百貨+健康養老”雙主業驅動的發展戰略,大健康板塊成為袁亞非的佈局重點。
南京新百稱,在整體發展戰略框架下,通過調研重點企業,分析業務模式,初步擬訂了公司養老健康產業戰略規劃。同時積極推進大健康領域資產重組工作,儘快完成相關項目的收購工作。通過大商業、大健康平台,搶抓市場份額,不斷提高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
同年,南京新百又啓動了兩項重大資產重組:收購在美上市公司中國臍帶血庫企業集團(China Cord Blood Corporation,下稱“CO集團”)和三胞醫療養老資產。2015年,南京新百實現營收158.53億元,同比激增102.52%;經營活動現金流更同比大增81.50%,達約24億元。
2016年,南京新百繼續“買買買”。
南京新百首先將目標瞄準兩家醫院,先是出資現金1億元投資上海勳創投資管理中心,劍指江北人民醫院100%股權,後再出資現金4440萬元投資南京盈鵬蕙逸醫療產業投資合夥企業,劍指徐州市腫瘤醫院有限公司80%的股權。
2016年10月,南京新百以8662萬新加坡元的作價,收購東南亞最大的臍帶血和臍帶膜存儲服務商——新加坡康盛人生集團19.98%的股權。
這一年的另一場收購大戲是針對CO集團。在2015年啓動對CO集團的收購之後,其進展並不順利,南京新百於2016年8月30日公告要撤回重組申請,並最終在9月2日宣佈終止該重組方案。但是,南京新百並未就此放棄CO集團收購事宜。
2016年11月9日,南京新百發布公告稱,擬出資4億元參與投資設立南京盈鵬蕙康醫療產業投資合夥企業,其主要投資目標為收購CO集團不低於65.4%的股份。
時至2017年1月,證監會核准南京新百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批覆後,南京新百向廣州金鵬集團有限公司、銀豐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等12個法人和3個自然人發行約2.7億股,將山東省齊魯幹細胞工程有限公司(下稱“齊魯幹細胞”)76%的股權(約35億元)、三胞國際100%股權以及安康通控股有限公司84%股權(約5.4億元)一併收入囊中。
2017年6月,三胞集團斥資8.19億美元拿下美國生物醫藥公司Dendreon100%股權。此項交易完成後,三胞集團在大健康產業上的佈局暫告一段落。
能否借大健康翻身?
依靠財務槓桿在境內外頻頻收購,然後將資產悉數裝入旗下上市公司,三胞集團以此提高上市公司規模和市值。這也為三胞集團埋下了“高槓杆、高估值、高商譽”的隱患。
2018年6月,橫跨零售、養老、醫療、地產、金融等領域的三胞集團突然資金鍊斷裂,多筆債務出現逾期。一夜之間,三胞集團及關聯企業紛紛被起訴,資產被查封、凍結。
2年多過去,三胞集團的債務問題仍未解決。天眼查顯示,截至2020年12月24日,三胞集團仍被標示為“高風險”狀態,涉及的司法訴訟高達177宗,其中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的訴訟達25宗。
此次債務重組方案出爐後,三胞集團表示,一方面處置非主業資產用於清償債務,另一方面聚焦主業,大力發展生物醫療和康養業務,盤活自身經營現金流。
財報顯示,在健康養老領域,南京新百主要佈局有安康通和三胞國際。安康通是綜合養老服務型企業,而三胞國際為投資控股平台,其主要業務主體與經營資產為以色列的 Natali、A.S. Nursing 和 Natali(中國);在生物醫療領域,南京新百則擁有齊魯幹細胞、Dendreon和創新型生物醫藥公司南京丹瑞。
上述企業大多完成了業績承諾,這或許是三胞集團償債信心的來源。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安康通和三胞國際分別實現扣非淨利潤5650萬元和1.24億元,均達到業績承諾。Dendreon同樣也完成了2019年6億元淨利潤的業績承諾。
據時代週報記者瞭解,未來南京新百不排除成為承接三胞集團在生物醫藥產業資本運作的平台。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三胞集團雖然完成了在大健康產業的佈局,但不一定能踩準未來風口。
“安康通主打居家養老,主要與政府養老服務支持有關,但目前專門做居家養老的公司發展並不是特別好,市場仍然以機構養老為主。”12月24日,深耕養老行業多年的張偉(化名)對時代週報記者説,“目前在養老市場這塊運作的主要是以地產和保險公司為主。”
北京看懂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郭宇軒則對時代週報記者分析指出,生物醫藥和康養服務雖是大健康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發展特點截然不同。
“生物醫藥側重於保健品與藥物的研發,偏重科研與技術,利潤相對較高。康養業務主要集中於養老護理、適老化改造等,需要較高的人工成本,利潤相對稀薄,並不是很好的現金奶牛業務。”郭宇軒稱。
三胞集團旗下2家上市公司股票表現出現兩極分化。截至12月25日午間休盤,*ST宏圖報1.13元/股,漲4.63%;南京新百延續上一日跌勢,報11.70元,跌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