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騰訊告別“躺賺”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財經

撰文/ 《財經天下》週刊作者 何暢

編輯/ 董雨晴

3月23日港股盤後,騰訊發佈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財報顯示,騰訊第四季度營收為1441.9億元,同比增長8%,增速繼續承壓;Non-IFRS(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淨利潤為248.8億元,同比減少25%,已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

和以往相比,2021年的騰訊依然賺錢,但似乎沒有那麼能賺錢了。

2021年全年,騰訊總營收達5601.2億元,同比增長16%;扣除包括處置京東股份收益782億元在內的投資等因素,Non-IFRS下淨利潤為1237.9億元,同比上漲僅有1%,是近十年來增幅最低的一年,2020年這個數字是30%。

照此計算,騰訊在過去一年裏依舊日賺近3.4億元,不過,增速已經明顯放緩了。

與此相對應的是,其營收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轉變--第四季度,來自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板塊的營收首次超過遊戲板塊。另一方面,儘管騰訊在投資方面仍舊堅持打造“生態”的推進思路,堅持“投資發展期的成長型企業”,但一個顯而易見的變化是,騰訊不再執著於消費互聯網,而是逐步加大了對“硬科技”領域和實體經濟的關注力度。

在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監管收緊、流量見頂的背景下,互聯網公司告別高速增長,已經成為一種必然和共識,而騰訊也在緩慢變身,如其所言--“積極適應新環境,降本增效,聚焦重點戰略領域,爭取長期可持續增長。”

營收的方向變了

騰訊營收來源主要包括三個板塊:增值服務、網絡廣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

增值服務營收又分成遊戲和社交網絡兩個部分,2021年第四季度,騰訊總計719億元的增值服務營收中,遊戲營收達428億元,包括音視頻會員付費、直播和遊戲道具銷售等在內的社交網絡營收為291億元。

自2021年第三季度起,騰訊將遊戲營收細分至本土和國際兩個分支,與本土遊戲低至個位數百分比的增速相比,國際遊戲收入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長34%至132億元,雖然吸金尚不足前者的一半,卻勝在增長強勁,也證明拓展國際市場遊戲業務儼然成為了騰訊的戰略級目標。

但整體來看,騰訊的遊戲板塊不復當年風光,2021年第一季度尚保持了17%的營收同比增速,隨後一路走低,受季節性變動影響,到第四季度已下降至9%。放在更長的時間維度觀察,2016年之前,遊戲板塊堪稱騰訊營收的重要支撐,佔據了騰訊營收50%以上的比重,隨後的五年中,遊戲板塊的營收佔比分別為47%、41%、41%、30%和32%。到2021年,則降至31%。

與此同時,騰訊還強調了未成年人保護取得的進展,第四季度未成年人總時長和總流水同比分別減少88%、73%;在本土遊戲時長和流水中的佔比分別為0.9%、1.1%。之於營收的作用,比重不大,影響猶在。

網絡廣告方面,教育、房產、遊戲等行業的劇變直接體現在了騰訊的收入變化中。第四季度該板塊營收為215億元,同比下降13%,上半年的強勁增長在下半年戛然而止,社交及其他廣告、媒體廣告同比均出現兩位數百分比下滑。但這並非騰訊一家的問題,同期百度在線營銷營收為191億元,同比增長僅1%。而2021年11月,《證券時報》還報道稱,字節跳動商業化產品部召開的全員大會上就曾披露,其國內廣告營收在過去半年停止了增長。

此消彼長,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板塊成為騰訊第四季度財報的新變化之一,實現營收479.6億元,同比增長25%。值得一提的是,其在總營收中佔比提升至33%,首次超過遊戲板塊。一方面來自商業支付金額的增加,另一方面則與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互聯網行業的視頻化趨勢息息相關。

已知的是,隨着互聯網行業“互聯互通”的持續推進,微信生態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商家和合作夥伴加入其中,這也意味着騰訊金融科技業務將迎來利好。此外,據財報披露,在由消費互聯網轉向產業互聯網的過程中,騰訊雲已聯合超過9000家合作伙伴、在30個行業推出了400多個聯合解決方案,並參與“東數西算”的數據中心建設。當下,“脱虛向實”日益演變為互聯網公司戰略轉型的共同選擇。

三年花了1200億,利潤薄了

騰訊第四季度淨利潤同比下降,一個重要原因是投入的加大,這和之前坐擁流量紅利“躺賺”的局面全然不同。

在864億元的營收成本中,增值服務、網絡廣告、金融與企業服務三大板塊的同比增長分別為13%、7%、27%,最大的成本增加正是對於雲計算人才和運營部署的投入。

需要注意的是,金融與企業服務板塊成本在對應營收中佔比為73%,相對較高。也就是説,當其在總營收中佔比逐步提升,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拉低騰訊的整體利潤水平。

但對騰訊而言,它必須直面作為互聯網巨頭的經營困難,改變自己的營收方向。

騰訊本季度研發開支為140.2億元,高於前三季度;其2021年全年研發開支為518.8億元,同比增長33%,較2018年實現翻番;過去三年間,騰訊研發開支累計超過1200億元。不僅如此,過去的一年中,騰訊研發隊伍逐漸壯大,人員數量同比增長41%,新增研發項目逾6000個,增量同比上一年提振51%。

基於對戰略業務和科技創新的投入,騰訊自研生態日漸完善,目前已構建起包括星星海服務器自研芯片、分佈式雲操作系統“遨馳”、100G雲服務器等在內的自研體系,並先後建立人工智能、量子計算、5G、邊緣計算等前沿科技實驗室。當然,相對於行業內其它玩家來説,這一切都還只能説是還在起步階段。

對於當下的互聯網企業來説,降本增效已經是另一個共識,人員優化不可避免,騰訊也不例外。

在財報發佈後的電話會議上,騰訊總裁劉熾平提到,互聯網行業正在遭遇結構性挑戰和轉變。過去,行業是競爭驅動,投入較大。如今,相比短期收益,長線業務發展和更健康地投入更受關注--尤其是對營銷成本、運營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優化。

2021年7月起,QQ音樂與微信實現聯動,微信狀態可設置為“聽歌”並完成好友分享,全民K歌、酷狗音樂也先後上線類似功能。第四季度,騰訊音樂付費會員數量為7600萬,同比增長36%。而同期銷售和營銷費用為7.5億元,同比下降3%,相比品牌推廣,通過內部協同激活的自然流量,顯然是吸引用户、提升運營效率的關鍵所在。

企業微信通信功能與微信小程序的打通,也進一步帶動了活躍小程序的同比增長。2021年,微信小程序商家自營實物商品交易總額同比翻倍。這同樣對網絡廣告業務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騰訊透露,第四季度微信日活躍廣告主同比增長突破30%,超過三分之一的朋友圈廣告收入來自小程序作為落地頁的廣告,以及通過企業微信連接用户與客服代表的廣告。

因此,儘管微信及WeChat合併月活躍賬户數觸及天花板,且增速愈發平緩,而QQ移動月活躍賬户數又在持續下滑,騰訊還在尋找新的業務增長突破口。一個例子是,2021年視頻號人均使用時長及總視頻播放量就同比增長了一倍以上。

資本實力要被重估

由於過往在遊戲、文化娛樂、企業服務、消費、教育等各條賽道持續加碼,並收穫豐厚的賬面回報,騰訊一度被外界調侃是“以投資為主業”。

即使是在被反壟斷監管籠罩的2021年,騰訊的投資動作依然頻繁。企查查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中騰訊對外投資數量為257起,同比增長59.6%,其中公開披露的投資金額為2007.9億元,同比增長8.1%。

然而,和過去相比,騰訊的投資思路發生了非常顯著的變化。如果説過去騰訊偏重於消費互聯網,押注京東、美團、拼多多、小紅書等企業,那麼如今騰訊發力的領域則是“硬科技”和醫療健康等賽道,關注處於發展期的成長型公司,像GPU芯片研發公司摩爾線程、基因治療藥物研發公司華毅樂健、CG算法研發公司量子動力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2021年12月,騰訊曾以中期派息方式,將其所持有約4.6億股京東股權發放給股東。派息後,騰訊對京東持股比例由17%降至2.3%,並將第一大股東的位子交給持有京東13.5%股權的劉強東,騰訊總裁劉熾平卸任京東董事。

彼時,騰訊方面曾明確表示,本次分配後騰訊仍是京東的戰略合作伙伴,並對京東的前景依然充滿信心,與京東共贏的業務關係不受影響。此外,騰訊特別強調,目前公司沒有進一步減持京東的計劃。根據財報,騰訊通過處置手中14.7%的京東股份,獲得了782億元的淨利潤;截至2021年年底,騰訊對聯營公司投資的公允價值約為6346.61億元。

在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中,騰訊CSO James Michelle解釋稱,從資本角度分析,騰訊每年都會減持價值幾十億美元的持股,過去四個月中的兩次減持之所以吸引了較多關注,主要是因為這兩家公司的體量較大--京東之外,2022年年初,騰訊將其所持有的Sea Limited股票由21.3%削減至18.7%。Sea Limited曾被稱為“東南亞小騰訊”,主營業務包括電商、數字娛樂與線上支付。

在James Michelle看來,這是騰訊一直在做的事情,如果考慮到投資組合管理,作為投資方,騰訊積極投資的並非上市公司,而是非上市公司。當後者成長併成為上市公司,騰訊會持續減少在上市公司中的持股,進而加大尋找新的投資標的,幫助其實現發展目標。

據《財經天下》週刊瞭解,騰訊此舉在當時為積極響應監管,破除此前以資本實力結盟的局面,轉而將更多資本力量投入到創新業態中。

伴隨着騰訊與京東的“分手”,昔日拉幫結派的互聯網江湖退出歷史舞台,巨頭們告別了盲目擴張的時代,不再以四面出擊的方式燒錢換增長。對於騰訊而言,它正在主動找新的方向,但顯然困難依舊很多。

本文由《財經天下》週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