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那個執掌15000億的男人退休了

由 夏侯依絲 發佈於 財經

投資界一代傳奇,優雅告別了。

本週,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宣佈,創始人瑞·達利歐(Ray Dalio)已辭去公司三位聯席首席投資官之一的職務,並將所有投票權轉讓給公司運營董事會。這意味着,在執掌橋水基金47年後,達利歐不再擁有橋水基金的控制權。未來,他將以首席投資官導師、運營董事會成員的身份繼續為橋水基金效力。

達利歐與橋水基金無疑是投資圈的一段傳奇。1949年,達利歐出生在美國一户中產家庭,從小便表現出異於他人的經商頭腦,12歲時就投資了第一支股票,幸運地嚐到了甜頭。1975年,26歲的達利歐在美國紐約一所兩居室公寓中創立了橋水基金。此後,他帶領橋水基金穿越危機、逆勢盈利,至今掌管資金約合15000億元人民幣,是全球最大對沖基金之一。

尋覓接班人12年之久,73歲高齡的達利歐如願隱退,但傳奇永不落幕,這位投資教父走過的風風雨雨皆是啓示。

73歲官宣退休

橋水基金,告別達利歐時代

達利歐的“交班計劃”終於畫上了句號。

早在12年前,這家傳奇對沖基金便開始醖釀接班計劃——2010年,達利歐開始計劃退出。在之後的幾年裏,前後曾有7人擔任橋水基金的唯一或聯合首席執行官,達利歐也逐漸移交了日常管理、投資監督以及公司的多數股權。

但尋找繼任者並非易事,他的交接計劃也一直未能完成。談及退休,達利歐曾在接受採訪時公開表示:“我對我的人生道路有清晰的規劃。具體而言,在我60至70歲的時候,我需要有一個過渡——培養一個能夠脱離我進行獨立決策的接班人。最初的我太天真了,以為兩年就可以做成這件事,但後來我把尋找接班人的進度條拉長至十年,因為其中的不確定因素實在太多了。”

直到近兩年,事情漸漸有了眉目。2021年12月,橋水基金宣佈成立運營董事會,該運營董事會負責橋水基金日常運營,這一董事會由首席投資官、獨立董事、職工代表董事等組成。2022年1月,董事會選擇Nir Bar Dea和Mark Bertolini擔任聯席首席執行官,隨後的2月,橋水基金完成最後一步,敲定權利過渡協議,並稱會在接下來的時間完成一些法律步驟和監管要求。

9月的最後一天,達利歐決定放棄橋水基金控制權,將所有投票權轉讓給了董事會,並辭去橋水基金三位聯席首席投資官之一的職務。幾天後的10月4日,橋水基金宣佈,該公司的控制權已經從達利歐轉移到運營董事會。“瑞已不再擁有最終決定權,”聯席首席執行官Nir Bar Dea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是一個重大變化。”

圖源:橋水基金官網

官宣後,達利歐曾在領英(LinkedIn)上坦誠,權力交接過程並不容易,“這是自然而然的發展;我們一做好準備,便向前推進了,”現年73歲的達利歐表示,“我不想到臨死還不退下來。”即便卸任,達利歐還將會保留董事會席位,新的頭銜是: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督導。

“這一重要里程碑是十年曆程的頂點,鞏固了橋水基金從創始人領導的公司向員工擁有和控制的持久機構的轉型。”橋水基金在新聞稿中稱,“這對橋水基金來説是一個重要的時刻,尤其是對達利歐來説,標誌着橋水基金的創始人和他領導了這麼久的公司之間新關係的開始。

至此,橋水基金正式告別達利歐時代,“即使橋水沒了我,我依舊覺得它能成就一番大事業。”達利歐曾如是説。

47年執掌15000億

人生最艱難的時候,一度差點破產

達利歐的傳奇故事,被人津津樂道。

1949年,達利歐出生於美國長島的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一名職業爵士樂手,母親是家庭主婦。幼年時期的達利歐曾一度對學習毫無興趣,成績也很糟糕,看不出任何可能成功的潛質。

“當我不想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我會抗拒,而當我樂於做什麼的時候,什麼都阻擋不了我”。不喜歡學習的達利歐,熱衷於打零工賺錢,從8歲起開始送報紙、剷雪、做球童,還去餐館洗碗,去百貨商店做理貨員等等,並因此積累了一些可以獨立支配的錢。

12歲那年,達利歐靠做球童賺來的薪水買了第一支股票——美國東北航空,只因在聽過的所有公司中,只有東北航空發行的股票低於5美元一股。後來美國東北航空被收購,股價翻了3倍。

這是他首次涉足股市,其最初的粗淺的策略是——買足夠便宜公司的股票,買的股票越多,賺的錢就越多。後來在他的初中和高中時代經歷並參與了60年代的美國股市,也讓他對市場與投資產生了持續一生的興趣。

因對市場以及金融的熱情,邊上學邊看投資的達利歐彷彿開了掛,最終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大學,此後進入哈佛商學院就讀。從哈佛畢業後,達利歐輾轉去了幾家公司,任職了幾份短暫的工作。

直到1975年,達利歐在他的兩居室小公寓裏成立了自己名為“橋水基金”(Bridge Water)的公司,鬥志昂揚地拉開了自己職業投資的生涯,但卻在1982年迎來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失敗

這一年,由於石油價格意外下跌、墨西哥比索貶值、利率上升等原因,拉美債務危機爆發。彼時的達利歐斷定1982年美國銀行已經過度借債給新興市場因此帶來風險,他因此大幅做空股市,但美聯儲的成功兜底在達利歐的意料之外。這場判斷失誤幾乎讓他輸光了一切,公司瀕臨破產,只剩他一人。最困難時,他向父親借了4000美元維持生計,又賣掉家裏的兩輛車才熬過去。

這次低谷成為達利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回頭來看,我的一敗塗地是在我身上發生過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因為它讓我變得謙遜,而我正需要謙遜來平衡我的進攻性。”之後,他總結失敗原因,深入研究歷史上經濟和市場的發展,建立了債務週期模型。2000年,達利歐帶領橋水基金設計打造了“蕭條計量指標”,在理解危機的基礎上,打造了計算機決策系統,詳細列出了在每種可能發生的情況下的應對之策。

達利歐率橋水基金一戰成名是在2008年,他通過模型分析成功預測了美國金融危機的來臨。這一年,許多基金公司和投資人都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但橋水基金卻獲得了14%的高收益,使得橋水基金和達利歐聲名鵲起。也就是這一戰,達利歐開始思考橋水基金接班人的問題。

兩年後,歐債危機爆發,在那個人人虧損的年代,橋水基金逆勢創收,收益高達45%,從此橋水基金成為行業的第一把交椅;2016年,英國脱歐,大多投資機構跳水,而橋水基金卻逆勢狂攬49億美元。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3月30日,橋水基金掌管資金約合近15000億元人民幣。

期間,橋水基金在投資界創造了傳奇的一幕幕,達利歐帶領公司穿越危機、逆勢盈利的能力,總是為人稱道,美國投資界重要刊物《CIO》稱達利歐為“投資界的史蒂夫·喬布斯”。

長期看好中國

他的人生信條:痛苦+反思=進步

達利歐與中國的淵源已久。

1984年,達利歐受到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的邀請來到中國講金融市場,也是他的第一次中國行。當時,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是唯一一家與外界打交道的“窗口公司”,街上沒有汽車,大多數人住在衚衕裏,狀況落後。但達利歐當時就判斷認為,中國人總是很聰明,有着不像發展中國家民眾的心態,有很大的潛力。

圖源:橋水中國官網

時至如今,中國已經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現在在各方面都是一個可觀的大國,我不僅目睹了這一點,還在一段時間裏親身經歷中國的進化。我認為這是有史以來發生過的最大規模的經濟進化,13億人的生活發生了鉅變。”今年6月,在與紅杉中國沈南鵬的對話中,達利歐如是説,“但我認為有些遺憾的是,沒有目睹這一切的年輕人,也許尚未能完全領悟這場鉅變的意義,中國為實現這一切付出了很多努力。”

如我們所見,達利歐在近年多次現身中國,橋水也不斷加碼中國市場。2016年,橋水正式在上海自貿區註冊橋水(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於兩年後在基金業協會備案,2018年10月發行了首隻私募產品。目前,橋水中國在管基金3只,管理規模超過100億元,成為境內規模最大的外資私募基金管理人。

白手起家,從瀕臨破產的絕境到今天風捲雲舒締造萬億規模,他是如何做到的?在長達四十餘年的投資經驗之中,達利歐最為擅長的,便是在變化和風險中尋求盈利。他認為在自己近50年的投資生涯中,他之所以能獲得相對的成功,得益於他知道如何應對自己不知道的東西,而不是自己知道什麼東西。

成功永遠更取決於一個人應對未知的能力而不是已知的信息”。對他來説同樣重要的總結是,總結人生中失敗提供的教訓,增加成功的概率,然後繼續挑戰極限。

領導橋水40餘年,達利歐給團隊定下了一個原則:創意擇優(idea meritocracy),永遠保證讓真正好的想法勝出。

痛苦+反思=進步——這也是達利歐常常分享的重要原則。他認為,一直重複過去正確的行為,便無法進步,而錯誤往往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刺激和痛苦,可以逼着我們去反思和進步。正如達利歐在其著作《原則》中所説的那樣:要麼進化,要麼去死;進化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力量;它是唯一永恆的事情,它驅動着所有的一切。

同樣身為一名創業者,在達利歐看來,擁有創業精神和創業能量,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並對中國的創業環境感到非常興奮。以此,他也給到了中國創業者一些建議——對你們的合夥人保持徹底的坦誠是至關重要的。“創業者必須是一個獨立的思考者,在創業這條路上,你很可能會做出錯誤的決定,所以你要與他人共同呈現有效的分歧,來進一步檢驗你的想法,提高你的正確率。”

“人們有時只想着賺錢,近乎痴狂、着迷,而不思考金錢的意義”。達利歐認為,金錢沒有任何內在價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機會公平的環境,是讓錢最好地服務整個生態體系,這才是商業、賺錢的目的。

而當被問到“如何做好投資時”,達利歐表示,沒有什麼投資是永遠利好的,每筆交易的激烈程度都堪比奧林匹克運動,“如果想做個職業投資者,你一生都要從錯誤中學習。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説,要需要學會平衡自己的投資組合,保持投資健康。”

當下的世界,顯然是風險重重的,變化似乎成了唯一不變的事情。中國創投市場亦如是,一批批創業公司正禦寒過冬,投資人也謹小慎微地演算着每一筆投資。

曾經歷過相似的景象,達利歐在《債務危機》中指出,所有經濟體系即使在發展的過程中遭遇危機和衰退,但只要努力在危機中學習、成長、錘鍊自身,終將會迴歸正確的軌道,並且引領整體經濟發展繼續向上,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是這樣,對中國來説亦將會如此,也只有經過這個歷程,在下一輪危機來臨時,才能更加從容應對、勇敢前行。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逆境可能是一份禮物。正如達利歐所説,為了擁有美好的生活,你必須穿越一片危險的叢林。